技術差距說

技術差距說(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 技術差距說又稱技術間隔說,是美國經濟學家波斯納(M.U.Posner)提出,格魯伯(W.Gruber)和弗農(R.Vernon)等人進一步論證的關於技術領先的國家,具有較強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的能力,形成或擴大了國際間的技術差距,而有可能暫時享有生產和出口某類高技術產品的比較優勢的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技術差距說
  • 外文名: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
  • 又稱:技術間隔說
  • 提出人:波斯納(M.U.Posner)
波斯納認為,人力資本是過去對教育和培訓進行投資的結果,因而可以將其作為一種資本或獨立的生產要素,而技術是過去對研究與發展進行投資的結果,也可以作為一種資本或獨立的生產要素。但是,由於各國對技術的投資和技術革新的進展不一致,因而存在著一定的技術差距。這樣就使得技術資源相對豐裕的或者在技術發展中處於領先的國家,有可能享有生產和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的比較優勢。
為了論證這個理論,格魯伯和弗農等人根據1962年美國19個產業的有關資料所作統計分析,其中5個具有高度技術水平的產業(運輸、電器、工具、化學、機器製造)的科研和發展經費占19個產業全部科研和發展經費總數的89.4%;5個產業中的技術人員占19個產業總數的85.3%;5個產業的銷售額占19個產業總銷售額的39.1%;5個產業的出口量占19個產業總出口量的72%。這種實證研究表明,美國在上述5個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方面,確實處於比較優勢。因此可以認為,出口科研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國家也就是資本要素相對豐裕的國家。根據上述統計分析,美國就是這種國家。從這個意義上說,技術差距論是完全可以與赫-俄原理相銜接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