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父親毛澤東

我們的父親毛澤東

2014年《我們的父親毛澤東》是由毛澤東之子毛岸青和兒媳邵華生前所寫,毛新宇、劉濱夫婦首度聯手整理的新書,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我們的父親毛澤東 
  •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9月 
  • 合著毛岸青邵華
  • 整理毛新宇劉濱
內容簡介,內容構成,目錄,影響,作者簡介,精彩篇章,

內容簡介

《我們的父親毛澤東》系毛岸青和邵華生前對毛澤東的近距離回憶,他們用溫暖的文字再現父親的風雨歲月,用充滿敬意的筆觸重溫父親一生的點點滴滴。毛岸青和邵華都出生於戰爭年代,他們與父親毛澤東經歷聚散離合,對父親的感情經受住時間的洗禮和苦難的檢驗。文革時的咫尺天涯,父親去世以後……他們的悔恨與思念都流露於字裡行間。在作者眼中,毛澤東既是領袖,又是父親,與父親親歷的時光既是國史,又是家私。作為毛澤東的至親,他們願意把父親留下的思想遺產與廣大民眾分享。
我們的父親毛澤東

內容構成

《我們的父親毛澤東》由“毛澤東之路”、“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永遠的思念”三個部分構成,全書配有300餘張珍貴照片,深度解密紅色歷史檔案,再現偉人的音容笑貌與不凡氣度。
本書再現偉人風雨歲月(組圖)本書再現偉人風雨歲月(組圖)

目錄

韶山杜鵑依舊紅(代序)/ 1
第一部 毛澤東之路
感傷紀念堂 / 3
思飛天安門廣場 / 11
東湖客舍尋夢 / 24
母親河邊感懷 / 32
杭州城懷舊 / 41
十三陵水庫遙想當年 / 52
血染的風采 / 57
雜憶頤和園 / 72
父親在香山雙清別墅 / 85
我愛紅辣椒 / 91
西柏坡的沉思 / 99
又是一年三月 / 108
五台山一游 / 118
詞傾渝州城 / 122
揮手之間 / 128
保全異彩 / 136
新年燈下漫筆 / 143
鳳凰山憶舊 / 149
陝北的窯洞 / 155
棗園冬日 / 164
南泥灣的紀念碑 / 170
瓦窯堡的聲音 / 176
吳起鎮尋蹤 / 182
婁關浩歌 / 187
靜室獨語 / 190
悠悠擔架情 / 197
湘江之悼 / 202
長征·洪水·人民 / 207
深悼夭折的“精靈” / 211
臘子口一游 / 218
重上六盤山 / 222
金沙江一游 / 226
大渡河上話當年 / 230
草原之夜 / 235
重陽雜憶 / 239
雲石山 / 244
興國調查之前與之後 / 248
尋烏調查 / 253
會昌隨感小記 / 257
“福音”佳友 / 260
南行蘇加坡 / 264
槍桿子之外 / 271
在瑞金東華山上的父親 / 275
瑞金的樹 / 281
追尋父親的足跡 / 287
重見八角樓的燈光 / 290
又是一年楓葉紅 / 302
老槲樹下話當年 / 306
井岡翠竹 / 310
黃洋界的故事(一) / 315
黃洋界的故事(二) / 318
健康的聯想 / 323
從愛晚亭到橘子洲頭 / 331
風雨黃鶴樓 / 336
家居武漢的日子 / 341
楊家大屋淚滿襟 / 345
忠貞不渝的愛情絕唱 / 352
漫步湖南一師 / 362
路 / 369
上屋場隨筆 / 375
第二部 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
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 / 387
無盡的思念 / 393
滾燙的回憶 / 402
回憶爸爸勤奮讀書和練習書法 / 408
爸爸希望我們壯健和進步 / 416
爸爸說:讀書要動腦筋分析 / 424
回憶爸爸尊老敬賢的一件往事 / 431
秋思 / 434
第三部 永遠的思念
幾見銀蟾自圓缺 / 443
彩雲長在有新天 / 444

影響

《我們的父親毛澤東》打破了之前在宏大敘事中毛澤東的固有形象,更加關注的是一代偉人波瀾壯闊的政治人生背後鮮為人知的內心世界。毛岸青和邵華都出生於戰爭年代,他們與父親經歷過生離死別,相聚與團圓,乃至父親去世後,他們的悔恨與思念都浸透在字裡行間。他們對於父親毛澤東的感情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和苦難的檢驗。在作者眼中,毛澤東既是領袖,又是父親,與父親親歷的時光既是國史,又是家私。他們願意把父親留下的思想遺產與廣大民眾分享,因為他們是毛澤東的兒女。
我們的父親毛澤東

作者簡介

毛岸青
毛澤東與楊開慧的次子。1923年生於湖南長沙,曾在中共中央宣傳部馬列著作編譯室任俄文翻譯,從事研究工作,翻譯出版了10多部馬列經典著作和政治理論書籍,與邵華聯合編著出版文學作品和學術專著80餘部,2500餘萬字。
邵華
毛澤東兒媳,毛岸青夫人。1938年生於陝西延安。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百科部副部長(副軍職),第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1995年晉升少將軍銜。曾精心整理毛澤東與先輩珍貴史料。
本書書稿為毛新宇、劉濱夫婦首度聯手整理。
毛新宇
毛澤東唯一嫡孫,毛岸青與邵華之子,1970年出生。現任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副部長(副軍職),少將軍銜、教授(研究員),戰略學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
劉濱
毛新宇夫人, 1977年出生,2008年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畢業。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某部幹部。
綜上所述,本書由紅二代所寫,紅三代整理,繼《母親邵華》之後,再續毛家故事。

精彩篇章

1.毛澤東密會蒙哥馬利 用略帶湘音的英語問候How are you?
在這個地方,在這裡的一張紅色地毯上,兩位歷史上的巨人雙手緊緊地相握。一位是身材魁梧高大、語言直爽幽默的父親;另一位是從泰晤士河畔悄然而來,稀疏的頭髮往後梳得一絲不亂,清癯的面孔,鷹隼似的鼻子,深邃的目光——他,就是英國的元帥蒙哥馬利。父親緊緊地握著元帥的手,說了句略帶湘音的英語:How are you?我仿佛聽見了父親對這位元帥熱情的問候,仿佛看到父親面帶微笑,目光銳利。蒙哥馬利聽到父親用英語問候倍感親切,抑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父親很尊重這位威名遠揚的英國元帥,十分樂意與他暢敘,縱論天下風雲。晚餐席間,兩位老人舉杯,互祝身體健康,氣氛輕鬆愉快。他們平時都不喝酒,而那天他們都喝了幾口葡萄酒。
閱讀全部
2. 蔣介石對毛詞從不以為然到大為震驚
蔣介石先是對這一唱和風潮不以為然,等到他的侍從室主任陳布雷念給他聽之後,他“茫然”問道:“這是毛澤東自己寫的?”陳布雷說:“就連黨內一些能吟詩作詞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上乘之作,對毛澤東的胸懷學識產生敬意。現在很多人在為毛澤東的詞著迷,不管在朝在野,是敵是友,都在唱和著。我們的談判才開始,毛澤東已在重慶產生了巨大影響,後果實在令人堪慮。”蔣介石說道:“我們要在談判桌上設定障礙,使他們無法接受,只要談判一破裂,我就動手。”同時,他授意國民黨政協把父親的詞比下去。於是,國民黨政協暗中指示各地、各級國民黨組織,在能作詩填詞的國民黨成員中廣為徵集《沁園春》,打算從中選出幾首意境、氣勢、文字超過父親的,以蔣介石的名義公開發表。然而,直到蔣逃離大陸時,國民黨連一首可以拿得出來的“毛澤東級”的《沁園春》都沒能寫出來。這場可笑的活動只得就此收場。
閱讀全部
3.毛澤東應斯諾的要求,講述了自己的身世
父親對斯諾的採訪大開綠燈,對其採訪進行各方面的協助,讓他和馬海德去參加軍民大會,觀看紅軍劇社的演出,參觀設在保全城外山邊天然石洞裡的“紅軍大學”,採訪農民,採訪前線;對他們寫的文章,所拍的照片實行“寬鬆政策”,不加任何檢查和限制……這樣,經過四個月的採訪,一九三六年十月底,斯諾安全返回他在北平的家。在他筆錄的那些材料和拍攝的那些照片的基礎上,如實地寫出了他在保全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人民介紹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正在進行的革命鬥爭,介紹了中國共產黨的傑出領導人——毛澤東,並預言說:“毛澤東也許可能成為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 ”中國進步的革命分子就此第一次為世人較為全面、客觀地了解。毛澤東這個名字就此為中國的進步青年和世界人民所仰慕,慕名到陝北蘇區的青年與國際友人此後如潮般湧來。
閱讀全部
4. 毛澤東與楊開慧的革命愛情從這裡開始
父親從一九一三年春到一九一八年夏的五年半時間裡一直在湖南第一師範學習;一九二○年秋到一九二一年冬,他在一師附小擔任校長,併兼任一師師範部的國文教員。在這些日子裡,有多少次他和同學們、和開慧媽媽站在橘子洲頭看那片片白帆,點點飛鳥,談論著那些激動人心的話題。在這裡他曾有過多少快樂的時光。無論當年的心情是舒暢,還是因國事憂慮,後來重新立在這裡的時候,那一切都成為親切的記憶,成為塗上一層燦爛的陽光色彩的明亮日子了吧?那些當年的熱血沸騰的情景,會使父親眯起眼睛,陷入對過去的沉思吧?
閱讀全部
5.從63歲到73歲的十年間 父親毛澤東曾18次暢遊長江
父親的確做到了“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長江,自古被視為舟楫難渡的天塹,而父親從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六年的十年間,從六十三歲到七十三歲,曾十八次暢遊長江。十八次中,不僅有風平浪靜,也有濁浪排空。父親想暢遊長江的願望由來已久。記得一九五五年他便提出要游長江,由於諸多條件不成熟,沒能如願。可是,父親是一個非常執著的人,他想做的事,肯定得做到,不然他不會甘心的。那年父親六十三歲,已是一位老人了。但是,他還是微笑著從輪船的扶梯上下到水面,背對江水。當水沒腰際時,他先在水中浸了三下,然後雙手一松,“嘩”的一聲仰臥水中。
閱讀全部
6.毛岸英留學蘇聯歸國 被父親派到吳家棗園上“勞動大學”
一九四六年初春,岸英哥哥從蘇聯留學回來。聽完了他的學業匯報後,父親想了一會兒說:“莫斯科大學畢了業,但學的都是書本知識,你還需要進另一所大學。這所大學,外國沒有,它叫勞動大學。在這所大學畢了業,才算真有知識。到吳家棗園去!那裡能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於是,這裡又變成了岸英哥的“勞動大學”。他就是在這裡向棗園的老村長郝光華,村民吳滿銀、楊培中學習農業技術的。吳滿銀是大哥,楊培中是二哥,岸英哥是小弟。從到棗園的第二天起,他就跟著大哥、二哥下地開荒了。白天,他向哥哥們學習開荒,運糞,施肥,點種洋芋、苞谷、穀子;晚上“學生”變成了“老師”,給哥哥們教文化課,給全村青年講政治、講科學知識。他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天剛蒙蒙亮,他就給房東挑水、掃院子、劈木柴;晚上收工回來,他不是捎捆柴送給“五保戶”,就是割捆草餵房東的牲口,還時常走東家、串西家,調查村民的生活狀況。蔣介石攻打延安前,岸英哥哥“大學”畢業,回到父親身邊。且看他,臉也曬黑了,手也磨出繭子了。看著這個頭扎羊肚手巾、黑黝黝的小伙子,父親簡直要認不出他來了。
閱讀全部
7. 毛澤東曾下令“刀下留人” 釋放被捕的劉志丹
父親在吳起鎮時,知道了陝北的英雄劉志丹被“左”傾冒險主義分子投入監獄,備受折磨。同時又把劉志丹妻子和五歲的女兒也打入勞改隊。劉志丹隨時可能被槍斃、活埋。父親一得知這一訊息時,就立即下令“刀下留人”、“停止捕人”,並派出王首道、劉向三、賈招夫代表中央去瓦窯堡接管“左”傾冒險主義分子控制的保衛局。 父親一到瓦窯堡,立即釋放了劉志丹和其他被捕的人,恢復了他們的工作,並嚴厲批判搞“左”傾冒險主義的人害了“瘋狂病”。父親和周恩來副主席親切接見了劉志丹。父親安慰他說:“你和陝北的同志受委屈了! ”劉志丹毫無怨言,激動地說:“中央來了,今後一切事情都好辦了。 ”他們三人在窯洞的火爐旁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隨後,父親和劉志丹還聯名發表了《告根據地人民書》。
閱讀全部
8. 父親多次寫信關心愛子 家庭合影不讓公開發表
有一次,邵華和姐姐思齊去看父親,很希望能與他照張相,他欣然同意了。她像小鳥一樣飛撲到他的身邊。坐在沙發扶手上。父親用溫暖的大手握住她的手,一股慈父的暖流立即流遍了她的全身,她感到那樣幸福。姐姐抓住這一時刻按下了快門。等照片洗出後,我們不禁捧腹大笑。因為當時姐姐顧不上取景,使昭華的頭正好同背後的一盆蘭草重疊在一起。當父親看到這張照片時,也笑了,幽默地說:“你的怒發把冠都衝掉了。”父親平時對我們要求很嚴,並不給我們很多與他一同照相的機會,即使同意照了,也不讓我們拿到照相館去洗印,更不讓我們公開發表。為此,我們被“逼”得學會了全套照相洗印的本領。我們常常在堵嚴了窗戶的衛生間裡工作,一乾就是一個通宵。我們使用的照相機是岸青從蘇聯帶回來的,放大機是同志們幫我們製作的。但攝影到底是一門不太容易掌握的技術。現在拿出這些照片看時,不是焦距不準,就是曝光不足,因而成為我們終生的遺憾!
閱讀全部
9. 父親曾“誤寫”“我失驕楊”
一首《賀新郎》道出了父親對媽媽的情和愛。誰知道,不久後的武漢一別竟成永訣!父親年輕美麗的妻子——我們的開慧媽媽,帶著岸英哥哥被敵人關進監牢,她那柔弱的身軀經受住了嚴刑拷打,毅然決然地扯斷那本扯不斷的母子深情走向刑場……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們請求父親將這首詞抄錄給我們留作紀念。當父親沉思一會兒,揮動飽含墨汁的筆寫下“我失楊花”時,我們以為是他老人家的筆誤,便提醒說:“爸爸,不是‘驕楊’嗎?”父親沉思了一下,緩緩地說道:“稱‘楊花’也很貼切。”
閱讀全部
10. 一套線裝本的《二十四史》一直伴隨在毛澤東身邊
20世紀50年代初,爸爸買到一套線裝本的《二十四史》,共850冊。這套書爸爸非常愛讀,由於他經常翻看,許多冊的封面和一些書頁都被磨破了。這套書一直伴隨在爸爸身邊。據我們所知,爸爸50年代讀過它,60年代重看過它,直到1975年已經病魔纏身,寫字手都顫抖了,還在許多冊上親手寫下了“1975.8再閱”、“1975.9再閱”的字跡。爸爸自己博覽群書,對我們的讀書學習也很關心。岸青是在蘇聯上的中學和大學。所以,爸爸常常囑咐他要多看一些中國歷史方面的書,多了解一些中國的國情。由於我們是學文學專業的,爸爸與我們談文學比較多,他對一些文學作品的精闢見解,給了我們很大的教益和啟示。
閱讀全部
11.毛澤東曾說要用“文房四寶”打敗國民黨四大家族
據說,爸爸青年時代就對書法很感興趣,堅持天天練字。那時,他的字寫得很規矩,很方正,有魏碑遺風,這為他後來書法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在延安時期,雖然領導革命的擔子是那樣的繁重,但他仍然抽空閱覽字帖,並用毛筆寫出了一篇篇著作。1956年前後,爸爸請秘書把能夠找到的歷代名人字帖、墨跡都買來,揣摩研究。他常滿意地說,這樣做,又學寫字,又讀詩文,是一舉兩得。爸爸8歲進私塾,對毛筆字的書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自此與翰墨結下不解之緣而成為當代 書法巨匠。秋收起義後,毛澤東率部來到江西永都縣,賀子珍和父親知他喜歡書法,習慣用毛筆起草檔案和書寫文稿,就經常給他購買筆墨硯紙準備著。毛澤東喜歡用毛筆和鉛筆。在江西和福建做調查和記錄時他大多用鉛筆,而起草文案、書寫材料時則一律用毛筆。毛澤東對毛筆及墨、硯、紙“文房四寶”特別愛護珍惜。他常說:“我用'文房四寶'要打敗國民黨四大家族。
閱讀全部
12. 父親讓“練膽” 叫每個孩子都放一個“二踢腳”
爸爸經常教育我們,一個革命青年要有宏圖大志,鼓勵我們積極投入到“三大革命”運動中去,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記得有一次在和我們談話時他說,做個無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必須有馬列主義的世界觀,任何時候都不要背叛黨、背叛人民。說著,他還拿起毛筆在紙上寫了“不要忘記”四個字。善於自學、勇於探討,是爸爸教我們打開知識寶庫的一把鑰匙。他反對那種照葫蘆畫瓢的學習方法,不贊成我們在學習時,一遇到搞不懂的問題,就跑到老師那裡去尋找現成的答案,主張只讓老師指點一下參閱哪些書籍,從哪些方面來理解,答案都由自己去獨立思考。爸爸勉勵我們要養成一種扎紮實實求學的好習慣。
閱讀全部
13.毛澤東對邵華的關照 “三好”才算好
邵華念中學的時候,一次有機會到中南海去玩,興高采烈地將期末的學習成績單帶給毛主席看,滿以為能獲得毛主席的誇獎。可毛主席看後並不像邵華所想像的那么高興。他問:“你身體鍛鍊怎么樣?”“就是爬繩不行,沒有通過勞衛制。”“就一項通不過也不行。‘三好’才算好。”毛主席微笑著和藹地說。回到學校後,邵華便下定決心把爬繩這一關攻下來。在熹微的晨光里,在蒼茫的暮色中,邵華用了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加緊練習爬繩,不久,便通過了勞衛制。後來,邵華很喜歡體育,學習之餘,常去游泳、划船、打球、射擊,甚至還敢從傘塔上跳傘。當爸爸知道這些後,十分高興。
閱讀全部
14.父親對外婆的生日掛念在心 寄去壽禮以慰老人心懷
1950年,爸爸叫岸英哥哥回湖南看望外婆和眾鄉親,並為媽媽掃墓。那時,新中國成立不久,由於長期地南北轉戰和過度勞累,爸爸身體也較虛弱。一位從東北來的同志帶了兩支人參送給爸爸,讓他滋補一下身體。但是爸爸自己捨不得吃,讓岸英哥哥帶回湖南送給外婆,說老年人比他更需要補養。1951年,爸爸又讓岸青回去探望外婆,以慰外婆的晚年。後來有同志去長沙,爸爸又托人帶去一件皮衣料,滿懷深情地給外婆抵禦風寒。全國由供給制改為薪金制後,爸爸知道外婆生活困難,從自己的工資中按月給外婆寄去生活費。有一次,秘書同志忘了寄,不知爸爸怎么知道了,又讓補寄了去。
閱讀全部
15. 李銀橋給李訥送餅乾遭毛澤東斥責
1960年底,父親對工作人員說:“我不吃豬肉和雞了。豬肉和雞要出口換機器,我看有米飯、青菜,有油、鹽就可以了。我們要和全國人民一起度荒還債。”工作人員考慮父親日理萬機的工作和身體的健康,勸他還是吃點肉好,父親則說:“全國人民都在艱苦奮鬥,我要和人民在一起! ”工作人員琢磨弄點魚和其他肉類給父親吃吃,誰知這樣一做,父親又有了新的規定:“不吃葷菜了,只吃米飯,青菜,從1961年1月1日開始實行。”看到父親生活如此清淡,工作人員都非常痛心。於是,衛士、秘書、大夫、護士一起向父親說:“主席,您這樣下去會把身體搞垮的。黨和國家需要您,全國人民需要您啊! ”父親卻慢慢地說出了自己的心思:“全國人民都是這樣,我一個人吃了不舒服啊! ”
閱讀全部
16. 為確保父親的安全 毛岸英用身體“人工排雷
父親進城了,朱總司令、周伯伯進城了,其意義是無比偉大的,這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個轉折點。一個嶄新的,沒有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新時期,就從這裡開始了。岸英哥哥心裡多么興奮、激動。同時,又感到肩上的擔子更沉更重了!頤和園的面積太大了,光是昆明湖就有四千畝,亭台樓閣不計其數,即便什麼都不乾,沿著院牆走一圈,就是十八公里。看看手錶,離父親他們進園還有十七八個小時,他們要在這很短的時間裡,突破一個極限!任務艱巨,英雄付之一笑。他們從不向困難低頭,他們總是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閱讀全部
17. 柳亞子被毛澤東辯證的妙論折服
父親和柳亞子在益壽堂喝茶後,直接步入長廊。他們順長廊漫步,一路上談古說今,海闊天空。柳亞子望著頤和園鬼斧神工的建築,感嘆道:“慈禧太后腐敗無能,屈服於帝國主義的壓力,簽訂了許多不平等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災難。她把中國人民的血汗搜刮起來,奉獻給帝國主義,建造她的樂園,真可恥! ”父親向來都是實事求是地看問題。他說:“她用建設海軍的錢,建了一個頤和園,當時來說,這也是犯罪。現在看來,就是建立了海軍,也還是要送給帝國主義的,建了頤和園,帝國主義拿不走,今天人民也可以享受,總比他們揮霍了好吧! ”
閱讀全部
18. 父親與張文秋在西柏坡敲定兒女婚事
父親要來西柏坡的訊息傳到了西柏坡,中央領導機關的同志們高興極了。他們為父親安排了新住處,就是現在朱伯伯在西柏坡的舊居。那是一處用青石砌成的三間相通的窯洞,室內被同志們粉刷一新,周圍的環境也很優美。這是朱伯伯等人為了給父親創造一個好的工作和休息的環境而特意安排的。但是父親沒有住,把這三間窯洞讓給了德高望重已上年紀的朱伯伯,而自己就選擇了這兩間被鬼子燒掉屋頂剛修復起來的舊房住下來。
閱讀全部
19.父親曾經度過三個不平凡的三月
父親忘不了延安的小米、延河的水對他十幾年來的養育之恩,更不想讓淳樸、善良的陝北人民像當年的瑞金人民一樣,遭到血腥的屠戮。父親不能讓悲劇重演。敵人離延安越來越近了,槍炮聲終日可聞。儘管大兵壓境,人們還是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撤退工作。延安已經成了一座空城,誰也不願丟掉祖祖輩輩生活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家園,但誰也沒有因為離開家園而絕望。一位德國醫生慨嘆道:“我經歷了希特勒進軍捷克斯洛伐克時產生的混亂,延安的撤退是所有國家首都的撤退中最有秩序的。”人們都已經撤退走了,敵人的魔爪已經伸到了延安城邊上了。父親仿佛對這些一點也不知道,也看不出他有轉移的意思,他照舊看他的檔案,批他的電報,除了更加忙碌之外,和以前沒有什麼區別。
閱讀全部
20.“紅軍烈士顯靈”的南泥灣紀念
一九四七年,進攻延安的胡宗南部隊,剛占領作為延安南大門的南泥灣,就策劃著名要炸掉父親親筆題寫的“三五九旅烈士紀念碑”。這一日,敵工兵掘土挖坑,埋好炸藥,忙乎半天,準備次日天明點火爆炸。誰知,第二天起來一看:哪裡還有紀念碑的影子! 這座高大的紀念碑硬是在一夜之間神不知鬼不覺地從地平線上消失了。敵人爆破不成,怒沖沖地四處搜尋查找,並派兵搜捕掘碑人。結果,紀念碑與掘碑人皆是全無蹤影。敵人折騰幾天,只得悻悻撤兵。誰知,敵人走後的第二天早晨,這塊失蹤多日的紀念碑竟完好無損地屹立原處。南泥灣人驚嘆不已,說道:“紅軍烈士顯靈了! ”而這個護碑人,卻是就此緘默,後雖經多方查詢,仍是沒有找出來。
閱讀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