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醫藥大學體育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體育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體育學院的前身是原成都中醫藥大學體育教研室,2006年5月12日正式掛牌成立為二級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成都中醫藥大學體育學院
  • 英文名:無
  • 學校屬性:體育學院
  • 前身:成都中醫藥大學體育教研室
學院領導,學院簡介,重點學科,

學院領導

鄔建衛 教授(體育學院院長)
鄔建衛,男,1962年8月生,1983年畢業於成都體育學院,從師於我國著名武術家鄭懷賢教授、習雲太教授、王樹田教授。同年分配到成都中醫藥大學(原成都中醫學院)從事傳統保健體育和傳統運動養生的教學工作,二十多年來培養出了許多全國、省、市武術比賽冠軍,多次被評為全國中醫藥院校傳統保健體育“優秀教練員”,1997年被國家教委評為“全國高校優秀青年體育教師”。擔任主編出版了《傳統保健體育學》、《中國傳統運動養生基礎》、《中國傳統運動養生學》、《體育與健康教程》、《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彭祖健身術》、《龜形功》等專著和教材十餘部,承擔十餘項科研課題。
王柳惠 體育學院(黨總支)
女,漢族, 1982年 7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經濟師,長期行政管理工作,現負責體育學院黨總支、學生、群團、綜合等工作。
謝衛 副教授(體育學院副院長)
謝衛,男,體育教育學士,四川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旅遊管理碩士。長期從事大學體育訓練與體育理論課的教學、科研工作,參編多部教材,發表論文十餘篇,多次承擔廳級、校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論文、課題、教材有《後奧運時期我國全民健身服務供給方式變革的動因、阻力及方向》、《洋務教育和戊戌維新教育思想與近代中國學校體育》等論文。四川省體育社科課題《四川省屬高校公共體育課雙語教學發展障礙及對策》。主編教材《休閒體育概論》 研究方向:休閒體育、雙語教學

學院簡介

成都中醫藥大學體育學院創建於2007年,其前身為學校體育部。現有學院辦公室、教學科研科和學生科等行政管理機構,下設專業理論教研室、大球教研室、小球教研室、傳統運動養生(健身氣功)教研室、武術教研室、操類教研室、藝術與休閒運動教研室、傳統運動養生校級重點實驗室和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中心。
學院主要承擔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人體科學和運動康復四個專業的基礎及專業課程教學、全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校內民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以及學校高水平運動隊(武術)的訓練、競賽等工作。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42人,其中高級職稱11人,中級職稱15人,具有研究生學歷21人。
學院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傳統中醫藥文化為基礎,以體育學科建設為突破,以體醫結合為特色,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為體育保健、休閒體育、養生康復等領域培養從事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2004年開設體育教育(保健體育方向)本科專業,2007—2013年先後設立運動人體科學本科、社會體育本、專科運動康複本科等專業,學院還負責學校運動醫學碩士點的管理,目前已初步形成現代體育學科的人才培養體系,面向全國招收體育教育(保健體育方向)、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人體科學和運動康復四個專業的本科學生,現有體育類專業學生一千餘人。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學院秉承中華傳統保健精髓,弘揚傳統運動養生文化,遵循“厚德、博學、精思、篤行”的校訓,謹遵“求實、團結、勤奮、進取”的校風,以現代科學教育方法,展示傳統保健體育特色,為培養出優秀高素質的新型體育人才而努力。
2012年9月23日—27日,歷時5天的 “禾邦杯”全國中醫藥院校第十一屆傳統保健體育運動會圓滿完成各項賽事。 

重點學科

1.體育教育 學制:四年 層次: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承擔學校體育教育、保健體育教育、教學、訓練和競賽等工作,並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複合型人才。要求學生掌握體育教育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較高的傳統體育運動技能和一定的保健醫療、康復知識及實踐能力。
學位授予:教育學學士。
主要課程:教育學、體育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中醫學基礎、運動養生學、體育保健學、中國傳統運動養生學、民族傳統體育概論、推拿學、體育概論、學校體育學、田徑、球類、體操、武術等。
就業方向:學校,體育俱樂部,企事業單位等。
2.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學制:四年 層次: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承擔社會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體育管理、體育市場行銷、體育經營與開發等工作,也能從事大眾健身指導、民眾性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諮詢、指導及科研等工作的套用型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社會體育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並在體育鍛鍊、訓練與競賽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實踐和教學能力。
學位授予:教育學學士。主要課程:體育學、社會學、管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體育社會學、體育市場與行銷、體育管理學、運動營養學、體育健身原理與方法、體育科研方法、休閒運動、田徑、球類、體操、武術、體育遊戲等課程。
就業方向:體育俱樂部,學校,體育企事業單位等。
3.運動康復 學制:四年 層次:本科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運動康復、健身指導專業特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在掌握運動人體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上,加強運動康復的專業知識及實踐技能的教學,能在各級醫療部門、康復中心、體育科研機構、運動訓練基地、療養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部門,主要從事運動康復治療、運動健身指導、運動損傷防治、健康測定與評估、運動保健與營養指導工作的實用性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運動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運動生理學、教育學、運動生物化學、組織學、中醫學基礎、西醫學基礎、中醫骨傷科學、推拿學、運動處方學、運動創傷防治、運動營養學、康復生物力學、康復醫學概論、康復心理學、物理治療學、康復機能評定、運動療法原理與技術、作業療法、中醫養生康復、臨床康復學、太極拳等。
學位授予:理學學士
就業方向:各級醫院康復部門、專業運動隊、運動健身俱樂部、各級體育科學研究部門、健康教育單位、養老院、療養院等。
4.運動人體科學 學制:四年 層次:本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運動人體科學理論和實驗研究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學校、體育科研機構、運動訓練基地和保健康復等部門,從事運動人體科學方面的教學、科研、競技運動和康復指導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教育學、中醫學基礎、推拿學、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西醫診斷學、中醫骨傷學、體育保健學、針灸學、體育康復學、運動創傷防治、運動處方學、體育測量評價等課程。
學位授予:教育學學士
就業方向:醫療、療養、康復單位的康復治療師、健康教育及教學工作的中學教師、中等學校校醫、康復推拿師和中醫養生保健中心治療師、運動訓練基地保健康復師、營養師、醫療保健康復體育器材設備公司工作人員、康復學校的專業教師等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