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糖鑼

古城北京最能招引兒童的聲音是“打糖鑼”的響器聲。這種小販,肩挑一副擔子,前面是一紙糊的半人多高的小閣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糖鑼
  • 地區:北京
  • 用途:招引兒童
  • 出處:《城南舊事》
掛著木製的小型刀、槍、劍、戟之類的像戲曲舞台上武打把子似的玩具;還有風箏,萬花筒,彩匣和各種紙糊的花臉面具,如:孫悟空、豬八戒、張飛、李逵等。挑子後面是一些糖果、杏乾、山里紅酸棗桂花缸烙、糖薄脆茯苓餅、泡泡糖……等深受孩子們歡迎的小食品。
一些“打糖鑼的”肩挑貨擔,不走大街,專串小巷,足跡幾乎遍及四城的小胡同兒。至於每一個打糖鑼的,則往往有自己一定的路線,到時候準來;有些孩子一到鐘點,就盼著“(口當口當)……”的糖鑼聲了。
出處:《城南舊事》:打糖鑼的也來了,他的挑子上有酸棗面兒,有印花人兒,還有珠串子,都是我喜歡的,但是媽媽不給錢,又有什麼辦法!
《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初版1960年。全書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可視作她的代表作。導演吳貽弓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也獲得了巨大成功,還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感動了一代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