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引鄉民族學校

打引鄉民族學校

貴州惠水縣打引民族學校坐落於打引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惠水縣最邊遠的鄉鎮中心學校,是全鄉教育教學管理中心。學校創建於1940年,1958年成為全鄉唯一的完全國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打引鄉民族學校
  • 創建時間:1940年
  • 占地面積:為2186平方米
  • 建築面積:為810平方米
學校發展,規模,校園活動,校園文化意見,知識競賽,

學校發展

1970年增設國中部,後因辦學條件及師資不足,於1983年停辦國中部。1986年州人民政府批准為民族國小。隨著“兩基”工作的全面推進,學校得到較大發展,1999年恢復國中部,2004年教育局正式命名為打引學校。學校現屬九年制學校,是全鄉教育教學的中心和視窗。

規模

學校占地面積為2186平方米,建築面積為810平方米。學校服務半徑國小為場壩村,適齡兒童237人;國中輻射全鄉6個行政村,覆蓋人口10922人,適齡少年669人。現設有國小6個班,國中2個班。全校共有學生360人,國小教師16人,國中教師4人。國小部是一棟1986年建成的有8個丁型教室的教學樓;國中部是“兩基”期間搭建的簡易瓦房教室。現學校尚缺學生教室、學生宿舍、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陳列室等。

校園活動

校園文化意見

校園文化是師生精神風貌、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行為規範的綜合體現,是在教育教學和管理實踐中逐漸創造生成的。校園文化建設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和諧社會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內涵、促進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根據上級有關精神,結合我鄉學校實際,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以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為具體目標,突出“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為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發展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悅的成長樂園,從而提高學校綜合辦學水平,全面推動學生、教師和學校三位一體的和諧發展。
二、 具體內容
(一)校訓
1、要求在學校較顯眼處書寫學校辦學目標、校訓、教風、學風等。
2、內容以人為本,富有人性化、鼓舞性、激勵性較強。
(二)綠化
1、學校有規劃地安排植樹。
2、對樹木的名稱、科目等制牌說明。
3、校園的花壇花池設計美觀無破損,池內花草樹木修剪別致。
(三)牆報
1、學校設有牆報,並定期辦好牆報。
2、班級建有學習園地。
(四)牆壁
1、教室室內牆壁張貼或書寫《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小學生守則》、校規校紀、名人名言、標語、師生書畫等。
2、牆面無亂貼亂畫現象。
(五)“五室”
1、教師辦公室、遠教設備室(或功能室、網路室)、圖書室、實驗室牆上設有規章制度、管理人員名冊、借閱使用登記冊、實驗報告等資料。
2、設備、桌椅等擺放整齊、有序。
3、室內乾淨、無紙屑。
4、教室:
(1)“三表”(指課程表、作息時間表、校歷)上牆。
(2)建有班級光榮榜。
(3)門窗完好無損,牆面乾淨無污點。
(4)桌椅及班級衛生工具等各種物品擺放整齊。
(六)升旗
1、每周舉行一次升旗儀式。
2、進行升旗儀式要有國旗下講話,並作好記錄。
(七)其他
1、建有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並有活動記錄。
2、建設校園廣播站,並投入使用。

知識競賽

本次活動通過十七大名言、名句、名段知識競答、猜謎語、才藝表演等活動,評選出5名參與活動的積極分子。並為他們頒發了獎狀和獎品。通過師生共建活動,同學們豐富了校園生活,增長了見識,拓寬了知識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