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依堡勒迪鎮

托依堡勒迪鎮

托依堡勒迪鎮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城以南,距沙雅縣城9.8千米。北臨沙雅鎮,南接沙雅監獄,東與古勒巴格鎮及蓋孜庫木鄉接壤,西與海樓鎮和二牧場為鄰。

名稱來歷 托依堡勒迪鎮是維吾爾語 “喜慶”之意譯意而來。在約在110年前這裡還是尚未開發的鹽漬荒野,其名稱來由有三種說法,其一說是開墾時舉行了一次喜慶的集會。其二說是有一對青年在此舉行婚禮,其三說是當時條件很苦,有人要返回去,勸阻的人說:“托依的”(夠了,即苦日子快結束了)。“保爾得”(行了,算了)。形成村莊的時間在80年之內。

地理位置 托依堡勒迪鎮位於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邊緣,地處沙雅縣城以南,距縣城9.8公里。北鄰沙雅鎮,南接塔克拉瑪乾大沙漠,隔沙漠與和田地區相望;東與古力巴克鎮;西與海樓鎮為鄰。地理位置在東經82°52′,北緯41°52′。托依堡勒迪鎮南北寬35公里,東西長40公里,總面積為912平方公里。人民政府駐托依堡勒迪村,電話區號0997,郵政編碼84220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托依堡勒迪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下轄地區:26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托依堡勒迪鎮村
  • 電話區號:0997
  • 地理位置:距沙雅縣城南9.5公里處,南接塔克拉瑪乾大沙漠
  • 面積:306平方公里
  • 人口:45065人
  • 方言:維吾爾語
  • 機場:庫車機場
  • 車牌代碼:新N
  • 代碼:652924101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當地特產,發展現狀,

歷史沿革

前身為中共二區委員會,於1950年4月成立;1958年10月改稱托依堡公社黨委;1959年6月中共托依堡管理區總支成立;
1970年6月成立托依堡公社黨領導小組,1971年恢復黨委,至1975年底下屬21個黨支部;
1987年,托依堡鄉轄生產大隊25個,村民小組115個,總戶數5298戶,人口約27126人,勞動力7110人,耕地面積7687公頃,棉花種植面積2040公頃;
1999年,托依堡鄉轄村委會24個,勞動力8864人,耕地面積11640公頃,棉花種植面積6933公頃 ;
2002年7月,托依堡勒迪鄉撤鄉建鎮;
2008年2月在鎮域塔南指揮部的基礎上成立了蓋孜庫木管委會,同年12月撤銷了蓋孜庫木管委會,成立了蓋孜庫木鄉政府,鄉政府駐地為蓋孜庫木村,新成立的蓋孜庫木鄉包括了原托依堡勒迪鎮塔里木河以南區域的庫木博斯坦村、吐央村、蓋孜庫木村、牧場村等4個村;
2016年2月原國營一牧場改制,下轄的林場村、阿克塔木村、薩拉斯提村等3個自然村劃入托依堡勒迪鎮,同年4月整合成立阿克塔木村、薩拉斯提村兩個行政村;
現全鎮下轄26個行政村、97個村民小組,20個民族村(主要為維吾爾族),5個漢族村、1個民漢混居村,全鎮共有32個黨組織。鎮域總面積為3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萬畝,總人口45065人,總戶數10820戶,人均耕地面積4.6畝;其中維吾爾族37562人,漢族7503人,其他民族988人。

行政區劃

轄26個村委會:托依堡勒迪村、英巴格村、克其瑪塔村、鐵熱克村、色格孜勒克村、勝利村、色日馬克村、塔勒克布隆村、英其滿村、闊納其滿村、亞勒古孜鐵熱克村、排孜阿瓦提村、科闊不運村、依乾其村、庫木艾日克村、喀拉庫木村、欄桿村、闊納鐵熱克村、阿克里克村、園藝場、一農場、二農場、三農場、四農場、阿克塔木村、薩拉斯提村。
各村(場)簡介:
三農場村:該村位於托依堡勒迪鎮政府東南側約5.6公里處,離縣城約15.4公里,與新期滿村、塔勒克布隆村、科克布雲村接壤。該村總人口:1540人,漢族人口占82%,其餘為回族和維吾爾族,下轄6個村民小組,村區域面積6.01km2,總耕地面積6800畝,以種植棉花為主。
四農場村:該村位於鎮政府東南22公里處,有172戶,834人,下轄4個村民小組,是以漢族為主體,總耕地面積11000畝,主要種植棉花。
英巴格村:該村位於托依堡勒迪鎮政府西南10公里處,下轄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317人,耕地面積3960畝,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主要種植棉花,小麥。
克其瑪塔村:該村位於鎮政府西南9公里處,有145戶,總人口656人,下轄2個村民小組,總耕地面積2840畝,以維吾爾族為主體,主要種植核桃、紅棗,小麥。
鐵熱克村:該村位於鎮政府西南5公里處,有342戶,總人口4345人,下轄3個村民小組,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總耕地面積4345畝,主要種植核桃、紅棗,小麥。
闊納鐵熱克村:該村位於鎮政府西面6公里處,有104戶,總人口419人,下轄2個村民小組,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總耕地面積3500畝,主要種植核桃、紅棗,小麥。
勝利村:該村位於鎮政府正西2公里處,全村344戶,下轄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68人,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總耕地面積4216畝,主要種植核桃、紅棗,小麥。
園藝場村:該村位於鎮政府正南1公里處,下轄3個村民小組,273戶,共1560人,為民漢雜居村,耕地面積2620畝,主要種植蘋果、香梨,桃子,糧棉兼作。為沙雅縣主要的果品輸出地。
色格孜勒克村:該村位於鎮政府正南5公里處,有416戶,1887人,下轄4個村民小組,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總耕地面積6200畝,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排孜阿瓦提村:該村位於鎮政府正南8公里處,下轄6個村民小組,戶數1020戶,人口4146人,該村為全鎮人口最多的村,以維吾爾族為主體,全村總耕地面積16400畝,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庫木艾日克村:該村位於鎮政府東南18公里處,轄區面積47平方公里,成立於1978年,下轄2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93戶,共1523人,總耕地15731畝,以維吾爾族為主體,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英期滿村:該村位於鎮政府東南9公里處,下轄5個村民小組,523戶,共2315人,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總耕地面積8284畝,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闊那期滿村:該村位於鎮政府西南10公里處,下轄6個村民小組,739戶3009人,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全村總耕地面積14043畝,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阿克力克村:該村位於鎮政府西南12公里處,該村327戶1632人,下轄3個村民小組,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總耕地面積5972畝,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亞勒古孜鐵熱克村:該村位於鎮政府以正西15公里處,全村現有389戶,1483人,下轄3個村民小組,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欄桿村:該村位於鎮政府西南10公里處,有152戶762人,下轄2個村民小組,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塔勒克布隆村:該村位於鎮政府正南10公里處,有521戶2256人,下轄5個村民小組,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全村有地7200畝耕地,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色日馬克村:該村位於鎮政府東南13公里處,有391戶1622人,下轄5個村民小組,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喀拉庫木村:該村位於鎮政府東南16公里處,現有607戶,2712人口,下轄5個村民小組,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英依乾其村:該村位於鎮政府東南4公里處,下轄7個村民小組,共2612人,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英闊克布運村:該村位於鎮政府東南3公里處,下轄4個村民小組,347戶1621人,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托依堡勒迪村:該村位於鎮政府西南1公里處,也叫林場村,下轄3個村民小組,742戶2547人,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主導產業棉花,林棉兼作。
位於渭乾河沖積平原南端,全境屬溫帶乾旱型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光照充沛,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降水稀少、空氣乾燥、蒸發量大、日照時間長。年溫差、日溫差都很大,夏季乾熱,冬季乾冷,年平均氣溫10.8 º,1月平均氣溫-14.8℃,極端最低氣溫-28.7℃,最高氣溫41.8℃,年均降水量47.3毫米,最大年份為106毫米,最低年份只有13毫米,蒸發量2843.5毫米,雨水多集中在夏季,平均日照3029.4小時,無霜期209天。主要災害有冰雹、洪水、地震、沙塵暴、高溫等。
自然資源 適合羅布麻甘草、紅柳等荒漠型植被生長,野生動物以馬鹿、野兔、野雞、野豬、刺蝟居多,農作物以小麥、棉花、玉米為主,黑枸杞、西葫蘆、甘草、打瓜等經濟作物間作,林果業以紅棗、核桃、香梨、杏子、葡萄種植為主,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農牧業綜合發展的農業經濟大鎮。石油自然資源豐富,轄區內石油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東南部卡拉庫木村一帶與二農場臨近,儲量豐富。
胡楊胡楊
香梨香梨
薄皮核桃薄皮核桃

當地特產

香梨:維吾爾語名乃西米提或乃西普提,至今已有1300年的栽培歷史,為古老地方優良品種。因新疆巴州庫爾勒市種植面積最多,品質好而得名庫爾勒香梨,該品種果皮薄,質脆,果肉白色,肉質細嫩,石細胞少,堅硬,多汁味甜,近果心處略酸,香味濃郁,一般栽後四年開花結果。萌芽期3月下旬,開花期4月上中旬,果實成熟期9月中下旬。抗逆性強,能耐受住-22℃的低溫,耐乾旱,鹽鹼、瘠薄能力中強。
紅棗:新疆阿克蘇地區有“塞外江南”、“瓜果之鄉”之稱。由於獨特的地理氣候,生產的乾灰棗均是在樹上自然風乾的吊乾棗,具有皮薄、肉厚、質地較密、色澤鮮亮、含糖量高、口感鬆軟、純正香甜的特點。尤其是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以發展棗業為主導參業,紅棗種植面積大,品種主要以灰棗為主,品質好,是引領新疆紅棗發展特色林果產業的策源地。
薄殼核桃:(露皮核桃,新溫179號),而這些核桃都是屬於新疆核桃在種植時往往都要注意的事項是相同的,奇數羽狀複葉,小葉橢圓形,核果球形,外果皮平滑,內果皮堅硬,有皺紋。屬種子植物門,木材堅韌,可以做器物,果仁可以吃,可以榨油,也可以入藥。那么我就介紹以下新疆核桃種植的注意事項,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製糕點、糖果等,不僅味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萬歲子”、“長壽果”。
托依堡勒迪鎮交通方便,各村道路均與縣道相通,構成網狀,是沙雅縣南、北交通要道。境內有沙雅縣城至蓋孜庫木鄉、至公安農場、至一牧場;古力巴格鎮至托依堡勒迪鎮4條公路幹線交匯,南至蓋孜庫木鄉10公里,北至沙雅縣城9.8公里,
代碼:652924101

發展現狀

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托依堡勒迪鎮黨政班子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及南疆工作會議精神為契機,著眼於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這一總目標,黨委班子緊密團結,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維護社會穩定,著力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團結和帶領鎮村兩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民眾進一步解放思想、凝神聚力、真抓實幹,保持了全鎮社會大局的持續穩定。
鎮黨委團結和帶領全鎮各族幹部民眾,結合全鎮工作實際,按照“抓改革、優結構、強基礎、拓市場、促增收、保民生”的總體要求和“保糧、調棉、強果、興畜,提質、創新、扶三產、重庭院、抓創收”的基本思路,以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為引領,以改善民生為重點,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著力做好農業、農村工作。繼續保持糧、棉產業優勢地位。堅持“無糧不穩”和“最佳化品種,擴大面積,提高單產”的思想,全面落實糧食直補政策,大力推廣良種和各項增產新技術,提高品質和單產,最佳化區域布局,按照基地化、集約化生產要求,推動棉花生產向高產區聚集,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最佳化品種、改善品質、主攻單產。2015年種植小麥5.6922萬畝,總產2.626萬噸,平均畝產461.33公斤,小麥單產500公斤以上任務14500畝;復播玉米30000畝,平均畝產505.6公斤;種植冬小麥4.75萬畝;全鎮種植棉花面積18.8486萬畝,平均單產133.6公斤,總產2.51817萬噸,新建大小拱棚655.7畝,永久性大棚完成95畝。進一步擴大以紅棗、核桃為主的特色林果業生產規模。對已定植果園有效株數進行普查、加密、確保畝效益,新植果樹9959.8畝,其中核桃8589.8畝,香梨709畝,其他121畝,使我鎮果樹面積達到5.89萬畝,以紅棗、核桃為主的優質特色林果業發展取得新進展,進一步最佳化了農業產業結構。
全鎮中國小適齡少年入學率分別達到99.2%、99.55%,到校率分別達到98.5%、99.3%,輟學率分別控制在0.1%、0.07%以內;開設學前雙語教育機構13所(獨立幼稚園8所,國小附設5所),接受學前兩年雙語教育少數民族幼兒1436名,占全鎮入園幼兒總數的99.5%;開設雙語教學的中國小15所,接受雙語教育的少數民族學生3876名;成功創建3所地區級和10所縣級“德育示範校”“依法治校示範校”,縣級以上德育示範校覆蓋面達90%;加大就業培訓工作力度。大力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按照市場引導培訓,培訓促進轉移的思路,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針對民眾意願,經多方位調查研究,開展了電工、電焊工、砌築工、果樹園藝工、汽車修理工及服裝縫紉培訓共15期,參訓750餘人,培訓就業和自主創業674人,積極組織失業、閒散人員參加各類招聘會,及時發放、張貼招聘簡章,用廣播、入戶等方式宣傳招聘信息,主動參與縣級招聘會,參加應聘51人,簽訂勞動契約9人;做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2015年,共收繳保險金1285500元,參保12091人(其中新增參保1467人),參保率達89%,續保率100%,60周歲以上領取養老金3359人,待遇發放率1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