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營光

房營光:男,1958.11生,博士、國家土木工程(岩土)註冊工程師;華南理工大學土木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房營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58.11
基本情況,簡歷,主授課程,社會兼職,主要研究方向與項目,研究方向,科研項目,主要學術論文與獲獎,論文,專利,獲獎,

基本情況

簡歷

房營光:男,1958.11生,博士、國家土木工程(岩土)註冊工程師;畢業於同濟大學結構工程專業,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土木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授課程

多年擔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基礎課及專業課主講

社會兼職

兼任廣東省非開挖技術協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廣東省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隧道與非開挖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土木建築學會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工程學術委員會委員,廣州市建築科學技術委員會地基基礎與岩土工程專業委員會專家等職。

主要研究方向與項目

研究方向

多年來從事結構工程岩土工程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下結構分析理論、地下工程施工技術、岩土體介質性質及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監測與控制技術等,同時從事相關領域的技術開發與技術服務工作。

科研項目

主持完成省部級、市廳科研基金或重點科研基金項目6項,以及其他科研基金項目6項;主持完成數十項橫向科技開發和技術諮詢項目,其中包括重大科技開發和新技術試驗項目。

主要學術論文與獲獎

論文

以第一作者名義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許多被《科學引文索引》(SCI)、《美國工程索引》(EI)和《俄羅斯科學文摘》等重要國際檢索資料庫收錄;獨立出版學術專著1部(40萬字);

專利

有4項科研成果申請國家專利(2項發明,2項實用新型),已獨立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在非線性介質動力分析理論、地基計算方法、地下工程施工技術、地基與基礎加固技術及病害處理、隧道及管線的非開挖施工技術等領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獲獎

1項教學成果獲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廣東工業大學),獲2000年“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作為學科帶頭人建立了廣東省第一批岩土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作為主要發起人組建了全國第一個省級“非開挖技術協會”(廣東省非開挖技術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