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雲子

懶雲子(1758~1836):中國道教名人,清代著名內丹家。俗姓閔,字小艮,道名一得,自號懶雲子。浙江吳興(今湖州市)人。龍門派第十一代傳人。二十歲左右禮全真龍門派第十代高東籬(名清昱,字東籬)為師。乾隆三十三年(1768)高東籬逝世,又以師禮侍高東籬弟子沈一炳(號輕雲),為龍門派第十一代。

基本介紹

  • 本名:閔一得
  • 別稱:懶雲子
  • 字號:小艮
  • 所處時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吳興
  • 出生時間:1758年
  • 去世時間:1836年
  • 主要作品:《金蓋心燈》
  • 宗教:道教
  • 職業:內丹家
  • 門派龍門派
生平,著作,傅金銓,影響,

生平

後服官滇南,在此期間,曾於乾隆五十五年(或雲五十七年),訪雲南雞足山雞足道者(月支人,拜王常月為師),得受其西竺鬥法。在此前後,又與雞足道者之徒裔金懷懷(王清楚,雲南人)、白馬李(李清純,湖北江夏人)、李蓬頭(名字、里籍不詳)輩相往還。約於乾隆末年去官歸吳興,隱金蓋山,主持純陽宮,並從事著述。

著作

著作頗豐。嘉慶間撰著《金蓋心燈》八卷(約成書於嘉慶十五年),卷前,首列《道譜源流圖》,以老子為道祖,以呂岩為道宗。在呂岩之下,分列劉海蟾張伯端白玉蟾等南五祖之傳系,和王重陽至北七真之傳系;繼列龍門派第一代至第十四代之傳系。全書以六卷篇輻,重點記述龍門派第一代至第十四代傳人的事跡,人各為傳,共九十九人,加女道,共一百零六人,後兩卷為金蓋山名賢、高人、善士、高僧等之傳記,共六十四人。所據資料,主要有王常月所纂《缽鑒》、范青雲所纂《缽鑒續》,以及陶石庵所纂《金蓋雲箋》等。是研究明清龍門派的重要參考資料。道光中,又編纂《道藏續編》,內收明清內煉著作二三十種(包括閔一得自撰者)。又纂《古書隱樓藏書》,收清人和自撰的內丹書三十八種。以上二書是研究明清道教內丹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傅金銓

傅金銓為清代著名道士。字鼎雲,號濟一子,又號醉花老人。江西金溪人。據其《心學》自序末署道光二十四年(1844),和朱虎臣為其詩畫題詞有“皤然一老得得來”、“八十讀書有神解”等推測,約生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左右,享年八十以上。
阿應麟為傅金銓《杯溪錄》作序時,曾敘及他的事跡。中有云:濟一道人“以孝行聞鄉里,居善親,與善鄰”;並“自言受訓於純陽呂祖,應八百之讖,首先忠孝,若堯舜禹文周孔,道統相承。為君止仁,為臣止敬,為父止慈,為子止孝。 各止至善,即各證厥修矣。……其平居訓俗,多功德之談”。 其所著《道海津梁》中,對淨明忠孝教義多所闡發。認為“欲學神仙,先為君子。人道不修,仙道遠矣。人道是仙道之階,仙道是人道之極。不有人道,安求仙道!正心修身,徙義崇德,此庸行也;孝弟忠信,忍讓慈惠,此庸德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真學志士,必自此始”。同書又謂:“出世必基於入世,欲求出世之功,先講入世之道,儒其大宗矣。”

影響

以上說法,實是對劉玉淨明教義的闡發。據此,傅金銓乃淨明道流裔。 曾遊歷江西、江蘇、湖南、四川等地。於嘉慶二十二年(1817)寄居四川巴縣,設壇傳教。據《巴縣誌》卷五所載:“從游者眾。其門下最知名者,有臨川紀大奎,時官合州(今四川合川縣)知州。”又有弟子周鸞書、姚一智等。
著作有《道書十七種》傳世。其中除收自撰著作外,又收有明、清時人著作,或照書輯錄,或加己注。甚至收有元代淨明道祖師劉玉的《玉真語錄》,署名《樵陽子語錄》,這是其他資料未見的名目。其自撰著作中,既有闡述淨明教義與會合三教理論的篇章,又有闡述內丹旨義的專文,還有少數詩詞,是研究清代道教思想的重要資料。 傅金銓多才多藝。前舉阿應麟《杯溪錄·序》云:“道人淹貫經史,工詞翰,解聲律,善畫能琴,俊絕一時。”阿應麟作廣豐縣(今屬江西)知事時,曾向傅金銓學琴。《道書十七種》又收其《自題詩畫》一卷,是詩畫合璧之作。粗略計之,有詩有畫者,上百;有畫無詩者,二百六十以上,可見其畫稿之豐。周正儒為其詩畫冊作序云:“其詩力健聲高,如戛石金;畫宗北苑,飛毫走墨,逸韻天成。……有作必加詠贊,以詩題畫,以畫作詩。深自秘惜,不輕染翰。”張靄瑞序云:“濟一先生,天姿超逸,博學工文章,於畫得荊關三昧,結構幽深,運筆古雅。……信文人筆墨,非俗工所能仿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