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洞腐竹

托洞腐竹

托洞腐竹,廣東省雲浮市雲安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腐竹”又稱“枝竹”,因其形似竹枝狀而得名,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托洞腐竹以大雲霧山下土生土長的黃豆或小青豆為主要原料,用山泉水製作,其生產過程全部手工操作,不加任何色素和添加劑。托洞腐竹不燥不寒,營養豐富,以色鮮體薄、油亮清香、韌滑可口、久煮不糊、韌性好等特點而著稱。

2012年6月2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托洞腐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托洞腐竹
  • 產地名稱:廣東省雲浮市雲安區
  • 品質特點:色鮮體薄、油亮清香、韌滑可口、久煮不糊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2012年第91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2年6月21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溯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歷史文化,

產品特點

  • 感官特徵
托洞腐竹外觀油亮光澤,呈淺黃色或黃白玉色,枝條狀或片狀;口味純正、甘淡而清香、無異味、韌性好、有嚼頭、吸水膨脹後不粘糊,在同類產品中尤以久煮不糊而見長。
  • 品質指標
托洞腐竹水份≤10%,蛋白質含量高達48.8%,脂肪含量達25.1%,膽固醇及飽和脂肪很低。同時還含有糖、鐵、鈣、磷以及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因其所含均為植物營養素,故被稱為“素食之最”。
托洞腐竹托洞腐竹

產地環境

雲安區石城鎮托洞村地處北回歸線南緣,緯度較低,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夏長冬短,夏季長達7個月,陽光充足,年平均氣溫21.5℃,只有在冬季寒潮影響時,才出現霜日;年均降雨量1610毫米,雨量充沛;土壤以赤紅壤為主,沃土層深厚且富含有機質。據研究證明,低緯度、氣溫高、雨水足、日照好、土壤有機質豐富這些氣候特點都有利於出產優質大豆。優質的大豆為托洞腐竹的生產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同時充足的日照也為托洞腐竹的晾曬提供了便利。
位於大雲霧山附近的富林、托洞等地,是雲安區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區,雨量充沛。雲安區內第一高峰大雲霧山的天然山泉水清澈純淨,水質上乘。據當地質檢部門的檢驗,托洞腐竹的生產用水——大雲霧山山泉水的pH值為6.99,非常接近中性水;總硬度為34.2毫克/升,遠低於國標限值450毫克/升。正是大雲霧山山泉水的獨特水質,造就了托洞腐竹的獨特口感和優良品質。
托洞腐竹作坊場景托洞腐竹作坊場景

歷史溯源

腐竹起源於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的一種傳統食品。
托洞腐竹屬於傳統農產品,過去一直以小作坊形式加工生產,難以形成標準化、規模化、科學化和市場化,無品牌標誌,產業發展的空間受到制約,尤其是制假售假的存在使托洞腐竹一度面臨困境。
1998年,雲安區石城鎮在雲星村建設腐竹街,創建腐竹生產基地,著力開發推廣托洞腐竹這一民間傳統食品。
2012年以來,雲安區對腐竹生產作坊進行整治,取締制假售假的小型生產作坊,查封涉嫌無證照經營腐竹的生產企業,培植當地腐竹生產示範點,並以“公司+農戶”的生產、銷售形式,引進標準化生產設備,規範生產流程。
晾曬中的托洞腐竹晾曬中的托洞腐竹

生產情況

2012年,雲安區腐竹日產量由原來的800公斤提高到1200公斤。
2014年,雲安區石城鎮雲星村擁有大型腐竹生產企業10家,腐竹行銷店鋪35家,生產腐竹的農戶253家。

產品榮譽

1999年,托洞腐竹榮獲廣東省首屆青年“三高”農業博覽會銅獎,並參加北京舉行的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展出。
2001年,托洞腐竹被評為雲浮市首批農業名牌產品,獲得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廣東省推薦名優產品證書。
2006年9月26日,托洞腐竹被推薦參加廣東省山區信息化粵西農產品產銷洽談會。
2010、2011年,托洞腐竹連續兩年被推薦參加在澳門舉行的粵港名優商品展銷會。
2012年6月2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對“托洞腐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晾曬中的托洞腐竹晾曬中的托洞腐竹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托洞腐竹產地範圍為廣東省雲安區所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主要原輔料
1、大豆:產自產地範圍內的大豆,蛋白質含量≥40%,貯藏期不超過一年。
2、生產用水:產地範圍內大雲霧山的山泉水,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
二、加工工藝流程
大豆→去皮→浸泡→磨漿→濾漿→煮漿→手工提取腐竹→乾燥→包裝。
三、加工要點
1、浸泡:常溫浸泡,春秋季浸泡時間7至8小時,夏季5至6小時,冬季8至10小時,浸泡至無硬心。
2、磨漿:採用石磨磨漿,用水量為乾豆重量的8至10倍。
3、煮漿:常壓下煮沸。
4、手工提取腐竹:用平底鍋加熱漿液到75℃至90℃,每25至35分鐘手工提取油皮一次,並掛在竹竿上。
5、乾燥:把上竿的濕腐竹置於陽光直射、通風良好的專用場地自然晾曬10至15小時,或送烘乾房在50℃至60℃條件下烘乾4至7小時。
晾曬中的托洞腐竹晾曬中的托洞腐竹

專用標誌使用

托洞腐竹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東省雲安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托洞腐竹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歷史文化

傳說古時候有一天,食神下凡經過雲青村(今雲安區托洞雲星村),發現當地製作的豆腐特別清香美味,於是附體在雲星村一個叫何施的豆腐師傅身上,好一飽口福。
第二天早上,何施剛把黃豆漿煮沸準備做豆腐,突然聽見鄰居大叫“火祝”(失火),連忙放下手中活計跑去救火。待何施救完火回來時,十多桶豆漿早已晾凍了,表面上凝結了一層厚厚的豆漿膜。何施見狀,隨手將豆膜用筷子挑起,晾在晾衣服用的竹竿上,重新生火煮豆漿做豆腐。到了晚上,何施發現晾衣竿上的豆漿膜已晾乾了,色鮮體薄,呈半透明狀,便煮了當菜下飯。想不到那豆漿膜竟然韌脆爽口,清香無比,豆香留齒,不禁大呼極品,捧與鄰眾品嘗,無不稱奇。
當有人問何施此為何物時,連附在何施身上的食神也無言以對,因為這是誤打誤撞新創出來的美食,連天庭也沒有這東西。食神忽然靈機一動:“豆腐漿結膜,附晾衣竿曬而得之,可稱‘附竹’,但僅稱‘附竹’,則不能顯其豆腐漿本性……‘附’與‘腐’音同,就稱‘腐竹’吧!”從那時候起,腐竹的製作便在托洞流行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