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角石

房角石

房角石(Cameroceras)是一種已經滅絕的頭足綱生物,生活在奧陶紀。巨大的房角石長度約為30英呎(9米),不過這個估計值的準確性仍有爭議。即使如此,房角石仍然是古生代最巨大的生物之一。從它巨大的身軀來推測,房角石是一種生活在深海的頂級掠食者(它們可能無法在淺海移動身體),可能以廣翅鱟(例如巨型羽翅鱟)為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房角石
  • 外文名:Cameroceras
  • 解釋:造房或造殿時使用的第一塊石頭
  • 地質年代:奧陶紀
  • :軟體動物門
  • 頭足綱
釋義,特性,

釋義

房角石(Cameroceras)是頭足綱、鸚鵡螺亞綱的一屬。殼直,隔壁頸長達一個氣室,化石多僅保存體管。
體管多為圓管狀,復以內壁,壁外飾有傾斜環紋。內體房短,頂角大。此屬出現於奧陶紀,廣泛見於亞洲、歐
洲及北美,但對屬的特徵認識很不一致。我國北方及南方下奧陶統均有產出,但標本絕大部分僅見體管,可能
屬於不同的屬,尚待今後進一步研究。

特性

從房角石殘骸化石可判斷其體長達到9米,它可能是古生物時期體型最大的海洋掠食性物種,它們在海水中尋覓食物,並伏擊獵物。古生物學家分析稱,它基本上是盲視生物,像現代近親物種鸚鵡螺一樣是海洋漂浮者。
在它臉部的中心處,有幾個大而鋒利的似鸚鵡喙的觸角,它可以用來刺穿如巨型羽翅鱟等具有的堅硬外殼。與現今的魷魚和烏賊相比,在觸角長度上並沒有什麼差異,但是它更鋒利並且向內彎曲。房角石的主要武器是它的喙,利用觸角將獵物拖向其喙,然後用喙破壞甲殼,之後進入其內部取食內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