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針灸穴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扁桃體,經外奇穴名,出自《新醫療法彙編》。別名扁桃腺、發音穴、扁桃安。在頸部,當下頜角直下0.5寸。布有頸皮神經、面神經頸支、舌神經及舌咽神經分支。主治急性扁桃體炎,急、慢性咽炎、腮腺炎、聲音嘶啞等。操作方法有三:1、毫針法 以30號2~2.5寸毫針,針尖斜向上朝扁桃體方向刺入0.8~1.2寸;深者可達2寸左右,直接刺入扁桃體內。以局部脹重為主,有時麻、熱針感向咽喉部放射。留針10~30分鐘,對針感不明顯者也可不留針。隔日1次或每周2次;2、刺血法 用三棱針或26號粗毫針,淺刺0.1~0.2厘米後,即出血3~5滴。本法主要用於急性扁桃體炎;3、穴位注射法:取1~2毫升注射器,裝有5號針頭,吸入藥液。穴區進針後,向扁桃體方向刺入2~3厘米,將針慢慢提插3~5次,至局部酸脹感,回抽無血,緩慢注入藥液,每側穴0.5~1毫升。每周2次。

基本介紹

  • 別名:扁桃腺、發音穴、扁桃安
  • 出處:《新醫療法彙編》
  • 隸屬:經外奇穴
  • 功能:清利咽喉
  • 主治:急性扁桃體炎,急、慢性咽炎等
  • 主要配伍:配合谷、支溝之療咽喉腫痛等
  • 操作:毫針法;刺血法;穴位注射法等
名稱釋義,定位,解剖,功能作用,主治,配伍,操作,附註,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該穴位於扁桃腺體附近,且又具有治療扁桃體病症的功效,故名。

定位

在頸部,當下頜角直下0.5寸。

解剖

在下頜下三角中,淺層有頸闊肌,深部有莖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後腹;有頸外動脈、下頜後靜脈、面靜脈及頜下腺、扁桃體;布有頸皮神經、面神經頸支、舌神經及舌咽神經分支。

功能作用

清利咽喉。

主治

急性扁桃體炎,急、慢性咽炎、腮腺炎、聲音嘶啞等。

配伍

配合谷、支溝之療咽喉腫痛,扁桃體炎;配風池、太陽治療急性扁桃體炎;配天柱、少商治療扁桃體摘除術後咽痛;配合谷用於扁桃體摘除手術針刺麻醉;配中脘、太溪治療慢性咽炎

操作

1、毫針法 以30號2~2.5寸毫針,針尖斜向上朝扁桃體方向刺入0.8~1.2寸;深者可達2寸左右,直接刺入扁桃體內。以局部脹重為主,有時麻、熱針感向咽喉部放射。留針10~30分鐘,對針感不明顯者也可不留針。隔日1次或每周2次
2、刺血法 用三棱針或26號粗毫針,淺刺0.1~0.2厘米後,即出血3~5滴。本法主要用於急性扁桃體炎。
3、穴位注射法 取1~2毫升注射器,裝有5號針頭,吸入藥液。穴區進針後,向扁桃體方向刺入2~3厘米,將針慢慢提插3~5次,至局部酸脹感,回抽無血,緩慢注入藥液,每側穴0.5~1毫升。每周2次。

附註

本穴別名較多,散見於有關書籍,要注意鑑別。

相關論述

《新醫療法彙編》:“扁桃腺,頰車下一橫指。針法:針刺時針直接刺入扁桃體,針可刺二寸半深。主治:扁桃腺炎、腮腺炎。”
《針灸經外奇穴圖譜(續集)》:“扁桃體,一名發音、扁桃安、扁桃腺。定位:位於頸部,下頜角直下五分,左右計二穴。主治急、慢性喉炎,咽炎,扁桃體炎,聲音嘶啞。針法:針向上斜刺二寸,針感喉部、頸部熱、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