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長·平江波暖鴛鴦語

《應天長·平江波暖鴛鴦語》是晚唐五代詞人毛文錫創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送別詞。上片寫景。其中“平江”二句,以樂景反襯離情;“蘆洲”二句,以愁景渲染離情。下片直寫別情。其中“漁燈”二句,由景而構想對方,悠悠離情自在其中,末二句寫送別依依情態尤為感人。全篇注意以景渲染離情,情景相融,語簡直而情纏綿。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應天長·平江波暖鴛鴦語
  • 創作年代:晚唐五代
  • 作品出處:《花間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毛文錫
  • 詞牌:應天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應天長
平江波暖鴛鴦語,兩兩釣船歸極浦。蘆洲一夜風和雨,飛起淺沙翹雪鷺
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羅袂從風輕舉,愁殺採蓮女!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極浦:目光望不到的水邊。
⑵蘆洲:蘆葦洲。
⑶翹雪鷺:高翹長頸的白鷺。
⑷渚:水中小塊陸地。
⑸蘭棹:蘭木做的槳,這裡指離別的情人所乘的船。
⑹羅袂:羅袖。從風:隨風。

白話譯文

平靜的江波送來鴛鴦溫柔的戲語,三三兩兩的釣魚船向遠岸歸去。一夜風雨吹打得沙洲蘆花凋落,長頸的白鷺從淺淺的沙灘飛起。
漁火照亮遠處江中的小洲,你的船今宵將在何處歇息?江風吹動羅裙輕輕地飄舞,離別的愁愁殺江邊採蓮女。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詞寫別情,而沒有送別場面的描寫,也沒有情人離別時的軟語叮嚀,但卻把人們分離的情愫表現的深至感人。
開頭兩句,寫水滿波平而又溫暖融合,鴛鴦悠閒地戲游著,相對款款作語。傍晚時分,漁船成對地返回江邊洲渚之地。這是多么優美的景象,又是多么幽靜閒適的生活圖景。“蘆洲一夜風和雨,飛起淺沙翹雪鷺”。一夜風風雨雨,洲渚上的蘆葦搖晃傾斜,失去了他在平靜中的姿態;棲息於水清沙淺的灘頭上,穩愜舒適的白鷺,也因風雨的襲擊,翹起了頭,伸長了頸項,驚飛而散。
上闋,寫了兩種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生活情景。前幅是理想的生活境界,後幅則是不理想的生活現象。白鷺驚飛,具有象徵意味,暗示出人世的悲歡離合。生活中聚少三多,別易會難。詞就這樣潛氣內轉,過度到下片抒寫別情。
過片先寫從行人的角度回頭顧望,只見停泊於極浦(遠渚)的漁船閃爍著耀眼的燈光,這使他想到,那裡的主人或許在過著寧靜溫馨、賞心快意的生活。而作者卻在這風雨之夜,駕著一葉扁舟,離別親人,邁上了征程,不知今夜將漂泊到何處,棲止於何方。通過兩者在同一時間裡生活情景的對比,表現了行人哀惋悽惻的別情.。“蘭棹今宵何處”一句,為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所本。柳詞長於鋪敘,層層渲染,寫得比較“放”、“露”,固屬名句;“毛詞簡直而情景俱足”,不同於柳詞,只是用筆一點,但主人公漂泊無依的寂寥落寞的景象,淒楚悲酸的情懷,也都深深地包蘊其中,亦很警策。
詞的最後兩句則轉筆寫送行者在他們分別時不勝其情,用以渲染行人的離情別緒。直到這裡,“採蓮女”才出現,這表明詞里所寫的是一對情人的離別。但它是在描寫抒情中順筆點出,並未著力描寫,殊為省淨。“羅袂從風輕舉”,風吹起了她的衣袖,也吹亂了她的心,這一細節,將女子目送行人遠去,悲怨難禁的情態逼肖地表現出來。對抒寫行人的別情來說,“漁燈明遠渚”起相反相成的作用,這兩句則起相輔相成的作用。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對行人的情絲恨縷作了有力的烘托。
前人評毛詞“質直寡味”。此詞初看上去,兩句一幅畫面,一種情景,似乎各自獨立。其實,每一幅畫,每一種情景,都是緊扣別情的。有的寄寓著離人的生活理想和美好追求,有的象徵著勞燕分飛的驚恐淒楚;有的從相反的情形來反襯,也有的從相似的情形來烘托,感傷離別的宗旨得到了多層次,多側面的挖掘和表現,因而也就顯得較為深刻。可以說,這首詞在同類題材中,寫法卻有巧妙別致之處。

名家評價

況周頤《餐櫻廡詞話》:“毛文錫《應天長》云:‘漁燈明遠諸,蘭棹今宵何處?’柳屯田云:‘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毛詞簡質而情景具足,後人但能歌柳詞耳。‘知者亦不易’,誠哉是言。”

作者簡介

毛文錫,唐末五代詞人。字平珪,高陽(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年十四,登進士第。已而入蜀,從王建,官翰林學士承旨,進文思殿大學士,拜司徒,蜀亡,隨王衍降唐。未幾,復事孟氏,與歐陽炯等五人以小詞為孟昶所賞。《花間集》稱毛司徒,著有《前蜀紀事》、《茶譜》,詞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國維輯《毛司徒詞》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