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甲

扎甲

扎甲指方形的甲片直接用皮條,繩索互相穿組。甲片橫向縱向均互相疊壓,刀劍難入。

即使是後期的掛甲橫向的甲片依然用繩索,皮條緊密連線,伸縮部件則用活動式皮條繩索穿組使得上下兩層甲片可以伸縮運動。

扎甲上的縫隙基本與人體平行,即使從伸縮部位的空隙鑽入,兵刃也會被上下疊壓的甲片壓制在一個和人肌體平行的角度,難以對人體造成有效傷害。扎甲的材料早前多用皮,後有鐵。

中國不同時代都有所裝備,主要盛行在公元前400年到公元1600年左右。

頂峰之時就是10-12世紀宋遼金西夏的鋼鐵冷鍛重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扎甲
  • 屬性:鎧甲
  • 起源:商周
  • 製作:方形甲片用皮條,繩索互相穿組
  • 巔峰:宋遼金西夏的鋼鐵冷鍛重鎧
  • 作用:士兵防具
發展歷史,扎甲工藝,

發展歷史

在商周時就有了鎧甲,且為青銅扎甲,一直保留到秦代,漢以後鎧甲的防禦力有很大提升,多為鐵葉扎甲,其鐵葉的厚度完全可以抵擋一般刀劍。宋朝的鎧甲可以說最為出色,其中的冷鍛鋼重扎,《夢溪筆談》里有這樣的記載:“凡鍛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今冷鍛之————————”據說此甲普通弩五十步都射不入,可見其堅固。
漢代胄甲是由甲片一片片串連而成的扎甲形式,依照甲片不同可分成兩種:一種為長方形甲片。長方形甲片的鎧甲依形式又分兩種,一種是胸背兩甲用帶與肩相系而成,另一種還加上披膊,防禦性更強。兩種都為普通士兵的裝束;第二種為魚鱗 狀小型甲片編綴成的胄甲,腰帶以下及披膊等部位,也採用扎甲形式,以利行動方便,似為當時指揮人員的裝束。
扎甲與板甲的橫截面示意圖對比。扎甲與板甲的橫截面示意圖對比。
從漢代軍事城堡出土的鐵制胄甲發現,當時用於戰爭的士兵扎甲重二十二斤左右,需要用六百五十餘片甲片編綴而成,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甲冑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發展受到外來民族特別的影響。可以說,魏晉南北朝是中國甲冑重大的變革期,而甲冑之一的扎甲也隨同發生了大變化。
防護面全的魏晉時代魚鱗扎甲。下身防護加強,不僅有腿裙,還有更全面的褲型下甲。
扎甲
明光鎧,由西域大量引進的鎧甲,迅速顛覆了秦漢鎧甲的傳統。
宋代時期,甲冑的發展達到鼎盛,中國古代最經典的樣式基本定型。宋代的扎甲有柳葉扎甲、鐵浮圖“步人甲”
黑金柳葉扎甲
扎甲
步人甲“鐵浮圖”
扎甲
宋代之後,扎甲的樣式基本還是宋代的樣式,至清代以後列強入侵,鎧甲在槍炮面前如戲袍一樣無用,至此,鎧甲退出歷史舞台。

扎甲工藝

扎甲類型很多,但是都是按甲片形式來區別,有細鱗甲、烏錘甲等,都是通過一個一個甲片用繩索穿接而成。扎甲的工藝涉及到,鍛造、鏨刻、編繩、鎏金等等,其技術含量非常高,作為中國古代最經典的甲式宋代甲冑來說,一個完整的宋代扎甲包括、兜鍪、頓項、胸甲肩吞腹吞掩膊臂鞲、袍肚、裙甲、拕泥遴。結構複雜,使得復原扎甲的難度非常高。
扎甲
扎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