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病

慷慨病是一種因腦神經受損而引發的疾病。病症表現為極其樂善好施,不斷向認識或不認識的人贈送零食、飲料乃至錢財。慷慨病與一些常見的中風后遺症,可能有助於研究“利他主義和利己主義”的關係,更好地了解大腦如何決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慷慨病
  • 原因:腦神經受損而引發的疾病
  • 表現:極其樂善好施
  • 臨床表現:無限制地向人贈送食物和錢財
臨床表現,病理顯示,病例,研究意義,

臨床表現

無限制地向人贈送食物和錢財,尤其是在大街上遇見小孩時,不管是否相識,都要買些飲料、糖果和垃圾食品送給對方,根本無法管好錢包。

病理顯示

CT掃描結果顯示,患者大腦額葉在內的多個大腦區域血流量低,這些區域雖然遠離出血區域,但經由神經通路與出血區域相連,可能因此影響調節性格的神經系統。

病例

2013年9月,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的萊昂納多豐特內爾博士在最新一期醫學期刊《Neruocase》上講述了一個病例。英國《每日郵報》7日援引報告內容報導,患者現年49歲,因高血壓引起腦部出血而中風,使得皮層下區域受損。大腦皮層下區域主要控制高層次思維和決策。 中風好轉後,這名男子感覺抑鬱、健忘、無法集中注意力,還出現缺乏毅力、判斷力減退等問題。
巴西一名中年男子中風后變得極其樂善好施,不斷向認識或不認識的人贈送零食、飲料乃至錢財。巴西研究人員說,這名男子患上了“慷慨病”。
患者的妻子說,患者中風后變得過度慷慨,無限制地向人贈送食物和錢財,尤其是在大街上遇見小孩時,不管是否相識,都要買些飲料、糖果和垃圾食品送給對方,根本無法管好錢包。
豐特內爾在報告中寫道,中風讓這名男子“持續過度慷慨”,是一種“病理性慷慨”。
患者服用藥物治療抑鬱,兩年後自覺康復,停止相關治療。不過,他的“慷慨病”沒有好轉。鑒於此,患者無法回到原先在一家大型企業的管理崗位。

研究意義

患者的症狀與一些常見的中風后遺症相似,可能有助於研究“利他主義和利己主義”的關係,更好地了解大腦如何決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