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公祠(浙江臨海北固山戚公祠)

戚公祠(浙江臨海北固山戚公祠)

為紀念民族英雄、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和1561年(嘉靖四十年)在臨海及浙東沿海一帶,組織大規模抗擊倭寇戰鬥的“心在國家,身先士卒,勇不畏難,謀善料敵”的豐功偉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戚公祠
  • 地址:浙江臨海北固山
  • 占地面積:為9803平方米
  • 建築面積:2223平方米
簡要介紹,抗倭情況,

簡要介紹

戚公祠位於臨海北固山北固門南邊,北靠古長城,西鄰城隍廟。 為紀念民族英雄、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和1561年(嘉靖四十年)在臨海及浙東沿海一帶,組織大規模抗擊倭寇戰鬥的“心在國家,身先士卒,勇不畏難,謀善料敵”的豐功偉績。弘揚戚繼光抗倭的民族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臨海市政府出資修建了戚公祠。
戚公祠總占地面積為9803平方米,建築面積2223平方米,整個建築群由主院、中國冷兵器博物館二個部分構成。整個祠院西北高東南低,呈階梯狀,形象嚴謹穩重,極具層次性與立體感。分為入口牌坊、抗倭場景展示廳、紀念館、陰陽井、冷兵器博物館等五大景觀,形成了以“紀念景觀軸、文化景觀軸、紀念區、展示區、宗教區”為內容的“兩軸三區” 。

抗倭情況

公元1557年,為對付入侵浙江沿海的倭寇,明嘉靖帝命時任山東登州衛都指揮金事的戚繼光,調任浙江都司充參將,負責抗倭鬥爭。戚繼光到達浙江後,看到明軍格驕兵惰、紀律鬆弛、兵不習戰的狀況,乃請求組建新的軍隊。
1559年,他親自到金華、義烏等地招募3000新兵,教以擊刺法。將這支隊伍訓練成紀律嚴明 ,能征善戰的“戚家軍”。倭寇的活動範圍多在浙閩沿海一帶,慣用重箭、長槍和倭刀作戰。浙閩沿海多山陵沼澤,道路崎嶇,大部隊兵力不易展開,而倭寇又善於設伏,好短兵相接。戚繼光針對這一特點,創造了一種新的戰鬥隊形——“鴛鴦陣”。這種以十二人為一作戰基本單位的陣形,長短兵器互助結合,可隨地形和戰鬥需要而不斷變化。鴛鴦陣陣形以12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重箭、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再二人為狼筅手執狼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長的毛竹,選其老而堅實者,將竹端斜削成尖狀,又留四周尖銳的枝椏杈,每支狼筅長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殺敵人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和後面長槍手的進擊。接著是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進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長槍手未刺中敵人,短兵手即持短刀衝上前去劈殺敵人。
最後一名為負責一伙食的火兵。“鴛鴦陣”不但使矛與盾、長與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而且陣形變化靈活。可以根據情況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當變成兩小陣時稱“兩才陣”,左右盾牌手分別隨左右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護衛其進攻;當變成三小陣時稱“三才陣”,此時,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兩側護衛。這種變化了的陣法又稱“變鴛鴦陣”。此陣運用靈活機動,正好抑制住了倭寇優勢的發揮。戚繼光率領“戚家軍”,經過“鴛鴦陣”法的演練後,在與倭寇的作戰中,每戰皆捷。
1561年5月10日,大批倭寇竄入花街一帶騷擾搶掠。戚繼光率“戚家軍”,首次排出“鴛鴦陣”法,在鳥銃、弓、弩、火箭的配合下,一舉殺敵3萬多人。緊接著在保衛台州的戰鬥中,戚繼光又以1500人在山林中伏擊倭寇2000多人。待敵人進入伏擊圈後,“戚家軍”又列出“鴛鴦陣”,向敵軍勇猛衝殺,使倭寇頓時全線崩潰,被斬首或墜崖摔死者不計其數。這一年,戚繼光依靠“鴛鴦陣”,大破倭寇於浙江臨海,九戰九捷,使浙江的倭患得到平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