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斧男孩4:尋找鹿精靈

手斧男孩4:尋找鹿精靈

《手斧男孩4:尋找鹿精靈》是2013年12月1日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蓋瑞·柏森 (Gary Paulsen)。

基本介紹

  • 書名:手斧男孩4:尋找鹿精靈
  • 作者:蓋瑞·柏森 (Gary Paulsen)
  •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 頁數:168頁
  • 開本:32
  • 品牌:坤元天冊
  • 外文名:Brian's Return
  • 譯者:于海生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7216196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布萊恩回到學校,過了兩年“正常生活”。他原以為回到人群,一切都會好轉,但是每天上學、放學,嘈雜、喧囂、空虛、孤獨……雖然有女同學對他欽慕不已,但也有男同學因此妒恨,惡意宣戰。布萊恩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城市生活!盲人治療師卡列伯告訴他:“該是你返回叢林的時候了,去追尋你一直渴望的東西吧!”於是,羅列清單、打點裝備,布萊恩決心返回那個曾經讓他感到陌生和恐懼、孤獨與飢餓、又愛又恨、甚至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大自然。而這一次重返,布萊恩是駕輕就熟,還是驚險連連?他都經歷了哪些奇遇?森林老人比利是誰?布萊恩的鹿精靈又在哪裡?
手斧男孩4:尋找鹿精靈手斧男孩4:尋找鹿精靈

編輯推薦

回到叢林,只是為了學習、尋找、發現、了解……
他的目標可能在這裡實現,也可能在那裡實現,有時甚至需要走彎路。
但最終,他將跟隨鹿精靈的指引,奔向屬於自己的地方……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彭懿傾情推薦
世界文壇大師蓋瑞·伯森的經典巨作
3次榮獲美國紐伯瑞文學大獎(Newbery Honor)!
榮獲“國際閱讀學會”和“美國童書協會”兒童評選最佳童書獎!
美國100年來最優秀的50本青少年圖書之一!
美國《父母》雜誌推薦最佳圖書之一!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蓋瑞·伯森Gary Paulsen(1939——),出生於美國的明尼蘇達州,先後當過卡車司機、捕獵人、弓箭手、導演、演員、歌手、水手、工程師、農夫、教師,他職業的多樣化造就了他豐富的人生經驗。後來作者移居森林,潛心寫作,作品取材大多來源於實際生活,成為一名講故事的高手
《手斧男孩》首部曲出版後,就很快暢銷200萬冊。作者幾乎每天收到兩百封讀者來信,詢問布萊恩後來怎么樣了。由於《手斧男孩》內容精彩逼真,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誤以為是真實事件,欲對布萊恩進行採訪報導。
作者也開始續寫下面的幾部,並越寫越精彩。1987年《手斧男孩》榮獲美國知名大獎紐伯瑞獎(世界兩大兒童文學大獎之一,另一項是“國際安徒生文學獎”),被評為美國100年來最優秀的50部青少年圖書之一。

媒體推薦

媒體評論
簡單的情節並不影響故事的驚心動魄。蓋瑞·伯森的《手斧男孩》系列已經觸及到了青少年成長教育的最深處,它通過對布萊恩野外成長曆程的敘事,反映出布萊恩的思想和心理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變化過程。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曹文軒
今天生活在大都市裡的男孩子們,真應該好好讀一讀這套書。手斧男孩布萊恩在書里教會了我們一條最重要的生存法則,那就是:自憐自艾毫無用處。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彭懿
題材非常具有吸引力,給生活在城市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們一次野外生存模擬體驗。情節緊湊,故事驚險富有想像力,又非常貼近生活,給人一種真實感。
——某網讀者 小書房
在布萊恩的故事中,作者用冒險題材包裝布萊恩的追尋之路,跟隨著布萊恩在荒野中的冒險情節,帶出來的是布萊恩這個主人翁的成長。
——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 杜惠玲

圖書目錄

第1 章 獨木舟上的沉思
第2 章 與現實脫離
第3 章 動物男孩
第4 章 盲人治療師
第5 章 老鼠之城
第6 章 整裝待發
第7 章 告別城市
第8 章 在碼頭過夜
第9 章 幸運的人
第10 章 叢林清單
第11 章 回到叢林
第12 章 跳上獨木舟的白尾鹿
第13 章 美麗的風景畫
第14 章 大腿中箭
第15 章 羅密歐與朱麗葉
第16 章 與狼的二重唱
第17 章 森林老人和鹿精靈
第18 章 多么神奇的精靈
第19 章 奔向太陽的方向
後記

後記

這是有關布萊恩的第四本書了。
在創作《手斧男孩》首部曲時,我突然真真正正地了解了叢林,了解了一切,那個時候我就意識到,自己應該創作這本書。或許可以這樣說,在我創作《手斧男孩》《冒險河》以及《一個人的冬天》之前,我就深切地意識到,我非得寫完這本書不可。
當你領略過叢林和荒原之美時,一切就都變了。
在很大程度上,這種情形,類似於那些經歷過戰爭的人所遭受的精神創傷。同樣,一個人長時期生活在荒野當中,也會產生某些壓抑不住的衝動。如果這種衝動是正面的話,只要一個人曾被大自然的美所吸引,那么,他就很難真正地回歸到“正常狀態”。
大約11歲的時候,我就開始在明尼蘇達北部叢林裡打獵和捕魚。由於童年時家境清寒,我很少待在家中,大部分時間都與叢林為伴(這也大大影響了我的學業成績);而且,每次進叢林,我都會帶上一把檸檬木做成的舊弓,和幾支親手做成的箭,或者就是帶著一把歷經風霜的雷明頓點22口徑的來復槍——這把來復槍常常難以正常發射,子彈也每每卡殼(我不得不用一把袖珍小刀的刀尖把用過的彈殼摳出來)。
實際上,在本書中,布萊恩經歷的所有事件,都曾發生在我的身上。我曾經有過兩次乘坐輕型飛機迫降的經歷,不過我當時經歷的危險,並不像布萊恩在《手斧男孩》中經歷的墜機事件那樣嚴重(他經歷的墜機完全建立在真實事件的基礎上)。我曾使用一把直弓獵捕過為數眾多的大小獵物;我也曾被駝鹿攻擊過好幾次,曾遭遇過一頭熊的“捉弄”——如同本書當中,布萊恩遭遇熊的戲耍一樣(說實話,當我覺得自己就像是一隻被捉弄的獵物時,那種感覺真是太恥辱了);曾經有一隻母鹿,為躲避蚊蟲的襲擊,跳到了我的獨木舟上;我曾吃過布萊恩吃的東西,也用過他的方式生火煮飯;還曾像他在本書中那樣,在一隻獨木舟下面忙活和睡覺,曾在披屋以及地面的洞穴里住過,還找到了屬於我的精靈(就像比利的精靈一樣,我的精靈也是一隻烏鴉),而且對它堅信不疑。
我一直住在叢林,生活了大約12年。大部分時間裡,我要么用弓箭獵取食物,要么在園子裡耕種,要不就是去叢林裡摘一些草莓和榛果回來填肚子,其他通過別的途徑獲取的食物我都不吃。
我要供養住在叢林附近的家人——或許布萊恩將來也會這樣做。我們只會花錢買鹽、調味品和衣服,其他的所有食物、住所和熱源都來自叢林,或者由自己耕種。完全可以這樣說,我那時候吃到的食物質量,遠遠超過我今天從商店購買的任何物品——蔬菜和肉都是如此(儘管我如今是一個素食主義者),那或許是我一生中最健康的時期。一旦你見識過地平線,並曾追逐過它;一旦你在大自然中生活,領略過那份轟轟烈烈的美麗,你就難以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就像布萊恩一樣,我也嘗試過回歸正常。我在城裡買了一所帶院子的房子,與人為鄰,因為當時我以為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然而,待在房子裡的那一周時間,我就像一隻關在籠中的豹子,總是不安地四處走動,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想透過城市,看到山峰、樹木和叢林。
我根本適應不了城市的生活。於是,我回到了位於新墨西哥州群山裡的那棟小屋。那裡只是一片小型叢林,在3英里之外就有人居住;只需要走12英里就可以到達一個小鎮,但我終於能夠看到樹木了,能看到藍天和地平線。那一段時間裡,我因為住在小叢林裡而沒有發瘋。但是,這仍舊是不夠的,這裡並不是真實的荒野。後來,我開始騎著馬長途旅行,每次都要出去好幾天,一直走到沒有路了才返回。最終,一切又恢復到過去的情形:我來回走動,似乎有一根鏈子拴住了我,我拚命地撕扯著,想要逃離,我為自己無法走向地平線而惱火和憤怒……於是,我很快弄來了幾隻雪橇犬,參加了兩次埃迪塔羅雪橇犬大賽。
參加完這兩次比賽之後,我患上了心臟病,被迫放棄了我的雪橇犬,而且再也不能在北方的嚴冬中生活,我因此被摒棄到了大自然之外。我不可能像布萊恩在本書中那樣,返回叢林了,不過我還是嘗試過幾次。假如不是再次感受到大海的魅力,我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樣子。
是大海拯救了我!大海不斷地給我注入活力。
我一直深愛著大海,也曾多次劃著名小船出海,當然,那算不上遠航,只是加利福尼亞的近海而已。但有一次,我曾經遠離海岸,我當時覺得,在新墨西哥州的那座山間小屋,實在是太過“平淡”了(假如這一措辭是正確的話),於是我再次感受到了大海的魅力,隱隱聽到了它的召喚,它始終就在那裡等待著我。我購買了一艘長38英尺的舊帆船(這花去了我兩年的積蓄),朝向我心目中僅存的那片巨大的“荒野”——太平洋前進。
我現在就在太平洋上。1997年到1998年的冬天,因為“厄爾尼諾”現象,我無法穿越太平洋,這種情況一直到了春天才有所改善。因此,我滯留在聖地亞哥,對船上的零部件進行修理,我擔心它們將來可能隨時出現問題。
我曾兩次駕駛這艘帆船到達過墨西哥(船有生命,有靈魂,它們都是女性),它的名字叫做“幸福號”。它載著我,駛入科提茲海。去年春天,我駕駛“幸福號”,從墨西哥出發,到達美國的西海岸,又經由內線航道來到阿拉斯加,然後掉頭,向南行進,到達聖地亞哥,在那裡休整之後,準備再去夏威夷,然後前往馬歇爾群島,跟著再從那裡去澳大利亞。
不幸的是,正如布萊恩重新返回叢林時得到的結論那樣: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厄爾尼諾”現象阻止了我的行程,暴風雨席捲了聖地亞哥和夏威夷之間的海域,海上颳起了猛烈的西南風,“幸福號”根本無法繼續前進。
此時此刻,我正在用筆記本電腦寫下上面的內容,這個時候,一群海鷗為公共碼頭垃圾箱裡的垃圾而爭個不休。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雨水落在我頭頂的船艙天窗上,劈里啪啦聲不絕於耳。收音機里播放著莫扎特的樂曲,我一邊聽著,一邊等待著再次上路。
這個時間絕不會太久。只要風向轉變,我就可以繼續前進——我將永遠前進,正如布萊恩也會永遠前進一樣。
蓋瑞·伯森
寫於“幸福號”帆船上
聖地亞哥海灣,1998年2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