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史

技術史

書名。牛津大學出版社30年才出齊的目前世界上最具權威性、篇幅最大、資料最全的世界技術與社會發展通史之中文版,涵蓋自遠古至20世紀中葉人類技術的歷程。全書800餘萬字,擁有3000餘幅皆為珍貴的照片和專門繪製的插圖。全書各章均由相關領域的200餘位國際知名學者撰寫,內容翔實,材料豐富,觀點新穎,富有思想性。本書極具收藏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技術史原名
  • 作者:查爾斯·辛格、E·J·霍姆亞德、A·R·霍爾
  • 原版名稱:A History of Technology 
  • 譯者王前、孫希忠
  • ISBN: 9787542834560
  • 類別:人文社科
  •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12月
  • 地區大陸
  •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影響,

內容簡介

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技術史》,是全球200名技術家從1954年到1984年30年磨一劍撰著成功的。4年前,《技術史》中文版作為重點項目列入我國“十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獨家引進著作權。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今年3月3 日如願獲得了這套中文版7卷本《技術史》。有專家說,這是一部技術與文明的百科全書,是他們學習和啟發興趣的不盡的源……
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技術史》,被英美媒體冠以“權威”、“宏偉”、“全面”、“專業”、“超群”這樣的字眼,應該說非常中肯,決不是溢美之詞。中文版的《技術史,做得非常認真,當然也無愧於這樣的評價。我讀《技術史》,更感興趣的是它在“技術”、“專業”以外所下的功夫。因為它是“史”,是“技術‘史’。“史”是要讓人“知興替”的。閱讀《技術史》第六、第七卷以後,頗有些興奮。
《技術史》有一個鮮明的特點:跳出了就技術論技術的框框。為此,主編特雷弗·I·威廉斯採取了兩大措施。第一,是注重技術與經濟、社會、政治的相互作用。威廉斯說:“我一直認為有必要強調經濟、社會、治諸因素。我要求所有的撰稿人都記住這一點。”威廉斯指出,前5卷主要是告訴讀者,什麼東西被製造了,以及是何製造的。但是今天,由於經濟、社會、政治等因素對於技術發展顯而易見的影響,使得人們對這些方面的興趣日益增長,一點不容忽視。
可以說,在主編的主持下,《技術史》的定位非常明確,它向上游與科學銜接,向下游與社會關聯。這裡舉一個例子。在第五十八章《技術與生活質量》,作者寫道:“食品預製在很大程度上從家庭或當地麵包房轉移到了工廠,這種工供應範圍很大——有時供應到世界各地。食品加工技術不僅是保鮮問題,還包括維護公眾健康的一系列重要準則。”“食物的安全性、質量的可靠性、實用加工的方便性都很重要。”作者在30年前說的這些話,對我今天的食品工業的生產和管理都有指導意義。作者還指出,“食品攙假是極其有害的——通常是愚昧無知的結果,也於肆無忌憚的貪婪。”“過去的教訓是將來行動的指南。”這些深刻的判斷,就如同在評論2004年我國的劣質奶粉事件、2005年的“蘇丹紅1號”事件。食物的安全性、質量的可靠性日益引起公眾與管理者的重視,從《技術史》里人們能夠得到多啟發。
第二,是重視“事件的意義”。威廉斯認為,技術史影響著世界上的許多事件,同時又受到這些事件的影響。“事件的意義,即引起這些事件的原因及其結果,難道不是與這些事件一樣重要、一樣引起人們的關注嗎?”為了突出“事件的意義”,在第六、第七兩卷的開始,安排了簡要的歷史述評。
在第六卷,第一章到第七章都是主編所說的 “述評”,包括世界歷史背景,創新的源,技術發展的源泉,技術發展的經濟學,管理、工會、政府的作用,工業化社會的教育。在《政府在技術發展中的職能》這一節,作者討論了政府對技術體系發生作用的一些方面——信息、教育與培訓、基礎研究、政府控制的研究、工業研究。作者指出:“一個國家真正的長期的技術(因也是經濟)上的成功,取決於政府與工業之間的共生關係,政府要將工業現狀和長遠的發展趨勢結合起來,並加以分析。”“如果政府要對國家有關技術開發的形式有充分的認識,並將這些情況向工業方面介紹,那就必須擁有優質的統服務,例如人力資源、本國在世界市場上的狀況、科學與技術的成就及其收益、各部門的生產業績、專利的銷售、技術支付平衡等方面的信息。”這些述評內容廣泛而豐富,提供了許多國際經驗與理性思考,對相關的讀者很有閱讀價值。
寫科技史讀科技史,離不開事件;但更值得關注的,是事件的意義。意義使事件不再孤立,意義把事件連成一體。意義使《技術史》更具基礎性、整合性,因此更具哲學性。事件的意義,提升了我們閱讀的意。
本書特色:
·語言簡練平實,術語使用適度,充分注重可讀性。
·以圖佐文,全書擁有300餘幅珍貴照片和專門繪製的插圖。
·儘可能用圖版、地圖、圖表、表格作形象化的說明。

作品目錄

第Ⅰ卷(遠古至古代帝國衰落)
第Ⅰ卷前言
第Ⅰ卷撰稿人
第Ⅰ卷期刊名稱縮寫
年表
第1編 基本社會因素
第2編 食物採集階段
第3編 馴化活動
第4編 特化中的產業
第5編 金屬的利用
第6編 交通
第7編 為科學作準備
第Ⅰ卷人名索引
第Ⅰ卷譯後記
第Ⅰ捲圖版
第Ⅱ卷(地中海文明與中世紀)
第Ⅱ卷前言
第Ⅱ卷撰稿人
第Ⅱ卷期刊名稱縮寫
歷史注釋
第1編 基本生產
第2編 製造業
第3編 物質文明
第4編 運輸
第5編 實用技術和套用化學
第Ⅱ卷人名索引
第Ⅱ卷譯後記
第Ⅱ捲圖版
第Ⅲ(文藝復興至工業革命)
第Ⅲ卷前言
第Ⅲ卷撰稿人
第Ⅲ卷期刊名稱縮寫
第1編 基本生產
第2編 製造業
第3編 物質文明
第4編 交通
第5編 通向科學的途徑
第Ⅲ卷人名索引
第Ⅲ卷譯後記
第Ⅲ捲圖版
第Ⅳ卷(工業革命)
第Ⅳ卷前言
第Ⅳ卷撰稿人
第Ⅳ卷期刊名稱縮寫
第1編 基本生產
第2編 能的形式
第3編 製造業
第4編 靜力工程
第5編 交通
第6編 技術的科學基礎
第Ⅳ卷人名索引
第Ⅳ卷譯後記
第Ⅳ捲圖版
第Ⅴ卷(19世紀下半葉)
第Ⅴ卷前言
第Ⅴ卷撰稿人
第Ⅴ卷期刊名稱縮寫
第1編 基本生產
第2編 原動機
第3編 電力工業的興起
第4編 化學工業
第5編 交通
第6編 土木工程
第7編 製造業
第8編 20世紀的門檻
第Ⅴ卷人名索引
第Ⅴ卷譯後記
第Ⅴ捲圖版
第Ⅵ卷(20世紀上部)
第Ⅵ、第Ⅶ卷前言
第Ⅵ卷撰稿人
第1章 世界歷史背景
第2章 創新的源泉
第3章 技術發展的經濟學
第4章 管理
第5章 工會
第6章 政府的作用
第7章 工業化社會的教育
第8章 礦物燃料
第9章 自然動力資源
第10章 原子能
第11章 核武器的發展
第12章 電
第13章 農業
第14章 捕魚和捕鯨
第15章 採煤
第16章 石油和天然氣生產
第17章 金屬的開採
第18章 金屬的利用
第19章 鋼和鐵
第20章 化學工業:概況
第21章 化學工業
第22章 玻璃製造業
第23章 油漆
第24章 造紙
第25章 陶瓷
第26章 紡織工業:概況
第27章 紡織業
第28章 服裝業
第Ⅵ卷人名索引
第Ⅵ卷譯後記
第Ⅶ卷(20世紀下部)
第Ⅵ、第Ⅶ卷前言
第Ⅶ卷撰稿人
第29章 世界運輸市場的發展
第30章 道路車輛
第31章 船舶和船舶製造
第32章 鐵路
第33章 飛機和飛行
第34章 導航設備
第35章 航天技術
第36章 土木工程
第37章 房屋和建築學
第38章 城鎮規劃
第39章 工程的科學基礎
第40章 內燃機
第41章 汽輪機
第42章 工具機
第43章 生產工程
第44章 流體動力
第45章 電力的生產、分配和利用
第46章 電子工程
第47章 家庭用具
第48章 計算機
第49章 儀器
第50章 電信
第51章 印刷
第52章 攝影術
第53章 電影攝影術
第54章 醫學技術
第55章 供水與污水處理
第56章 食品工藝
第57章 深海技術
第58章 技術與生活質量
第Ⅶ卷人名索引
第Ⅶ卷譯後記

作品影響

該作品獲得2006年首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