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糍

打麻糍

麻糍是一種由糯米加工製作而成、帶粘性的甜食,是江南一帶的人們喜愛的食品之一。過去許多農村農民在新糯米收到家後的空閒季節或春節期間,家家戶戶以打麻糍來增添豐收的喜悅,享用豐收的碩果。營造春節氣氛。糯米蒸熟後,經杵搗舂捶加工而成的形狀各異的熟食品,便是麻糍。麻糍有著悠久的歷史,因香糯粘滑、口感獨特而頗客群人喜愛。由於攜帶方便、儲存簡單,曾是村民上山下地出遠門勞作或春荒時節居家度日的乾糧和主食。如今麻糍漸漸演繹成了點綴生活的美食小吃。打麻糍粗略分為蒸、舂、整、晾四道工序。 麻糍打得越爛,麻糍就越“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麻糍
  • 食材:糯米
  • 產地:江南一帶
  • 特點:外黃裏白,外酥里糯
製作,吃法,習俗,

製作

打麻糍頗要幾分力氣,打時,把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三個人各握一根棒槌交替猛搗,搗爛糯米後,再用力打一陣,使它爛成米泥,之後趁熱把米泥和成一小塊一小塊伴上豆粉和白糖,熱呼呼、香噴噴。這遠非今天街上推著車子賣的那種可比。不過大部分是做成一大塊陰乾。
如果把麻糍切成小方塊,放入清水中煮熟,再加入雞蛋和瘦肉,就做成了美味可口的麻糍湯。此外,還有好多吃法,比如油炸、蒸等。

吃法

麻糍打好後就可以吃了,但吃法各地不同,多種多樣。較普遍的是將打爛的麻糍拿在左手中,在食指與拇指間的“虎口”擠出,右手摘下,然後揉搓成一個個小圓團,在香酥爽脆的芝麻糖上滾一滾,這種吃法脆甜可口;
有的將麻糍壓成約1寸厚薄的大餅子,往面上撒上用冰糖醃製好的桂花,待麻糍完全涼透後再切成長條形,存放起來慢慢吃;還有就是切成片或蒸或煮或煎炸。
如果將麻糍裹上雞蛋油炸,外黃裏白,外酥里糯,吃的時候蘸點糖,那桂花的芳香隨著噴香的糯米飯的熱氣撲鼻而來,又香又甜,是一種美食享受。

習俗

老遠以來,慈化人就作興麻糍。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到今。慈化人打麻糍,平時是一家一戶悄無聲息地打,打的數量也少,只打幾升米甜甜嘴。可是到了每年除夕,就家家動手,熱熱鬧鬧地打起來。“年三十打麻糍”成為不成文的鄉規,似乎不打麻糍不像過年,鄉里人家裡有專打麻糍的石舂和粗大的麻糍棒槌。
除夕打麻糍,是專為新春正月待客“煮碗”用的。慈化人正月里待客“煮碗”一律用麻糍。所以就有講究,每個麻糍必須是圓的。麻糍打好後,家主毫不厭煩的一個一個做。做時用左手食指與中指捏緊爛熟的糯米泥,用力擠成雞蛋般大小的圓球,然後再一個一個地用手壓扁,五個或六個層成一疊,有行距地排在桌面上,再壓上平整的大鍋蓋,鍋蓋上加上適量的重物,壓一晚後便定型為大小、厚薄相差無幾的圓麻糍了。鄉民們過年過春最講吉祥,因此麻糍要做成圓的,取一家團圓之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