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文法師

慧思生於公元五一五年,寂於五七七年,他自稱二十歲到三十八歲遍歷齊國,學習摩訶衍及親近諸大禪師。在三十四歲那一年(公元五四八年),受信州刺史的苦留,建立禪齋,說摩訶衍義;以後他就由北而南。慧思在親近慧文並獲得開悟,至遲是在他三十四歲之前的一、二年。這時慧文已是「聚徒數百,眾法肅清,道俗高尚」的有聲譽的大禪師了。慧思因聞名而往歸依「從受正法」,在親近慧文的第二夏而大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慧文法師
  • 別名慧聞
  • 國籍中國
  • 主要成就:提出一心三觀和所觀的一境三諦的思想
個人生平,成就,個人其他信息,慧文法師的禪修方法,滅盡三昧的禪修方法,無間三昧的禪修方法,一心三智的禪修方法,

個人生平

一稱慧聞;他的籍貫和生卒年月,傳記不詳。

成就

相傳慧文是無師自悟的。他因讀「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體會到「三智實在一心中得」;又因讀「中論」四諦品,因緣生法即空、假、中一偈,聯繫構成了慧文一心三觀和所觀的一境三諦的思想的禪法。其後慧思傳承了這法門而傳給智 。到了智 它的內容更加以充實,從修觀上更開展為一念三千的三諦圓融觀,以為天台一宗的教觀中心。慧文即是這方面奠定基石的人。

個人其他信息

鳩摩羅什(公元四○一~四一三年)在長安傳譯的「智度」、「中」、「百」、「十二門」論和有關禪經(「坐禪三昧經」、「禪法要解」等),其學風在當時中國北方的影響當能存在。慧文遠承其學,近復取資於北地六家禪師明、最、嵩、就、鑒、慧用心之法,更發展之。其一心三觀之說,和當時傳菩提達摩二入四行的壁觀禪慧可(四八七~五九三)於東魏天平初年(公元五三四年)在鄴都「盛開秘苑」,依「楞伽經」藉教悟宗似相呼應。傳之於慧思,思又傳之於智 ,乃構成教觀兼備,建立了天台宗。
慧文禪法,雖資取於諸家,但師承是很不明的。天台宗建立以後,為了教人信服,智 門人灌頂(公元五六一~六三二年)曾在敘「摩訶止觀緣起」中,援用北魏曇曜譯的「付法藏因緣傳」二十三組的系統,提出了「金口所記」和「今師相承」的說法。金口所記,後來湛然名之為金口祖承是「從前向後」,從大覺世尊法付第一祖大迦葉到第二十三祖師子止,以其中第十三祖為龍樹。為慧文所祖承。蓋謂∶文師用心一依「釋論」(「大智度論」),論是龍樹所說,「付法藏」中第十三師。智者「觀心論」雲∶「歸命龍樹師」,驗知龍樹是高祖師也(「摩訶止觀」卷一)。「今師相承」是由智 追溯師承業於思、文,而上接龍樹,所謂「台(智 )衡(慧思)慧文宗於龍樹」(「摩訶止觀」卷一)。

慧文法師的禪修方法

慧文大師的禪修方法,既有繼承早期傳入中國的禪觀法門,又有自己從《大智度論》所悟到的觀心法門。根據《摩訶止觀》卷一說:“文師用心,一依《釋論》。”1《止觀輔行傳弘決》卷第一之一說:“第七諱文,多用覺心、重觀三昧、滅盡三昧、無間三昧,於一切法,心無分別。……慧文已來既依《大論》。”2《佛祖統紀》卷第六又說:
師夙稟圓乘,天真獨悟,因閱《大智度論》(第三十卷)引《大品》云:欲以道智具足道種智,當學般若;欲以道種智具足一切智,當學般若;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學般若;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及習,當學般若。  《論》自問曰:一心中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及習,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及習?答曰:實一切一時得,此中為令人信般若波羅密故,次第差別說,欲令眾生得清淨心,是故如是說。複次雖一心中得,亦有國中後次第,如一心有三相,生因緣住,住因緣滅。又如心心數法,不相應諸行及身業口業。以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及習亦如是。
師依此文以修心觀,《論》中“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且果既一心而得,因豈前後而獲?故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雙亡雙照,即入初住無生忍位。
由此可知,慧文大師的禪修方法包括了“覺心、重觀三昧、滅盡三昧、無間三昧”和“一心三智”的觀修。根據潘桂明先生的研究,這裡的“覺心”就是指本覺妙心,即相當於佛性,因為一心之靈性,本來離卻迷妄,本來覺悟,故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多用覺心,就是要由定發慧,通過禪定修習,發現本覺之性。
湛然大師《法華文句記》卷一說:“能覺之心名佛,即此覺心名慧,亦即覺心通數具足。即此覺心與弘誓俱,名慈心淨。”5但是,通過什麼禪定的修習?如何修習?尚無文獻可資考據。關於“重觀三昧”的修習方法,現在也無從知曉。統觀天台的禪修方法,好象並無明顯的與這兩種禪修方法相同或者相似的,可見並沒有直接影響到天台的禪修法門。
至於“滅盡三昧、無間三昧”和“一心三智”,則是對天台禪法有著直接的甚至是開創性的啟示作用。“三昧”意譯為定,或者正定,“滅盡三昧”也就是“滅盡定”,關於“滅盡定”的修習方法,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十作了詳細的介紹,《四教義》卷六說:“又斷非想事障緣理,諸心心數法入滅盡定,得此定故,名身證阿那含。”6所以此種禪修方法在天台的早期禪法中就已經有了。關於“無間三昧”的修習方法,智者大師的《四教義》卷八說:“八人地者,即是三乘信行、法行二人,體見假以發真,斷見諦惑,在無間三昧,即八人之位也。”7可見也是從慧文大師處傳承而來的。還有“一心三智”的觀行方法,更是天台宗整個禪修法門的一大特色。我們這裡只能根據智者大師對於滅盡定和無間三昧的描述,先對慧文大師的禪法作一簡單介紹。

滅盡三昧的禪修方法

在慧文大師之前,許多經典對滅盡三昧都有提及,如西晉竺法護翻譯的《佛說魔逆經》說:“於三昧盡,如無所盡,悉令都盡。其無生者,不令興起,燒盡眾欲,本末清淨,悉無所生,令不復愚,無所更歷。一切諸法,曉了清淨,平等正受,遵修寂滅,察諸所更,滅盡三昧,而以正受。無觀不觀,亦無所見,如是三昧,乃無穢亂。”8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經》卷第十四也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舍一切身,入滅盡三昧。分別行本,知所從來,出要無為,至於大道,是謂菩薩摩訶薩無我之行。”9特別是符秦僧伽跋澄等譯的《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第一、三、四、八,以及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的《阿毘曇八犍度論》卷第九、十一、十二、二十二、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等,對滅盡三昧都有涉及或者詳細的討論,慧文大師到底是根據哪一部經所說的禪法來修習,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智者大師是慧文大師的再傳弟子的身份,以及《摩訶止觀》也明確表示從慧文大師到智者大師為一脈相承的關係,來分析智者大師關於滅盡定修行方法的描述,應該能夠反映出慧文大師這種禪修方法的大概。  滅盡三昧又叫滅盡定、受想滅定等,也就是《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十所介紹的八背舍的最後一個“背舍”,即受想滅背舍,這是在八背舍的前面七種背舍全部都修習成就了之後,才進行修習的禪觀法門,其修習的方法是:
今行者欲入滅受想背舍故,必須不受非想,一心緣真,絕陰界入,則非想陰入界滅,一切諸行因緣悉滅,受滅乃至慧滅,愛無明等諸煩惱滅,一切心數法滅,一切非心數亦滅!是名不與凡夫共,非是世法。  若能如是觀者是名滅受想,以能觀真之受想,滅非想苦集之受想。
今行者欲入滅受想之背舍,復須深知能觀真之受想亦非究竟寂靜,即舍能觀之定受慧想,舍此緣真定慧二心故,雲背滅受想諸心數法。譬如以後聲止前聲,前聲既息,即後聲亦如是能除。受想既息,因此心與滅法相應。滅法持心,寂然無所知覺,故云身證想受滅。
另外,在《法界次第》卷中之上也說:“滅受想背舍,背滅受想諸心心數法,是為滅受想背舍。所以者何?諸佛弟子,患厭散亂心,欲入定休息,以涅盤法,安著身中,故云身證而想受滅也。”11這種通過八背舍的修習,以滅盡三昧為主要出世法,而證得解脫生死煩惱的禪修方法,不但慧文大師給予重視,而且也是中國早期佛教禪觀法門的主要內容,還是天台所謂觀、煉、熏、修四種禪法之“觀禪”的重要修法之一。

無間三昧的禪修方法

我們還是根據智者大師《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十的介紹,知道了無間三昧就是“九次第定”的最後一種禪定,前面八種就是色界的四禪和無色界的四空定,最後以無間三昧的禪修斷除見惑,超出三界輪迴。其修習方法是:  行者掌握了世間的四禪八定之後,要進入九次第定的修習,應當從淺到深修煉諸禪。先把禪定和觀照的方法,練習得極為調柔通利熟悉,然後才總合定與觀這兩種法門,一心齊入,善巧地斷除法愛,看清自己的心,從最初的調心方法而進入到初禪,其間沒有任何雜念,如此一直進入到滅受想定。因為這個九次第定是從初禪開始一直到最後,中間不能夾雜一個妄想,心心相續,無有間斷,所以叫做無間三昧。如智者大師所說:“是故從一禪起,入一禪時利疾,心心相次,無諸雜間,隨念即入,亦名無間三昧。”12因此,無間三昧並不是單獨修習滅受想定,而是指修習九次第定的時候,於其中間沒有間斷,才叫做無間三昧,與前面所說的滅盡三昧是有區別的。此三昧的禪觀法門,也是天台宗觀、煉、熏、修之“煉禪”的主要禪修方法,雖然在整個天台的思想體系當中並不算是最重要的,但這是慧文大師的重要禪修方法之一,所以此處予以介紹!  以上兩種禪法,都是屬於小乘禪法的禪觀法門,由此可以看出,天台早期禪法的歷史繼承性。和天台宗後來的禪修方法相比,“一心三智”的禪觀,更具有特立創造性!

一心三智的禪修方法

慧文大師之所以是天台禪法的先導,主要原因就是他從羅什譯的《大智度論》中悟出了“一心三智”的禪觀法門,這在天台的整個思想理論和實踐方法上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除了因《大智度論》而受到巨大啟發之外,慧文大師還讀了龍樹菩薩的《中論》“三是偈”,頓悟即空、即假、即中這一境三諦的中道實相之理,與一心三智相互印證,形成了微妙超絕的禪修特色。如《佛祖統記》卷六說:
師又因讀《中論》(大智度論中觀一品)至《四諦品》偈云: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恍然大悟!頓了諸法無非因緣所生,而此因緣有不定有,空不定空,空有不二,名為中道。13
這個“一心三智”的禪修方法,完全出自於慧文大師的特立獨創,由於大師沒有著作傳世,所以我們無法直接確定此處的“一心”到底具備了哪些含義,是否就是後來智者大師所說的“一念無明法性心”,或者是所謂的一念“覺心”?但是,“三智一心中得”的思維模式,以及空、假、中相融互即的觀心方法,卻是貫穿整個天台理論和實踐的根本理念。所以,湛然大師讚嘆說:“觀心,乃是教行樞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