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話

懷遠話

懷遠話,又叫做懷遠聲,指的是江西銅鼓縣修水縣等贛西北地區的客家語方言,一般在學術上歸為“銅鼓片”。與其他位於粵閩贛大本營的客家語不同,懷遠話長期獨立發展、變化,並受當地的贛語影響,到現代,懷遠話已經和梅州話等客家語方言有較多的差異了。

(有關今安徽懷遠縣所通行的方言,屬中原官,參見懷遠方言詞條。)

基本介紹

定義,歷史,現狀,分布,

定義

懷遠話是分布在贛西北及附近湖南瀏陽等地的客家語方言,它與閩粵贛片區的客家語分隔開來,又深受當地其他語言(如贛語)的影響。在當地,懷遠話又稱懷遠聲,又有客籍話、廣東話等別稱,且舊時一般沒有客家語這個稱謂。隨著客家學的興起和客家人尋根活動的深入,“客家”的提法逐漸被懷遠人熟知。
在1987年版《中國語言地圖集》中,懷遠話被單獨劃作一片,稱為銅鼓片;而在2012年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中,懷遠話及其他除贛州(分寧龍片和於信片,原於桂片中沒有分布於贛州的部分歸入下文的銅桂片當中)之外的江西省中、北、西部客家語、湖南省客家語合為一片,統稱銅桂片(銅即銅鼓縣,桂即桂東縣)。

歷史

懷遠話的“懷遠”得名於“懷遠都”。明清時期由廣東等地遷居到江西義寧州地區的客家人,因客籍身份,被其他群體稱作客籍人,甚至棚民。在客家人的要求和爭取下,最終他們被清朝政府入籍“懷遠都”。就這樣,懷遠人的身份確定下來。在長期與當地其他族群共同生活中,他們所使用的語言也就逐漸被稱為“懷遠話”(或“懷遠聲”)。

現狀

銅鼓縣境內懷遠話屬於強勢,有吞併境內贛語的趨勢,但本身也受贛語影響;而其他地區的懷遠話則相對弱勢,有的已經完全同化為贛語,僅保留少量客家語特徵詞。
具體來說,懷遠話已獨立於其他片系生存了多年。受當地贛語方言以及毗鄰湘卾(瀏陽,平江)諸縣口音及措詞的整合,銅鼓客語已在一定程度上從梅州本音本語飄移。這種飄移足以造成銅鼓客家人及其他片區客家人之間口頭交流一定程度的障礙。飄移的另一因素是銅鼓客語要獨立應付大量現代、新生辭彙,很難創生出與其他片系一致的術語。未見有人用銅鼓客語發表文學作品,但民間藝人用銅鼓客語創作並演唱了大量的山歌。老藝人塗雪枚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創作並演唱的“翻身賣糧”等精品曲目曾灌制唱片公開發行。

分布

懷遠話主要分布於江西銅鼓、修水,也散見於鄰近的萬載,宜豐,上高等地。其中,在銅鼓縣使用懷遠話的人約占八成。另外,湖南的瀏陽等部分地區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