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母親(央視新聞公益行動·2012)

“我的父親母親”是由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發起的一項旨在關愛、關注一千萬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群體的大型公益行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的父親母親
  • 外文名:my parents
  • 性質:公益行動
  • 電台: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
  • 時間:2012年9月20日
活動簡介,活動主題,活動意義,活動背景,活動宣傳,新聞發布,公益行動,世界動態,

活動簡介

相關新聞報導相關新聞報導
2012年9月20日,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推出了大型媒體公益活動“我的父親母親”,關愛全國一千萬痴呆老人群體,活動引發社會的廣泛參與,為患病老人和他們的家庭送上實實在在的幫助。2012年9月22日,衛生部表示相關專業機構已經啟動為老年痴呆症申請更名工作。

活動主題

“我的父親母親·關愛失智老人”

活動意義

正名活動開啟正名活動開啟
大型媒體公益活動“我的父親母親”集合了央視新聞中心核心製作力量,以及政府機構、民間公益機構和多媒體平台合力支持,共同關注“阿爾茨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者及家庭成員,這個長期被社會公眾忽視的群體,通過新聞節目和專題報導,消除公眾對於這一病症的誤解和歧視,傳遞預防及護理常識,讓更多人了解它的相關醫學指征以及“患者和家屬”的情感需求和物質需求,相關報導在《朝聞天下》《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等品牌欄目持續播發的同時,央視聯動多家入口網站、微博平台共同發起為“老年痴呆症”的正名活動,每天動態公布投票結果,據統計,參與投票的網民已達90餘萬人次,有31萬網民投票支持更名為腦退化症,《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網、新浪網等媒體也同時跟進報導,進一步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

活動背景

截止2010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1.78億,占總人口的13%以上,是世界上唯一老齡人口過億的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近半數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是造成老年人失能的重要原因,對醫療衛生和保健服務形成較大壓力。近年來,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大量資金,通過健全基層醫療服務網路,強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慢性病預防控制等措施,逐步提高老年衛生服務能力。

活動宣傳

新聞發布

衛生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央視“我的父親母親”公益行動予以了肯定和支持,表示國內有關專業機構已經啟動為老年痴呆症申請更名工作。 對於為老年痴呆患者免費佩戴黃手環的倡議,衛生部相關負責人肯定了這一做法的積極意義。

公益行動

中央電視台2012新聞公益行動“我的父親母親·關註失智老人”,於9月21日正式啟動。“我的父親母親”是由央視新聞中心在重陽節前後推出的一項大型新聞公益行動。2012年重陽節公益行動的主題是:關註失智老人。李瑞英張泉靈王世林魯健等四位主持人擔任了此公益行動的宣傳大使。
雖然他們的記憶已經消退,但我們的愛從未走遠!
《新聞聯播》主播 李瑞英《新聞聯播》主播 李瑞英
李瑞英等邀請您,加入我們的隊伍!
2012年9月12日,李瑞英、張泉靈、王世林、魯健等四位主持人拍攝了“2012我的父親母親·關註失智老人”宣傳片。此次宣傳片首次拍攝了兩個版本:電視播出版和網路播出版。主持人在網路版的宣傳片中,既傳播了“如何關愛和護理失智老人”的知識,還分享了自己和家人的故事;這些故事真實而感人。

世界動態

美國總統里根讓世界關注老年痴呆症
1994年,美國前總統里根在公開自己罹患老年痴呆症後,曾在《致美國同胞的公開信》中說到:“得知這一訊息後,南希和我必須做出決定,是把這作為一個普通公民的個人私事,還是該將這一訊息公諸與眾”、“我認為重要的是讓你們也都知道這個情況。我們衷心希望這能進一步提高人們對早老性痴呆症的警惕。也許,這促使人們去更好地理解罹患此病的個人和家庭”、“早老性痴呆症的發展常會使患者的家庭背上沉重的負擔。我只希望有一種方法,能使南希從這種痛苦中解脫出來。當這一時刻來臨之時,我相信,有你們的幫助,她將有信心和勇氣面對這一切。”2004年6月5日,里根以93歲高齡病逝。
十年間,藉助媒體,全世界的人“目睹”了里根病情發展的全過程。正是里根和夫人南希與疾病鬥爭的巨大勇氣,贏得了人們的高度評價:里根對人類的最大貢獻之一,就是引起了全世界對這種疾病的關注。美國老年痴呆症協會資深副主席凱恩說:“里根為戰勝老年痴呆症做出了兩項最大貢獻,一是極大地提高了公眾對這種病的認識,二是使人們勇於公開談論這種疾病。老年痴呆症過去是一種許多人羞於啟齒的病症,里根的勇氣鼓舞了成千上萬的患者”。
諾貝爾獎獲得者高錕建立慈善基金會
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光纖之父”高錕在50多歲即出現了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徵兆,而遺憾的是,由於未及時發現耽誤了病情,兩名醫生都說是年紀大的普通情況。
在2010年9月21日“世界老年痴呆症日”當天,夫婦二人成立了以高錕命名的慈善基金會。高王美芸在一封信中寫到:“眼看著自己心愛的人逐漸衰退,從一個天資聰穎、敏銳機智的人,變成徹徹底底的另一個人,這情上的失落最令人痛心。目睹親人亡故,使人始則以怒,繼則以悲,然而這不是一般的死亡,若是身體死亡,悲傷過後,仍可繼續生活。如今這情況,人仍在,但留下的傷口卻不能縫合,永難痊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