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缽僧舞

托缽僧舞

蘇菲派苦行修士以其圈舞著稱。在舞蹈儀式(Sema)上,每次都要演奏“阿音”,它是特別的保留曲目。音樂包括四個部分,器樂部分是對比的節奏型,至少由一名歌手、一名長笛演奏者、一名定音鼓鼓手和一名鐃鈸手來表演。最早的音樂作品發源於十六世紀中期,結合了波斯和土耳其音樂的傳統。保留曲目被不斷擴展,在20世紀早期之前形成雛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托缽僧舞
  • 形成:其圈舞著稱
  • 涉及人物:蘇菲派苦行修士
  • 創立:1273年
名詞釋義,圈舞,演變發展,藝術價值,托缽僧的演出過程,旋轉中開場,上千民族服裝登臨舞台,

名詞釋義

是蘇菲派的苦行修士會,於1273年在康尼亞創立,並從那裡傳遍奧斯曼帝國。今天,全世界許多土耳其社區仍有蘇菲派苦行修士,其中最為活躍和著名的地方仍是康尼亞和伊斯坦堡

圈舞

舞蹈者將在一處修道院中接受1001天的隱居式的訓練,在那裡通過祈禱宗教音樂、詩歌和舞蹈,學習倫理觀、行為準則和信仰。訓練之後,他們仍是教會中的一員,但是回到他們的工作和家庭中,將世俗生活與靈性結合在一起。
在數小時的禁食後,旋轉者開始以左腳為支撐,用右腳作為動力腿做短暫的旋轉。旋轉者的身體應該是柔順的,眼睛睜開但不能聚焦,以免視線模糊。舞蹈儀式在巨大圓形的房間舉行。1925年還俗政策的結果是所有的修士會教堂被關閉。許多教眾在私人聚會中仍保留了他們的傳統。30年後,土耳其政府又開始允許這種表演,但只能在公共場合舉行。上世紀90年代後,約束鬆懈,私人團體再度出現,這些私立團體希望能重建原有的精神和該舞蹈儀式的隱秘特色。

演變發展

2006年9月27日,埃及首都開羅的一個齋月特別演出中,托缽僧舞者舞動著長裙,不停地旋轉。托缽僧舞發展自有700年歷史的伊斯蘭教蘇菲派,如今已經從純粹的宗教活動更多地演變成了表演項目。
在成龍的電影《特務迷城》中也出現過托缽僧舞,地點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堡。

藝術價值

土耳其地跨歐亞,東西方文明的影響,讓它魅力獨具。來自土耳其的《舞之王“熱情之火”》,曾被比喻成伊斯坦堡(土耳其著名城市)。看這場舞蹈,就如同行走於那座城市,隨時能感受到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托缽僧們沉著自若又生生不息的旋轉中,十餘位舞者身著螢光舞衣,帶領觀眾進入曼妙的舞蹈王國……隨後,古老的神話故事、宗教儀式,現代的文化碰撞,一一展開。在兩個小時的表演中,主創人員將全力展現波斯、阿拉伯、拜占庭、奧斯曼、中國文化和西方文明的融合過程。
“熱情之火”精緻細膩、緊湊靈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當然是其拿手好戲———“肚皮舞”。在宛如舞神的女主演帶領下,眾多舞者一起舞動她們的身體,既性感又極富生命韻律,給人健康的美感。

托缽僧的演出過程

旋轉中開場

《舞之王》融合了東西方音樂與舞蹈元素,可稱一部“舞蹈大全”,題材源於奧斯曼民族的民間傳說,在120分鐘的時間裡濃縮了安納托利亞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將波斯、阿拉伯、拜占庭、奧斯曼文化和西方文明相互融合,甚至動用了古琴等中國民族樂器。現場觀眾可欣賞到吉普賽舞、牧羊舞、假面舞、酒神舞,以及來自愛琴海、安納托利亞、色雷斯、巴爾幹、阿拉維等地區的舞蹈。這許多舞蹈中,尤以托缽僧舞最為引人入勝,作為全劇的頭炮,該舞種盛行於 土耳其、埃及等阿拉伯國家,特別具有視覺震撼力。托缽僧舞本是伊斯蘭教毛拉維教派的男信徒們每周五晚在禮拜式上跳的圓舞,基本動作很簡單,就是無休止地旋轉,但每次旋轉的時間卻長達30到60分鐘,令人瞠目。
托缽僧舞

上千民族服裝登臨舞台

土耳其在一萬年前便已成為世界舞蹈的發源地,此次製作的舞劇更接近一台表現多舞種魅力的綜合舞蹈秀。現代舞評論家歐建平認為它比《大河之舞》淡化了情節,因而情緒更為輕鬆:“根據奧斯曼民族的美妙傳說,一支小巧的蘆笛吹出的12個樂音引發出能與一年四季密切對應的四種舞蹈———時而像疾風一樣迅疾,時而像海浪一樣靈動,時而像火焰一樣熾熱。”
據介紹,這台舞蹈秀因為匯集舞蹈很多,故所選的來自各國的55位演員都是“一專多能”。他們總共要穿1800件各民族服裝,而與服裝相配的飾物更達18000件之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