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布雷希特銀元

戈布雷希特銀元

戈布雷希特銀元(英語:Gobrecht dollar)是美國鑄幣局於1836至1839年間鑄造的一種1美元面值銀幣,也是該局自1806年美元銀幣正式停產後生產的第一種銀元。這種硬幣的鑄造量很小,生產目的只是了解公眾反響,以確定是否要重新開始鑄造銀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戈布雷希特銀元
  • 外文名:Gobrecht dollar
  • 價值:1美元
  • 重量:26.73~26.92克
  • 邊緣:鋸齒紋花邊
  • 鑄造年份:1836至1859年
  • 圖案:坐姿自由女神
簡介,背景,1804年銀元,設計,生產,製作歷史,重製,

簡介

1835年,美國鑄幣局局長塞繆爾·摩爾辭職,羅伯特·M·帕特森繼任。此後不久,帕特森開始有重新設計美國硬幣的打算。這年下半年,鑄幣局首席雕刻師威廉·尼斯出現中風,克里斯蒂安·戈布雷希特獲聘為雕刻師。8月1日,帕特森致信費城畫家托馬斯·薩利,為重新設計銀元的目標做準備,他還邀請提香·皮爾設計硬幣的背面。薩利創作的正面設計是呈坐姿的自由女神,皮爾設計的反面則是展翅高飛的白頭海雕,再經戈布雷希特將兩人的設計雕刻成模具。新設計及試鑄的樣幣獲批後,鑄幣局於1836年9月開始製作金屬模具。

背景

1804年銀元

1797年,美國鑄幣局首次鑄造美元銀幣。1804年,由於有大量銀元被運至東亞(特別是廣州)以滿足當地對白銀的巨大需求,鑄幣局非正式地中止了銀元生產。1806年,當時的國務卿詹姆斯·麥迪遜正式叫停銀元生產。1831年,鑄幣局局長塞繆爾·摩爾(Samuel Moore)發現白銀外流的局勢已經逆轉,之前不久有大批西班牙銀圓從廣州運抵美國。這年4月18日,總統安德魯·傑克遜接受摩爾的建議允許銀元重新投產。

設計

前期試產的少數銀元進入流通後因其上所刻的雕刻師姓名縮寫太過明顯而受到批評,所以鑄幣局調整了設計中戈布雷希特名字的大小和位置。1837年1月,國會通過法案將銀幣含銀量法定標準從89.2%提升至90%,所以戈布雷希特銀元中的含銀量存在差異。美國鑄幣局一共正式生產了1900枚戈布雷希特銀元,再於1840年開始生產坐姿自由女神銀元,其正面設計與戈布雷希特銀元基本相同。19世紀50年代,鑄幣局官員還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重製了包括戈布雷希特銀元在內的多種硬幣。
雖然獲批生產,但鑄幣局此後兩年都沒有付諸實踐。1834年,新任美國駐亞洲商務代表埃德蒙·羅伯茨(Edmund Roberts)建議向各國權貴贈送一套精製幣。摩爾同首席鑄幣員亞當·艾克菲爾特商討後錯誤地認定鑄幣局最後生產的波浪頭像銀元上所刻年份是1804,所以決定在新鑄幣上也刻上這一年份。鑄幣局沒有直接採用硬幣生產實際年份的原因不得而知,錢幣學歷史學家R·W·朱利安(R.W. Julian)推測,因為新鑄造的硬幣非常少,所以此舉有可能是為了防止引起無法獲得這些硬幣的大部分收藏家不滿。1804年銀幣的確切生產數量缺乏可靠記錄,已知現存於世的僅有8枚。
1835年,鑄幣局開始為一系列銀幣的生產做準備,與1804年銀幣不同,這些硬幣旨在進入流通,藉此了解公眾是否會接受相應面額的硬幣。1835年6月,摩爾辭去局長職務,羅伯特·M·帕特森(Robert M. Patterson)繼任。此後不久,帕特森與兩位費城畫家提香·皮爾(Titian Peale)和托馬斯·薩利(Thomas Sully)取得聯繫,請他們為硬幣設計獻策,新設計將用來全面取代當時鑄幣局生產的大部分美國硬幣。鑄幣局首席雕刻師威廉·尼斯(William Kneass)根據帕特森的構想準備了草稿,但卻很快因突發性中風導致身體部分癱瘓。政府官員很快批准了帕特森的緊急請求,聘請費城獎章設計師克里斯蒂安·戈布雷希特(Christian Gobrecht)繼任首席雕刻師職務。摩爾辭職前也曾提出同樣的請求,但當時並沒有立即獲得回應。
帕特森在一封簽署日期為1835年8月1日的信件中向薩利提議,硬幣正面採用呈坐姿的自由女神形象:“人物處於坐姿——比如說坐在石頭上”。帕特森還建議,自由女神的右手應該拿有一條桿子,桿子頂端撐著一頂傘狀帽作為“自由的象徵”。錢幣學歷史學家唐·塔克西(Don Taxay)指出,帕特森提議的坐姿自由女神形象和設計與當時英國已經採用的銅幣設計類似:自由女神因此成為煥然一新的不列顛尼亞,她的三叉戟換成了棍子和傘狀帽。帕特森還在信中向薩利闡述了自己對反面設計的構想,這一構想會由皮爾完成:“我提議用一隻展翅高飛的老鷹,周圍不規則地分布有24顆星星(代表當時美國的24個州),老鷹的爪子上還抓有捲軸,上書‘E PLURIBUS UNUM’(意為合眾為一)字樣”。帕特森希望老鷹處於展翅高飛的狀態,因為他覺得美國硬幣上常見的紋章式老鷹“不過是想像出來的生物”,那樣的設計不會吸引人的注意。據稱,戈布雷希特銀元上的飛鷹是以鑄幣局工作人員的老鷹寵物“彼得”(Peter)為原型,這隻老鷹在被意外捲入機器打死後製成標本,至今仍在鑄幣局展示。
1835年9月,托馬斯·薩利收到帕特森寄來的一套英國硬幣和獎章,為他設計坐姿自由女神的工作提供幫助。10月初,薩利給帕特森寄出3份草圖,後者將之轉交戈布雷希特,由他將設計雕刻成銅版。10月14日,戈布雷希特完成雕刻工作,帕特森用銅版印出多幅版畫,交給政府官員等待批准。總統傑克遜、財政部長利瓦伊·伍德伯里及其他內閣成員都認可了新設計。10月17日,正當傑克遜及內閣成員審核硬幣設計時,伍德伯里致信帕特森,允許他根據設計稿製作金屬模具,進入下一步工序。1836年1月,鑄幣局先用軟金屬進行模具試產。生產出的硬幣進入公共流通,以期獲取公眾意見。帕特森接下來又授權製作硬幣正面的鋼質模具,但由於皮爾這時尚未交出帕特森滿意的設計作品,硬幣背面的模具還無法開工。皮爾繼續設計期間,戈布雷希特開始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到美元金幣的設計工作。4月9日,帕特森致信財政部長,信中包含有皮爾的多份畫稿,帕特森對其中一份設計最為滿意。不過,帕特森雖然已經向部長提供了推薦作品,但還是指示皮爾繼續設計,直到自己滿意為止。事實證明,皮爾達到了局長的要求,因為帕特森直至6月才指示戈布雷希特開始製作背面模具。8月,帕特森將一枚只印有背面圖案的樣幣送交總統傑克遜,後者批准了硬幣兩面的設計。

生產

製作歷史

1836年,首席鑄幣員亞當·艾克菲爾特開始調試新銀元模具。但在正式生產開始前,帕特森下令在銀元上增加戈布雷希特的名字。他的全名是“Christian Gobrecht Fecit”,縮寫成“C. GOBRECHT F”,意為“克里斯蒂安·戈布雷希特製造”。1836年12月,鑄幣局開始生產戈布雷希特銀元。鑄造出的多枚硬幣在費城各處發行。銀元的整體設計獲得好評,但許多人都批評其上雕刻師的名字過於顯眼。對此戈布雷希特請求將硬幣上自己的名字完全去除,但在帕特森的授意下,戈布雷希特的名字仍然保留在銀元上,只是大小和位置做了調整。
銀元全面投產時,其背面老鷹周圍的星星從24顆增至26顆,因為美國聯邦在此期間又接納了兩個新成員:阿肯色州和密西根州。部分戈布雷希特銀元鑄造時保持“獎章對齊”,這意味著硬幣圍繞縱軸旋轉時,其正、背兩面的圖案都是朝上的。1837年生產的戈布雷希特銀元所刻年份仍然是1836,根據帕特森的指示,這些硬幣的對齊方式為“硬幣對齊”,與獎章對齊相反,硬幣圍繞水平軸旋轉時,正、背兩面的圖像均朝向上方,這也是現今美國硬幣的對齊方式。1837年1月18日,國會通過法案將銀幣含銀量的法定標準從89.2%正式提升到90%。錢幣學歷史學家沃爾特·布林(Walter Breen)斷定,法案通過前鑄造的這些戈布雷希特銀元從技術上來說都屬於圖案幣,其鑄造目的不是為了流通,而是為了測試其設計、成分或用於其他目的,因為這些硬幣都沒有取得國會授權。總計有1000枚標稱1836的戈布雷希特銀元含銀量為89.2%,另有600枚為90%。法案通過前鑄造的這種硬幣重26.96克,之後鑄造的則重26.73克。
新銀元發行後獲得成功,公共需求經久不衰,為此伍德伯里請帕特森生產更多銀元。1838年,銀元設計再度更改,去掉了背面的星星。鑄幣局在生產期間鑄造了一定數量的圖案幣,這些圖案幣與流通幣不同。少數硬幣上的年份是1838,並且沒有雕刻師的名字縮寫字母。鑄幣局一共鑄造了300枚刻有年份1839的流通銀元,這些銀元全部都是獎章對齊。由帕特森主導的這次試發行顯然取得了成功,1840年起,鑄幣局開始全面生產坐姿自由女神銀元,其正面正是根據戈布雷希特銀元的正面設計,只是背面由飛翔的老鷹換成紋章式老鷹。

重製

19世紀中期,公眾的硬幣收藏需求大幅提升,其中對老式美國硬幣的需求占到很大比例。鑄幣局局長詹姆斯·羅斯·斯諾登(James Ross Snowden)開始銷售重製的戈布雷希特銀元,並用這種硬幣換取罕見的獎章(特別是那些帶有前總統喬治·華盛頓形象或是與他相關的),再把這些獎章收入鑄幣局的硬幣收藏。重製硬幣的銷售所得也用來購買更多的收藏品。斯諾登任內生產的這些重製幣很可能是在1859至1860年鑄造,但由於其他鑄幣局工作人員通過製作和銷售早期美國硬幣的重製品謀取私利的公共醜聞爆發,這一做法也基本中止。如果將重製戈布雷希特銀元立起,並且讓背面的老鷹呈水平狀態,那么硬幣的軸線就會是傾斜的,這與之前正式生產的銀元不同,那些硬幣的軸線正好是和老鷹平行或垂直的。出現這種情況的確切原因尚不明了,許多錢幣學家認為這是斯諾登有意為之,目的是讓重製幣與原版不同。錢幣學歷史學家沃爾特·布林認為,斯諾登只不過是採用了與1856年開始生產的飛鷹1美分硬幣同樣的對齊方式,該硬幣的設計者是鑄幣局雕刻師詹姆斯·B·朗埃克(James B. Longacre),他在設計這種硬幣時採納了戈布雷希特和皮爾設計的背面老鷹構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