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四絕(慶陽民間藝術)

慶陽四絕(慶陽民間藝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慶陽四絕指的是皮影、剪紙、剌繡、隴東道情。慶陽的皮影藝術,是與隴東道情並蒂綻放的“姊妹花”。剪紙是隴東地區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歷史悠久,作者大都是農村勞動婦女。慶陽刺繡也就是隴繡,可以說散布在慶陽人民生活的各個角落。隴東道情發源於慶陽、環縣一帶。約在100多年前,由民間藝人趕著毛驢,馱著鑼鼓樂器,用皮影藝術表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慶陽四絕
  • 簡介:指皮影、剪紙、剌繡、隴東道情
  • 慶陽概述:地處黃河中游流域,甘肅東南端
  • 美譽:"控振蕭關,襟帶秦嶺"
關於四絕,皮影,剪紙,刺繡,隴東道情,慶陽概述,

關於四絕

皮影

慶陽的皮影藝術,是與隴東道情並蒂綻放的“姊妹花”。它與隴東道情共生共榮,根深葉茂。 皮影藝術作為慶陽民間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多運用於常見的皮影戲表演。然而,它的精美之處不僅表現在戲劇表演過程中,而且在於它本身就是一件絕妙的藝術佳品。慶陽皮影雕刻精細,風格古雅,兼收並蓄,慶陽民間剪紙、石刻、雕塑等藝術手法,創造了它與眾不同的獨特的藝術造型和風格。 慶陽皮影以透明度大、立體感強、刻工精細、造型詭秘且規範為特點,多以戲劇人物為主,兼以布景陳設、花草樹木、神怪異獸,人物分解為身首各異,以動為結構體,既便於演出,又能欣賞,一草一木、一人一體,在刀法及著彩上都顯現出色彩眩暈的效果,以雪花紋為最精緻,所有刻工都鏤現出中國遠古文化的符號。 慶陽皮影的製作工藝極其考究,非牛皮而不用,而且對牛皮質量的要求也非常嚴格,要達到平整耐用,厚度適宜,潤澤透明,柔而不軟,硬而不脆。牛皮經過浸滄、框架、陰晾、刀刮等多道工序之後,才動手精心雕刻。人物、動物、景物的雕刻都曲直有序,陰陽、虛實、疏密、長短錯落有致。皮影的著色也極其講究,以大紅、大綠、滕黃主色,兼用少許藍色、黑色,而且點染時只用純色。這樣演染而成的皮影色彩絢麗,色調和諧,人物栩栩如生,景物渾然天成。

剪紙

剪紙是隴東地區傳統的民間藝術形式,歷史悠久,作者大都是農村勞動婦女。他們從小跟著媽媽、奶奶以及村裡的巧手學藝,一把剪刀到老,生命終止才是藝術活動的終結。古老的剪紙藝術就這樣代代相傳,並不斷得到更新和發展。 慶陽剪紙題材廣泛,種類繁多,內容豐富。有表達他們對勞動果實深厚感情的牛、馬、驢、羊、雞、狗、豬、免;有反映傳統民俗吉祥喜慶的《駱駝進寶》、《四龍捧珠》;有保護娃娃平安成長和合家康樂的《帶鈴鐺獅子》、《抓髻娃娃》;有反映傳統民間故事傳說的《武松打虎》、《王祥臥冰》等。這些民間剪紙大師不是以剪紙為生的民間藝人,而是不脫離生產的勞動者、他們隨心所欲,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從不受瞬息萬變的政治氣候和市場價格的影響,這種藝術是最真摯、最淳樸的藝術。

刺繡

慶陽刺繡也就是隴繡,可以說散布在慶陽人民生活的各個角落。炎炎夏日,在山鄉的路旁、河邊,你會看到一群群玩皮戲耍的孩童,他們光著屁股,不穿衣裳,胸前掛著一個花裹肚。那紅紅的裹肚上,巧針細線地繡著各種各樣的花鳥蟲魚,陽光下,紅如火,艷似錦。茶餘飯後,勞動休息或是聊天閒談的時候,你會看到那些三五成群的老人們煙桿上都吊著一個繡花菸袋。如果遇到誰家孩子過“滿月”,那刺繡品就更多了。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向孩子賀喜,都要拿自己刺繡的東西做禮品,有虎氣生生的虎頭鞋,有紅花綠葉的荷花帽,有描龍繡鳳的花裹肚,還有獅子枕、虎頭枕、金魚枕、龍枕、鳳枕等等。這些禮品要擺在喜桌上,讓大家觀賞、評論。過去重男輕女,只給男孩做滿月,現在不同了,男孩女孩都一樣,可是男女有別。給男孩的禮品,繡的不是“望子成龍”、“狀元進宅”,就是“馬上封侯”、“二龍戲珠”,還有石榴、桃、鹿、雞、魚之類的動植物,象徵多子多福,大福大貴;給女孩繡的則以“丹鳳朝陽”、“蓮生太子”、“胖娃坐蓮”居多,還有荷花、牡丹、鳳凰、百鳥等,表示子孫綿延,永保平安。慶陽刺繡是節日民俗文化的典型體現,深入慶陽鄉村,你深深體驗到美源於生活,美就是生活。

隴東道情

隴東道情發源於慶陽、環縣一帶。約在100多年前,由民間藝人趕著毛驢,馱著鑼鼓樂器,用皮影藝術表演。後經系統地挖掘、蒐集、整理、改造,於1959年搬上舞台,並正式定名為“隴劇”。30多年來,隴劇在保持隴東道情獨特風格的基礎上,吸收秦腔、越劇、崑曲、黃梅戲、秧歌劇等戲劇之長,從音樂、唱腔、表演、舞台美術等方面作了大膽的創新,形成了節奏明快、曲調婉轉動聽、表演細膩優美、服飾飄逸素雅、布景柔和協調、富有民間色彩的獨特風格。 隴劇的代表劇目有《楓洛池》、《謝瑤環》、《假婿乘龍》等。其中《楓洛池》曾於1959年國慶10周年在北京演出後,受到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的接見和鼓勵,戲劇界的知名人士田漢、梅蘭芳等人,也給予了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

慶陽概述

地處黃河中游流域,甘肅東南端,習稱"隴東" ,古稱"北豳",是寧夏通往關中的必經之路,古有"控振蕭關,襟帶秦嶺"之譽,是馳名世界的"黃河古象"的故鄉。這塊沃土曾養育先民,是華夏農耕文明和中醫藥的源頭所在,人文始祖伏羲、女媧、黃帝在這裡都留下了足跡,在這裡歧伯開創了中華醫學,成就了聞名中外的《黃帝·內經》藍本,在這裡周先祖公后稷"教民稼穡",在這裡范仲淹留下了"不為良相,亦為名醫"的千古絕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