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現途徑研究

我國法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現途徑研究

《我國法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現途徑研究》是2017年4月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曉光、黃逢貴、張殿軍。

基本介紹

  • 書名:我國法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現途徑研究
  • 作者:徐曉光、黃逢貴、張殿軍
  •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4月
  • 頁數:300 頁
  • 定價:5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51484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政者,正也”。政治文明是人類禮會政治觀念、政治制度、政治行為的進步過程以及所取得的進步成果。高度的政治文明,是有史以來人類共同憧憬的美好夢想。政治文明建設通過上層建築的能動作用,推動公共權力的規範運行、社會治理體制機制的最佳化、社會共識的凝聚、社會資源的最佳化配置、社會力量的整合,為人類社會的持續進步提供強大的能量,為人們的禮會福祉提供堅強的保障。
  在人類文格煮宙明奔涌不息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以深邃的政治智慧和深入的政治實踐,為世界政治文明作出了獨特的貢獻。科舉考試制度就是古代中國政治敬戀文明的創舉,並作為兩方國家選修的範本,成就了兩方的文官制度。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人民立足中國國情、解決中國問題,在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生態建設進程中,探索、確立、完善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治成果,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文明形態和制度體系。如今,“北京共識”獲得了國際學界的廣泛認可,“言必稱孔子”成為兩方社會的時尚。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政治文明建設,以促進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禮會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寒漏船炒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仍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也是每一個中國政治學人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為此,貴州師範大學甩寒殼紋聚集了一批年富力強、志趣高遠的政治學人,他(她)們以推進中國特色政治文明建設為己任,立足中國國情,深人中國現實社會,傳承中國政治文明傳統,借鑑兩方政治文明成果,從豐富的多學科視角展開理論探討和實踐總結。《中國特色政治文明建設研究叢書》的出版,既是其研究成果的展示,更是引玉之磚,歡迎學界同仁批評指正、指點迷津,共同為推進中國特色政治文明建設,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法律實現途徑基本理論問題
第一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法律實現的基本保障
第二節 法律體系與民族法律體系概述
第三節 法律實現與民族法律實現
第四節 法律實現途徑問題
第二章 民族法律實現主體
第一節 民族法律實現主體
第二節 法律實現主體關係
第三章 我國少數民族與民族法律的多元性問題
第一節 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第二節 我國多元法文化的歷史與現狀
第四章 民族戰估匙區域自治是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一節 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觀點
第二節 解決聚居少數民族問題途徑的突破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第三節 解決散雜居少數民族問題途徑的探索
——民族鄉的建立
第五章 我國民族法的性質和地位
第一節 民族法律的精神
第二節 民族法律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中國民族法律的調整對象
第四節 中國民族法律體系
第六章 中國民族立法
第一節 民族立法狀況
第二節 民族立法的根本任務
第三節 民族立法的範圍和特點
第四節 民族立法的主要內容
第五節 民族立法的基本原則
第六節 民族立法體制
第七章 少數民族地區的法律保障
第一節 少數民族地區法律保障牛閥微的重要性
第二節 少數民族地區法律保障方面的規定
第八章 少數民族地區法律實現狀況
第一節 少數民族地區法律實現概況
第二節 國家在民族地區法律實現中的作用
第三節 民族自治朵催潤地方法律實現的成就
第四節 散雜居少數民族地區法律實現情況
第九章 民族立法途徑概述
第一節 民族立法途徑的意義
第二節 民族立法內容的可行性途徑
第十章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變通途徑
第一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變通依據
第二節 法律變通釋義及相關立法規定
第三節 法律變通的性質
第四節 法律變通的制定
第五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變通與經濟特區立法變通比較
第六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變通途徑的意義與保障
第十一章 民族法律的知情途徑
第一節 法律知情途徑的意義
第二節 法律知情途經
第三節 法律知情途徑保障
第十二章 提高民族法律實現意識的途徑
第一節 民族法律實現意識的概念
第二節 民族法律實現意識的重要意義
第三節 法律實現意識途徑的開闢
第十三章 民族法律實現保障途徑
第一節 法律實現的體制保障途徑
第二節 民族法律實現的監督途徑
第十四章 依法治國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
第一節 依法治國與民族區域自治
第二節 民族事務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與法治化
第三節 新立法法與民族法律法規的健全與完善
後記
第五節 民族立法的基本原則
第六節 民族立法體制
第七章 少數民族地區的法律保障
第一節 少數民族地區法律保障的重要性
第二節 少數民族地區法律保障方面的規定
第八章 少數民族地區法律實現狀況
第一節 少數民族地區法律實現概況
第二節 國家在民族地區法律實現中的作用
第三節 民族自治地方法律實現的成就
第四節 散雜居少數民族地區法律實現情況
第九章 民族立法途徑概述
第一節 民族立法途徑的意義
第二節 民族立法內容的可行性途徑
第十章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變通途徑
第一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變通依據
第二節 法律變通釋義及相關立法規定
第三節 法律變通的性質
第四節 法律變通的制定
第五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變通與經濟特區立法變通比較
第六節 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變通途徑的意義與保障
第十一章 民族法律的知情途徑
第一節 法律知情途徑的意義
第二節 法律知情途經
第三節 法律知情途徑保障
第十二章 提高民族法律實現意識的途徑
第一節 民族法律實現意識的概念
第二節 民族法律實現意識的重要意義
第三節 法律實現意識途徑的開闢
第十三章 民族法律實現保障途徑
第一節 法律實現的體制保障途徑
第二節 民族法律實現的監督途徑
第十四章 依法治國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
第一節 依法治國與民族區域自治
第二節 民族事務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與法治化
第三節 新立法法與民族法律法規的健全與完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