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高

應高

應高,西漢人。漢景帝時期吳王劉濞的中大夫,為吳王成功策反膠西王

基本介紹

  • 本名:應高
  • 所處時代:漢景帝時期
  • 民族族群:漢人
  • 主要成就:為吳王成功策反膠西王
  • 職務:吳王劉濞的中大夫
策反膠西王,史籍記載,

策反膠西王

西漢景帝年間,聽取晁錯建議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削藩”,即剷除劉邦在漢初分封的同姓諸王。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楚王劉戊來朝,晁錯乘機說楚王在去年為薄太后服喪時,在喪廬之外與人淫亂,請皇帝誅殺他。景帝下詔免劉戊死罪,但削除了他領地中的東海郡。接著又削除了吳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另外,趙王因罪也被削除其河間郡,膠西王因賣官爵獲罪而被削除其膠西的六個縣城。
漢廷朝臣們紛紛建議削除吳國。吳王劉濞害怕,便萌發了造反之心。他盤算著諸侯中有誰能夠與他一同舉兵,聽說膠西王劉印勇猛豪壯,平時招納血氣之士,齊地所有的人都畏懼他。於是劉濞派自己的中大夫應高去挑撥膠西王。
應高沒有帶文書信件,只是口頭通知劉印說:“我們吳王不才,他有積怨,不敢離開本國封地外出,只是派我來向您告知他的心事。”
膠西王劉印說:“有什麼指教呢?”
應高說:“現在皇上被奸臣蒙蔽,好貪小利,並聽信讒言,擅自更改法令,侵奪諸侯的土地,徵求越來越多,誅殺懲罰善良之人越來越厲害。俗語有云:吃完了米糠,就會吃到米粒來。吳王與膠西王是有名的諸侯,同時被驗查,恐怕大事不妙。吳王身體有病,已有二十多年沒上朝請安了,一直擔心被朝廷猜忌,但又沒法洗清自己,即使現在自縛手足,卑躬屈膝地去請罪,恐怕還不會被諒解。據說大王您因為買官而獲罪,其他諸侯的罪都沒有您的嚴重,大王的命運恐怕還不僅如此。”
膠西王劉印說:“是有此事,那么你說該怎么辦呢?”
應高說:“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趨,同利相死。現在吳王自認為與大王有相同的憂患,希望藉此機會,順著事理,犧牲身軀,為天下除害,大王認為怎么樣呢?”
劉印驚駭地說:“寡人怎么敢這樣做呢?當今皇上逼迫雖然很急,但人主只有一個,怎么能不擁戴他呢?”
應高說:“御史大夫晁錯蒙蔽天子,侵奪諸侯土地,蔽塞忠賢之人,朝臣都有痛恨之心,諸侯也都懷有背叛之念,人事已到了極困的境地。最近又有流星出現,地震連續發生,這是萬世難逢的好時機,而且憂愁勞苦正是聖人產生之時。因此,吳王想對內以討伐晁錯為名,對外追隨大王您的車輒之後,橫掃天下,所到之處無不降服,天下之人敢不歸順。大王若真能答應,那么吳王就帶領楚王故舊到函谷關,守住滎陽敖倉的米粟,來抗拒漢兵,修好軍營,等待大王。大王若真的也起兵到來,那么兩個君主合併海內,再分割天下,豈不是很好嗎?”
膠西王劉印說:“很好。”
吳王劉濞得到應高歸來的報告後,還擔心劉印不參與起事,又親自出使膠西國,與膠西國劉印當面訂下起兵盟約。
後來膠西王劉印果然最早回響劉濞,又聯合其他五侯,發動“七國之亂”反叛朝廷。

史籍記載

漢廷臣方議削吳。吳王濞恐削地無已,因以此發謀,欲舉事。念諸侯無足與計謀者,聞膠西王勇,好氣,喜兵,諸齊皆憚畏,於是乃使中大夫應高誂膠西王。無文書,口報曰:“吳王不肖,有宿夕之憂,不敢自外,使喻其驩心。”王曰:“何以教之?”高曰:“今者主上興於奸,飾於邪臣,好小善,聽讒賊,擅變更律令,侵奪諸侯之地,徵求滋多,誅罰良善,日以益甚。里語有之,‘舐盡及米’ 。吳與膠西,知名諸侯也,一時見察,恐不得安肆矣。吳王身有內病,不能朝請二十餘年,嘗患見疑,無以自白,今脅肩累足,猶懼不見釋。竊聞大王以爵事有適,所聞諸侯削地,罪不至此,此恐不得削地而已。”王曰:“然,有之。子將奈何?”高曰:“同惡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趨,同利相死。今吳王自以為與大王同憂,原因時循理,棄軀以除患害於天下,億亦可乎?”王瞿然駭曰:“寡人何敢如是?今主上雖急,固有死耳,安得不戴?”高曰:“御史大夫晁錯,熒惑天子,侵奪諸侯,蔽忠塞賢,朝廷疾怨,諸侯皆有倍畔之意,人事極矣。彗星出,蝗蟲數起,此萬世一時,而愁勞聖人之所以起也。故吳王欲內以晁錯為討,外隨大王后車,彷徉天下,所鄉者降,所指者下,天下莫敢不服。大王誠幸而許之一言,則吳王率楚王略函谷關,守滎陽敖倉之粟,距漢兵。治次舍,須大王。大王有幸而臨之,則天下可並,兩主分割,不亦可乎?”王曰:“善。”高歸報吳王,吳王猶恐其不與,乃身自為使,使於膠西,面結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