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性之學

中國漢魏之際討論評論人物的標準和原則的學說。其代表人物有劉劭鐘會傅嘏王廣李豐等。所謂"才"一般是指人的才能,而"性"大體是指決定人的才能的內在品質。晉人袁準的《才性論》說:"性言其質,才名其用"。

歷史,研究探討,

歷史

東漢選取官吏,採取地方察舉和朝廷徵辟的方式,很重視人物的品評鑑別。起初只是評論具體人物的高下。到東漢末年,社會變亂,評論人物的標準發生了變化。如許劭評論曹操是"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後漢書·許劭傳》),仍依"德性"論人;而曹操選人則恃重才能,主張"唯才是舉"。這種變化促使思想界由對具體人物的品評,進入對人才標準問題的討論。漢魏之際討論人才標準問題的著作,據史書記載有多種,現僅存劉劭的《人物誌》一種。
《人物誌》大體上反映了漢魏之際學術思想的變遷。它討論品評人物的標準與原則,並提出了才性問題。劉劭十分重視人的才能,他把人分為"聖人"、"兼材"、"偏材"等等,又把人物分為12流品(類型),提出了人的才能出於性情的觀點。他的這個觀點接觸到"才"和"性"的關係問題,並作了初步探討。漢朝察舉、徵辟依據的標準是"德性",不把"才" 與 "性"看成是矛盾的;而曹操的"唯才是舉",則認為"才"和"性"可以不相符。所以當時在才性關係問題上就出現了 4種不同的學說,即 "四本才性" 問題。《世說新語·文學》中"鐘會撰《四本論》"條注引《魏志》說:"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異,才性合,才性離也。尚書傅嘏論同,中書令李豐論異,侍郎鐘會論合,屯騎校尉王廣論離。"這 4家討論才性問題的具體內容由於材料散佚已不得其詳,但其討論已進入了抽象的名理,涉及"才"和"性" 的涵義以及二者的關係。"四本才性" 的討論反映了當時政治上的分野。曹操認為"才"、"性"可以不統一、屬於曹魏集團的李豐、王廣主張"才性異"、"才性離",以論"異"、論"離"來反映這個集團的意志;司馬氏提倡所謂 "以孝治天下", 屬於司馬氏集團的傅嘏、鐘會主張"才性同"、"才性合",以論"同"、論"合"來反映司馬氏集團的要求。

研究探討

才性問題討論的是品評人物才性的抽象標準與原則問題,也是一種名理之學。這個學說直接影響了魏晉玄學。關於才性問題的討論,持不同意見的各方,一般對"才"沒有不同看法,對"性"的看法則有很大分歧,因此對"性"的認識也成了玄學家探討的問題。何晏提出:"性者,人之所受以生也",王弼認為"情"當從"理",都接觸到性情問題。才性問題的討論和玄學的關係非常密切,在一定意義上講,也可看作玄學的一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