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保國

房保國

房保國,男,1976年10月生,山東省棗莊市人,漢族,法學博士,院長助理,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副教授。燕山大學法律系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證據學研究所兼職研究人員。萬國學校獨家簽約教師,國內司考培訓資深專家,自2002年加入萬國至今已有10年的司法考試培訓經驗。

教學感悟

認真、敬業、勤奮、淡定是取得學員信任的根本。

授課特點

深諳刑訴民訴之機理,融匯各家各派之特長,授課內容細緻、邏輯性強,系統、精練,可掌握度強,乾淨明了,天生適合教訴訟法;讓學員在複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引領莘莘學子在司考的道路上快意地奔跑,

闖過司考雄關,撒下一路歡笑。

寄語學員

位考生好運!

人生格言

以批判為武器,重估一切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房保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省棗莊市
  • 出生日期:1976年10月生
  • 職業:博士、副教授
  • 代表作品:《同步單元 練習》、《法律法規彙編》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承擔項目,學術成果,

人物經歷

(1)1995年——1999年,華東政法學院法學學士;
(2)1999年——2002年,華東政法學院法學碩士;
(3)2002年——2005年,北京大學法學博士;
(4)2005年7月----2007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後流動站;
(5)2005年7月——2006年7月,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師;
(6)2006年8月——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副教授、院長助理;
(7)2003年12月——2004年1月,美國紐約維拉司法研究所訪問人員;
(8)2005年1月——2005年2月,美國國家刑事辯護律師委員會會員;
(9)2007年12月——2008年5月,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三庭掛職庭長助理、助理審判員;
(10)2002年10月——至今,加盟萬國培訓學校。現屬為眾合教育司考學校老師。

主講課程

主講刑訴法、民訴法。

主要貢獻

參與編寫《國家司法考試四年真題分類解析》、《同步單元 練習》、《法律法規彙編》、《重要考點大串講》、《常見錯誤分類解析》、《刑訴法專題講座》、《重點法條解讀配套練習》、《歷年真題單行本》、《真題精編900題》、《必讀法律法規》等萬國學校系列圖書。

承擔項目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刑事證據規則實證研究”(08JA820038),7萬元;
2.主持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刑事被害人權利的程式保護與救濟”,2萬元。
3.主持中國政法大學“刑事證據規則實證分析”校級項目1項,4萬元;
4.參與“證據科學的理論體系與套用”等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北京市教委、福特基金會項目 7項。

學術成果

(一)主要著作
專著:《被害人的刑事程式保護》,法律出版社2007年5月版;
專著:《你有權保持沉默》,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8月版;
專著:《刑事訴訟法精義》,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3月版;
譯著:《憲法與刑事訴訟》,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版(美國法律文庫);
合著:《訴訟法的理念與運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版;
合著:《訴訟制度改革研究》,學林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副主編:《證據學論壇》(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參編:《<人民法院統一證據規定>司法解釋建議稿及論證》,張保生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版;
參著:《證據法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版;
參著:《簡明證據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版;
參著:《律師職業行為規則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參著:《政府律師》,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版;
參著:《美國刑事訴訟規則》,檢察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參著:《刑事證據制度改革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版;
參著:《刑事賠償的理論與實務》,上海市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年9月版;
參著:《民事訴訟制度改革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6月版;
參著:《刑事審判方式改革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6月版;
參著:《訴訟法專論》,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3月版;
參譯:《證據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
編著:《法律援助制度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5月版;
編著:《訴訟法與仲裁法學》,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國檢察出版社2006年三版;
編著:《訴訟法50講》,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2007年、2008年版;
參編:《新編刑事訴訟法學》,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版;
(二)主要論文
《現實已經發生——論我國地方性刑事證據規則》,載《政法論壇
》2007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
度》2007年第11期轉載;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對我國刑事證據立法的反思》,載《中外
法學》2007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訴訟法學、司
法制度》2007年第7期轉載;
《證據規則的性質、功能與體系》,載《中國司法》2007年第5期;
《程式異化論》,載《中外法學》2001年第3期;
《重讀貝卡利亞的刑事程式法思想》,載《中外法學》2003年第3期;
《論反訴》,載《比較法研究》2002年第6期;
《論我國刑事賠償的特有原則》,載《政法論壇》2001年第6期;
《超期羈押刑事賠償若干問題探析》,載《政法論壇》,2004年第1期;
《證人作證豁免權探析》,載《法律科學》2001年第4期;
《沉默權的憲政思考》,載《現代法學》2002年第1期;
《律師會見難的現狀與反思》,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04年第3期;《律師文摘》2007年第四輯轉摘,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8月版;
《論被害人陳述在刑事訴訟中的運用》,《中國刑事法雜誌》2010-12
《被害人與檢察官關係的梳理和最佳化》,《中國檢察官》2010-12
《論我國現行“政策性修憲”模式的局限性》,載《法學》1999年第1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0年第2期轉摘;
《證據的可采性與非法證據排除》、《從證明標準看刑事錯案》,載《證據學論壇》(第11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版;
《證人制度三人談》,載《證據學論壇》(第9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9月版;
《當前法學研究中的“痞子文風”及其解析》,載《法學評論》2001年第4期;
《審前準備程式:走出改革的誤區》,載《現代法學》2000年增刊;
《訴訟法視野下證據法》,證據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的裁判體系》,載《煙臺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1999年憲法修改的前前後後》,載《當代法學》2000年第3期;
《中國社會對沉默權的容忍度有多大——“沉默權在中國”調研報告》,載《政治與法律》2001年第5期;
《全國訴訟法學會年會觀點綜述》,載《政治與法律》2000年第2期;
《〈新中國憲政之路〉評析》,載《政治與法律》2001年第2期;
《論我國行政訴訟的困境與解析》,載《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第5期;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1年第2期,及《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CUPA)2000年第6期轉摘;
《完善我國陪審制立法的若干建議》,載《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論〈契約法〉中商業秘密保護制度的新發展》,載《華東政法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我國陪審制改革十大問題論綱》,載《中國律師》;
《仲裁司法監督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載《燕山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證據的困惑——“借腹生子”案評析》,載《律師與法制》2001年第7期;
《我國憲法應明確規定沉默權》,載《法學論壇》2001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1年 第4期轉摘,《法學文摘卡》2001年第2期轉載;
《論“政策性修憲”與“制度性修憲”》,載《法學論壇》2000年第2期;
《應當重視我國“訴訟法哲學”的構建》,載《法學論壇》2000年第5期;
《程式的人文精神》,載《上海法學研究》2003年第3期,5000字;
《京滬兩地法學家差異談》,載《法學家茶座》(第1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
《律師名片縱橫談》,《法學家茶座》(第2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律師文摘》2004年第1輯轉載;
《論沉默權在我國的價值選擇與制度整合》,載《華東刑事司法評論》(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法院真得會被案件淹沒嗎——美國辯訴交易的實證考察》,載北大法律信息網“焦點法談”;
《再論存疑不起訴的刑事賠償——與陳華先生商榷》,載《上海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關於完善我國庭審質證的若干思考》,載《上海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禁止律師執業不正當競爭的現狀與對策》,載《安徽律師》2002年第1期,8000字;
《程式正義與實體真實——關於一起案件“相對合理主義”視角的考察》,載《浙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論提起反訴的條件》,載《河北法學》2001年第6期,4000字;
《憲法修改與制度完善》,載《法學研究交流》2000年第3期,6000字;
《廢除我國陪審制度的理性思考》,載《法律與社會》2000年第3期,9000字;
《論我國審前準備程式改革所應堅持的基本原則》,載《四川審判》2000年第2期,3000字;
《關於我國當庭宣判若干問題的探析》,載《天津律師》2000年第5期,5000字;
《律師執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解析》,載《天津律師》2002年第1期,5000字;
《論程式法與實體法的關係——從馬克思的一段話說開去》,載《貴州法學》2000年第2期;
《從憲法修正案看我國法治觀念的三大改變——評將“依法治國”寫入憲法》,載《上海法學研究》1999年第4期;
《庭審質證若干問題探討》,載《上海檢察調研》2001年第9期。
(三)主要報紙文章
《建議將依法治國明確寫入憲法》,載《北京法制報》1998年10月16日;
《我國刑事訴訟應確立管轄權異議制度》,載《人民法院報》2003年7月4日;
《刑事錯案中的證據問題》,載《檢察日報》2006年1月5日;
《關注深圳獨立候選人事件》,載《南方都市報》2003年5月22日“觀察家”欄目;
《要把外來工的選舉權利落到實處》,載《南方都市報》2003年6月3日“社評”欄目;
《警察驗證權責對等是身份證法亮點》,載《南方都市報》2003年6月29日“社評”欄目;
《“首辦責任制”的憲法意義》,載《南方都市報》2003年7月31日;
《立法要體現對弱者的關懷》,載《南方都市報》2003年10月27日;
《“人大面試官員”的憲政意義》,載《新京報》2004年5月8日“社論”;
《人大個案監督要謹慎對待》,載《新京報》2004年4月27日“社論”;
《規範程式讓代表更好反映民意》,載《新京報》2004年2月20日;
《“律師在場”意義重大,難題不小》,載《新京報》2005年1月15日“社論”;
《學生是否有權在宿舍吃飯?》,載《上海法制報》1999年12月15日第5版社評;
《BOT投資中的風險與防範》,載《上海法制報》1998年11月30日第4版;
《BOT——一種新型的投資方式》,載《上海法制報》1998年11月2日第4版;
《華政學者、上海律師談司法公正研討會綜述》,載《政法成人教學》2000年第3期;
《論普通程式兼併督促程式》,載《政法成人教學》2000年第2期;
另外,發表《“修憲”背後的故事》、《“談判”小記》、《“好事”也要打假》等雜文若干。
(四)承擔項目情況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刑事證據規則實證研究”,經費7萬元;
2007年中國政法大學校級項目“刑事證據規則實證分析”,經費4萬元;
2008年中國政法大學校級項目“刑事證據規則實證分析”,經費4萬元;
2004年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刑事被害人權利的程式保護與救濟”,經費2萬元。
主持北京市教委法庭科學基地項目1項。
參與“證據科學的理論體系與套用”等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北京市教委、福特基金會項目7項。
(五)獲獎情況
“君合律師人才獎學金”第一名;
河北省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2003年年會論文評比二等獎;
秦皇島市第三屆社會科學成果獎一等獎等。
挑戰極限,在絕望中追求希望,人生終將輝煌!祝願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