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不是小玩偶系列·胡老師的“餿”主意

我可不是小玩偶系列·胡老師的“餿”主意

《我可不是小玩偶系列·胡老師的“餿”主意》:在一次集體演出活動中,為了體現合作精神,“大袋鼠”戴念詠即便被女生們指使來指使去,也忍辱負重。但是,在如何分配角色等問題上,這幫女生卻鬧騰個沒完沒了。終於,這位 “大袋鼠”先生被惹毛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可不是小玩偶系列•胡老師的“餿”主意
  •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 頁數:160頁
  • 開本:32
  • 定價:13.80
  • 作者:趙靜
  • 出版日期:2010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5727338, 978750572733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我可不是小玩偶系列·胡老師的“餿”主意》的素材來源於千萬封煩惱孩子的來信,機智幽默的故事將傳授你與爸媽和諧相處的秘訣,在成長的歲月里,當遭遇煩惱時,與其默默承受,不如我們快樂攜手,重拳出擊,讓煩惱無處可逃,最後乖乖投降!

作者簡介

趙靜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就職於中國兒童中心。
*出版《老媽你真煩》《鬧的都是小彆扭》《煩惱就像朱古力》等系列兒童文學作品六十多部。
*作品曾獲“冰心兒童圖書獎” 等多個獎項,入選教育部和團中央推薦的“全國青少年喜愛的優秀圖書”, 入選中宣部和文化部等九部委主辦的“知識工程”推薦書目,入選2009年新聞出版總署“第六次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圖書名單”。
*對孩子細膩敏感的內心世界了如指掌。希望在孩子與成人、孩子和孩子的心靈之間搭建一座座橋樑,讓所有的溝通都變得暢通無阻。

圖書目錄

個性扮酷招來回頭率
成功搶奪“話語權”
勤奮鑽研面惡表情
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背後老有竊竊私語
沒有人願意理我了
最新流行的CS帽
老媽假裝不認識我
被人當成了不良少年
發泄密室
傾情支招
笑傲煩惱
趣味測試
“潔癖”是這樣養成的
“山雞爪子”超厲害
備好以理服人的資料
法國香水因何產生
傻瓜才會上當呢
感覺越來越不自在
終於熬不下去了
發泄密室
傾情支招
笑傲煩惱
趣味測試
太熱情了也嚇人
尋求合作夥伴
快速搞定這件事
出發前的驚魂一幕
話太多了也麻煩
臨時假扮灰太狼
跟定那個“救生圈”
兩個冒傻氣的女生
原來是一場誤會
發泄密室
傾情支招
笑傲煩惱
趣味測試
胡老師的“餿”主意
導演指定我為主角
什麼叫“人物原型”
排練中的麻煩事
我是個較真的小孩
發泄密室
傾情支招
笑傲煩惱
趣味測試

文摘

成功搶奪“話語權”
晚飯時,老媽手舞足蹈地對老爸說這說那,大致描述的是她今天遇到了一位可笑的學生家長。
其實,老爸對她的熱情除了點頭以外,就是邊嚼菜邊哼哼兩聲,以示自己在聽。我倒是專心地豎著兩隻耳朵聽,可是老媽卻不把我放在眼裡。
太自以為是了!他們哪知道,我懂的東西並不比他們少。
不甘寂寞的我,還是搶奪了“話語權”:“咳咳,今天,我們的胡老師請我們給他出了好多招喔,全都被他接受了。”
“什麼招?”老爸總算說了一句話。
“當遭遇壞人搶劫時,我們該如何對付他們啊!”
老媽終於拿正眼看我了,她偏過臉對我,不,是對胡老師大加讚賞:“嘿,雖然這個老師年紀不大,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還很重視嘛。”
可惜,這句話說完之後,她很快又轉向老爸興致勃勃地說:“一說這事,我就想起了我們單位的包大牆。他說:‘沒人敢搶我,我這凶神惡煞的樣子就能把壞人嚇跑。’我們辦公室的人都樂得不行,要我說啊,好人見了他保準跑得更快。”
老爸一聽也樂了:“喔喔,我見過那個包老師,長得五大三粗、黑不溜秋的。”
你瞧瞧,這多么不公平,本來是我尋找到的趣味話題,他們卻連聲謝謝都不說,就撇開我,自顧自地討論起來了。
正當我氣得拚命啃一塊骨頭的時候,老爸的話匣子又打開了:“小蓮,你上下班或出門時,可要注意點,我看你最容易成為壞人攻擊的對象了。”
“憑什麼呀?”老爸慢悠悠的一句話,差點把老媽嚇得噹啷掉了筷子。
我卻差點笑得溜到餐桌下了,就老媽項小蓮跟人吵架時那吃人的樣子,還會成為壞人攻擊的對象?真是太可笑了。
更可笑的是,老爸——就是那個也長得五大三粗、名字叫戴宣文的人急急地說:“因為你面善呀,壞人專挑軟柿子捏。”
老爸說老媽面善的時候,一定是忘了老媽對他吼叫時那吃人的架勢了。
不過,說句公道話,從他們的討論中,我還是捕捉到了一些靈感。那就是一般來說壞人專挑軟柿子捏,而軟柿子通常指的是那些所謂面善的人。
所謂面善的人,當然也包括老媽項小蓮女士了。
於是,我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我不要做一個面善的人。
換句話來說,就是我要做一個凶神惡煞的人。
可惜,這一妙招知道得遲了一步,要不,今天下午的班會課又會增色不少。
吃飽了,喝足了,拍拍肚皮,我就跑回自己的房間,鎖上房門,趴在床上,想著怎樣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面惡的人。

後記

要做會溝通的父母


溝通不暢的嚴重後果

針對“在遇到困難或傷心難過的時候,你會如何排解”的話題,某權威調查組在北京、遼寧、青海等地,對2211名中小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接近33.6%的孩子說,找些事情做,分散注意力;有32.5%的孩子說,找個信得過的人傾訴;31.3%的孩子說,一個人待著,什麼也不做,等心情慢慢變好;2.3%的孩子說,很絕望,沒辦法。
從這個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除了有32.5%的孩子要找個信得過的人傾訴外,剩下的近70%的孩子不管是通過做事分散注意力,或是等心情慢慢變好,還是感到很絕望,毫無辦法等,採取的都是一種自我消化的方法,也就是說,近70%的孩子不懂得傾訴。不懂傾訴有可能使他們在痛苦和難過時容易變得消極,少數人甚至會採取自殺等極端方式來尋求解脫。
父母常常以為孩子“人小言輕”,忽視他們的喜怒哀樂,這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有時在父母看來微不足道的事,卻能給孩子帶來莫大的痛苦。因為,以小孩子不太豐富的人生經歷來看,名次下降、被父母當著同學的面扇耳光、被懷疑考試作弊、擔心被取消中考資格,等等,其遭遇的痛苦和絕境,其承受的心理壓力,和我們大人的股票縮水了、生意破產了、婚姻破裂了、被裁員了、職稱沒評上等類似的生活困境或絕境是一樣的。
今天的孩子和大人一樣,也面臨著同樣緊張的社會和家庭。我們這些單薄的個體雖無力扭轉龐大的社會,但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小家裡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生存空間。比如孩子考試成績下降了,我們少一點揭短和訓斥,多一點安慰和寬容,用父母成熟的愛去撫慰孩子此時此刻正在受傷的心,因為他們也不想退步,他們也渴望好成績。孩子受了委屈,我們可以少一點草率和暴躁,多一點理性和忍耐,用我們的智慧去化解孩子心中的煩惱。如果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我們不要讓他們失去對生活的樂趣,告訴他們只要愛國、愛家、愛自己,就能找到人生的樂趣,就能做一個正派的人。平時多關心孩子的精神需求,不要等他們的煩惱和痛苦積攢得太多,又無法排解,以致於做出不理智的行為來才後悔莫及。

想溝通卻存在著溝通危機

現在,許多父母也開始意識到了與孩子缺乏溝通時,孩子的人格會產生許多消極的因素。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彼此溝通,但事實上,大部分父母和孩子卻出現了溝通危機。
溝通危機表現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傳統觀念正在被孩子顛覆。

顛覆一:知子莫若父。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讀不懂”自己的子女,不知道他們整天在想些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也不信任父母,不願意與他們交流。歸結起來,這些父母和孩子交流的障礙不是工作太忙,身體太累,就是簡單命令,缺乏耐心……
處在成長階段的青少年,他們的生理、心理都不是很成熟,當遇到外界的一些挫折,當遇到的矛盾、壓力等心理問題積聚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走向極端。不管孩子有什麼極端的想法,或者有什麼極端的舉動,都可以歸結為一個理由,那就是父母沒有對孩子進行良好的疏導。總之,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那么,也就無從溝通了。等事態嚴重時才得以發現,一切都晚了。

顛覆二: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很多家長一直希望以朋友的身份走進孩子的世界,卻沒意識到自己的意願更多時候只停留在口頭上。一旦遇到了具體問題,根本就不像朋友。孩子說一句話家長馬上就回一句:“你現在不懂,我都是為了你好呢!”或者說,“你怎么能這樣跟大人說話呢?”要是老用家長的身份去壓孩子,哪個孩子願意向父母敞開心扉呢?
“都是為了你好!”這句祖輩傳下來的話,被父母自認為出發點是好的,比如養他含辛茹苦,花很多錢報各種補習班,絞盡腦汁地關心他,希望能學有所成,幫助孩子分清利害關係,但孩子並不領情。這是因為,當我們對孩子說“我是為了你好”的時候,有沒有真的去考慮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麼?當父母固執於“我是為了你好”時,是否知道自己面對著的是一個自由的、獨立的、有思想的生命?
你給他的一切,卻並不是他所需要的,或者是孩子不喜歡的東西。這樣的付出,其實是屬於一種“強硬的愛”,就好像我明明是肚子餓,你卻給我一瓶礦泉水一樣,根本沒有辦法解決我的需要。或者就像你拿了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如果你強行讓人跪著接受,可能很多人都會選擇不屑一顧。

顛覆三:做一個燭光里的媽媽。

一些媽媽說到孩子的時候,總會抱怨孩子沒有孝心,說自己為了孩子,心都操碎了,頭髮都熬白了,而孩子卻一點也不聽話,一點也不領情。其實,現代媽媽應改變觀念,做一個朋友式的媽媽,而不要當一個“燭光里的媽媽”、一個對孩子恩重如山的媽媽,讓孩子每天都記著她的好,讓孩子的內心總對媽媽充滿內疚。事實上,不背負養育之恩的孩子活得更快樂、更輕鬆、更沒束縛、更有創造力,和父母會更像朋友,對父母會更孝順、更體貼一些。實際上,做媽媽的也並沒有自己想像得那么偉大與無私,無休止地抱怨就是最好的明證。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把養育孩子當做人生的樂趣和責任,把孩子當成朋友,這樣,你可以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那樣你就不會有過多的抱怨,孩子也不用背上“償恩”的負擔。這樣,父母和孩子都會生活得很快樂。

溝通不暢的三大原因

第一,不尊重孩子。
理解和讓步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的。要想獲得他人的尊重,就必須先尊重他人。
第二,對孩子要求過高。
對孩子要求過高,如果孩子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就會惡言相向。其實這是一種語言暴力、一種精神暴力,只不過,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
第三,不理解孩子,並且無情地打擊孩子。
好多父母想和孩子溝通,主動問孩子一些問題,卻常常只能得到最簡單的三兩個字的回答,父母難免會心生挫折。於是,不理解孩子的父母,就失去了溝通的耐心和信心,轉而惱羞成怒地打擊孩子,直到讓他們心灰意冷,於是,和孩子溝通和教育孩子的寶貴機會也就隨之失去了。

良好溝通的七大技巧

第一,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抱怨是親子關係的毒藥。現在更多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成長的結果,而忽視了孩子成長的過程。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大多數父母帶著孩子,一臉急切的樣子,腳步匆匆,嘴裡充滿抱怨。且不說孩子這樣的童年不會快樂,大人也很痛苦啊!
人在任何年齡都不願成為別人抱怨的對象。父母的抱怨只能使孩子視與父母談話為苦事,並常避之唯恐不及。
當然,批評與責備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避免,只是需要運用得更有技巧。父母必須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以發泄脾氣為目的,而以幫助孩子改變行為為目標,這才是和孩子溝通的正確態度。
第二,真誠聆聽,給孩子傾訴的機會。
無論你的工作多繁忙,無論你的身體多疲憊,無論你的心情有多么不好,當孩子想向你訴說的時候,請坐下來認真地傾聽,並用關切的眼神注視著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愛和真誠。
這一點對父母來說,真是個莫大的挑戰。因為我們總是習慣說個不停,有時更糟的是總罵個不停。我們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還能不了解他嗎?總認為一切都為了他好,可是我們卻忘了孩子一天天地長大,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及經驗,外面的世界也有各式各樣的誘惑與刺激。我們很難想像他們在學校里發生了什麼事,更常忘了他們也有困擾與煩惱。喋喋不休、權威式的父母可能永遠沒有機會真正了解子女的心聲。
第三,耐心地給孩子一些自我糾正的時間。
改正一個壞習慣,比養成一個好習慣更難。當孩子在改正一個不良習慣或一種行為的過程中,有時因為一時不習慣,或者遇到挫折,沒有再堅持而反覆的時候,父母首先不能失去信心,不能再次批評指責孩子,而是要提供鼓勵和幫助,要給孩子一個糾錯的過渡期。
第四,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
巧妙示弱的情感教育,是一種智慧教育,比講大道理的效果要好許多。一個孩子體貼你,努力地進步,並不是因為背後時刻有一雙挑剔的眼睛、一張抱怨的嘴巴,或者一雙指來比去的手,而是因為,他的背後站著能與他分享快樂、幫他解決困難的、像朋友一樣的父母。
第五,抓住孩子的閃光點,促進孩子“擦”掉灰暗點。
對待孩子,我們就要從不同的方面來觀察,善於捕捉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且及時給予表揚與激勵,孩子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
第六,經常借用肢體語言,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每天都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臉色。當發現孩子有點異樣時,就和他說說話,多聽少說,及時了解孩子的情緒變化,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更多的時候,父母可以用手摸摸孩子的頭,雖然沒說什麼,就已經進行溝通了。
第七,從關心孩子的想法和愛好入手,尋求共同話題。
與孩子溝通是談話而不是訓話。溝通時,父母要向孩子表露內心的想法,甚至弱點,這樣可以增加溝通的親密度。談話時如果能有一點幽默感,效果比板著面孔說教好得多。

名人推薦

我可不是小玩偶

當一個孩子聲嘶力竭地喊出我不是小玩偶時,證明他已經承受了太多的煩惱。如果繼續下去,對於孩子的成長和健康都非常不利,這要引起父母以及老師的高度重視。孩子小時候的心靈塑造是非常關鍵的,父母要通過各種方式來正確地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我可不是小玩偶”將告訴我們如何做會溝通的父母,深入孩子的內心,熟知他們的渴求,幫助他們打敗煩惱,還孩子自由純真的天地。良好的溝通有七大技巧:
第一,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抱怨是親子關係的毒藥。現在更多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成長的結果,而忽視了孩子成長的過程。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大多數父母帶著孩子,一臉急切的樣子,腳步匆匆,嘴裡充滿抱怨。且不說孩子這樣的童年不會快樂,大人也很痛苦啊!
人在任何年齡都不願成為別人抱怨的對象。父母的抱怨只能使孩子視與父母談話為苦事,並常避之唯恐不及。
當然,批評與責備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避免,只是需要運用得更有技巧。父母必須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以發泄脾氣為目的,而以幫助孩子改變行為為目標,這才是和孩子溝通的正確態度。
第二,真誠聆聽,給孩子傾訴的機會。
無論你的工作多繁忙,無論你的身體多疲憊,無論你的心情有多么不好,當孩子想向你訴說的時候,請坐下來認真地傾聽,並用關切的眼神注視著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愛和真誠。
這一點對父母來說,真是個莫大的挑戰。因為我們總是習慣說個不停,有時更糟的是總罵個不停。我們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還能不了解他嗎?總認為一切都為了他好,可是我們卻忘了孩子一天天地長大,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及經驗,外面的世界也有各式各樣的誘惑與刺激。我們很難想像他們在學校里發生了什麼事,更常忘了他們也有困擾與煩惱。喋喋不休、權威式的父母可能永遠沒有機會真正了解子女的心聲。
第三,耐心地給孩子一些自我糾正的時間。
改正一個壞習慣,比養成一個好習慣更難。當孩子在改正一個不良習慣或一種行為的過程中,有時因為一時不習慣,或者遇到挫折,沒有再堅持而反覆的時候,父母首先不能失去信心,不能再次批評指責孩子,而是要提供鼓勵和幫助,要給孩子一個糾錯的過渡期。
第四,要學會在孩子面前示弱。
巧妙示弱的情感教育,是一種智慧教育,比講大道理的效果要好許多。一個孩子體貼你,努力地進步,並不是因為背後時刻有一雙挑剔的眼睛、一張抱怨的嘴巴,或者一雙指來比去的手,而是因為,他的背後站著能與他分享快樂、幫他解決困難的、像朋友一樣的父母。
第五,抓住孩子的閃光點,促進孩子“擦”掉灰暗點。
對待孩子,我們就要從不同的方面來觀察,善於捕捉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且及時給予表揚與激勵,孩子會有意想不到的變化。
第六,經常借用肢體語言,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每天都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臉色。當發現孩子有點異樣時,就和他說說話,多聽少說,及時了解孩子的情緒變化,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更多的時候,父母可以用手摸摸孩子的頭,雖然沒說什麼,就已經進行溝通了。
第七,從關心孩子的想法和愛好入手,尋求共同話題。
與孩子溝通是談話而不是訓話。溝通時,父母要向孩子表露內心的想法,甚至弱點,這樣可以增加溝通的親密度。談話時如果能有一點幽默感,效果比板著面孔說教好得多。
相信讀了“我可不是小玩偶”這書,孩子們會有一個很好的發泄空間;家長們會更切實地檢討自己,蹲下來與孩子良好的溝通;老師也可以及時發現孩子的困惑,幫孩子解讀煩惱,成就孩子最快樂的成長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