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榮(已故南洋華僑富商)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戴春榮(1849—1919年),又名喜雲,廣東大埔縣人。1872年到馬來亞檳城當小販,繼轉怡保太平市區,當中藥店的記賬員。後承頂這間中藥店,改名杏春堂。隨著商務的發展,在怡保和檳城設分店,經營典當業。戴氏致富後,在大埔、潮州、汕頭,以及新加坡、檳城等地捐建10餘所學堂;還資助檳城南華醫院、玻璃池滑療養院,以及在北京、汕頭和潮州等地設立的貧民醫院。1907年捐資購買數十萬擔米糧,平糶給大埔縣的饑民。同年被清廷委為駐檳榔嶼副領事;1911年委為駐海峽殖民地代總領事武昌起義後自行引退,息影檳城家園。死後,英殖民當局在檳城命名一條“戴喜雲路”,大埔縣在城郊印山麓建戴公碑亭,以資紀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戴春榮
  • 別名:字欣然,又名喜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大埔縣茶陽鎮 
  • 出生日期: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 逝世日期:1919年
  • 職業:南洋華僑富商
人物生平,家庭情況,

人物生平

熱心教育,樂施公益
戴春榮,字忻然,生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廣東大埔縣茶陽鎮安樂汶上人。父教裕,字斐如,家居敦孝友。春榮幼喪母,家赤貧,乃赴馬來亞,初為人掌簿記,所得微薄,盡寄回家奉養父親及繼母。後自創商號經營,運籌帷幄,得心應手,收入頗豐。
春榮自幼聰敏,善於經營,特重信譽。他常自言:“生平經營產業,不喜居奇,不喜兼併,唯篤守先儒‘誠實’二語,貫以初終。商場起落,倏忽萬變,能數十年處境坦夷,不遇傾躓,悉由斯道。”他雖從商,仍手不釋卷,關心時局,洞悉國家大事;熱心教育,樂施公益。清末興辦新學風起,光緒二十七年(1901)春,他即捐資15萬元,興辦潮州、大埔、新加坡、檳榔嶼等地10餘所學校,繼而捐3萬餘元,在北京、潮州、大埔等地設立藥局,施藥濟貧,併購置產業生息,以供每年費用。另外,他還購置潮州西門義山,以葬旅人棺柩;捐建坪沙安溪橋、樂土新橋,修道路、置渡船等。其捐建的本鄉崇和學校,高薪聘請良師,學費全免,並一力承擔辦校所有費用。
光緒三十二年(1906),大埔發生大饑荒,他捐輸大米數十萬石平糶,惠及本縣及鄰省饑民,並設站點施粥,萬民感戴。他手書訓誨子孫云:“天地之寶,當與天下共分之,分中應為之事,當視力之所及勉而行之,幸處富足之地而不善其用,借天地之財成一己之德,何其愚乃爾!”
清政治考察大臣戴鴻慈赴南洋考察,聞春榮名事,大為讚賞!光緒三十四年(1908),戴鴻慈任法部尚書,在北京籌建模範監獄,春榮首助3萬元。清廷以春榮為僑民信仰,委其為二品道員,春榮謝不赴命。其後朝廷又任命其為檳榔嶼領事兼新加坡總領事。
民國八年(1919)春榮病逝,享年71歲。英殖民當局為紀念其建設檳城、新加坡之功績,特於檳城建“戴春榮路”。大埔縣議會為之立記德碑於印山亭內。

家庭情況

戴培元:造福國僑,敦睦邦交
戴春榮育有兩個兒子培基和培元。長子戴培基,字芷汀,曾任福建寧洋知縣、龍巖知州、象州知府等職,民贈“萬古風清”匾。
次子培元(1886-1944),字淑原,性敏慧,學通中西,書法文章得古人精髓。年二十,值清廷征辦賑務,當道以培元薦,迭著勞績,奏充為法部員外郎,嗣任檳榔嶼領事翻譯官。
民國成立,培元繼父職,先代理檳榔嶼領事,民國六年(1917)實任檳榔嶼領事官。培元深知國要強,必先興學。他秉承父志,捐巨資在國內外興辦學校,並馳電祖國,聘請名教師往南洋,以樹華僑教育楷模。凡國內外學校至檳榔嶼募捐者,培元定當仁不讓,慨予樂助,大抵國小500銀元,中學1000銀元,使籌辦者得以襄成,經費困難者得以維持。他為修橋築路,賑恤水旱兵災,亦莫不慷慨輸將。政府以其能造福國僑,敦睦邦交,特頒三等嘉禾勳章勉之。培元性好客,座上常滿,故有“小孟嘗”之稱。
民國八年(1919)夏,值歐戰初停,檳城存糧缺乏,米價狂漲,人心惶惶。貧民迫於飢餓有乘機劫掠者,英政府施以兵力。而富商巨賈,又避匿不出,僑情危急。培元時因父喪,居家守制,聞訊急出而勸諭僑眾;一面請於政府,米照舊價平賣,而政府堅持不可。於是召集僑商開會,討論解決辦法。培元建議僑商平糶,並首捐5萬元為倡,繼而登富商之門勸募,時有林文虎者,感其誠,立捐10萬元以回響,嗣是捐輸者接踵相繼,僑情因而大安,英政府亦鑒培元熱忱,不復加價,使巨患頓然消失,眾謂培元之力。
1930年戴培元辭領事職,僑眾學校社團紛紛致電挽留,可見甘棠遺愛,入人之深。後曾赴廣西考察實業,並游北京、上海、蘇杭、廣州各地,所至備受歡迎,嗣移寓香港。1937年冬回檳城,膺選為檳榔嶼大埔同鄉會會長,時中學校董事長及客屬公會主席。1940年當地政府委其為太平局紳。1944年逝於檳城,時年5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