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喉炎症

病理,臨床診斷,治療,其他,偏方,肺腎陰虛症,肝經鬱熱症,氣血瘀阻症,痰濕上結症,腎陽虛弱症,

病理

一、是慢性單純性咽炎。表現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   
二、是肥厚性咽炎。主要表現為咽部黏膜充血肥厚,黏膜下有廣泛的結締組織及淋巴組織增生;   
三、是慢性萎縮性咽炎。主要表現為黏膜層及黏膜下層萎縮變薄,咽後壁有痂皮附著,分泌減少。

臨床診斷

咽部不適,有異物感,總感到咽部有咽不下又吐不出的東西,刺激咳嗽,乾燥、發脹、堵塞、瘙癢等,但很少有咽痛。清晨常吐出粘稠痰塊易引起噁心。由於食道或下咽部的癌症早期也會有類似的症狀,因此發現以上症狀之後應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方能確診。

治療

中醫治療本病著重於治本,按辯證分型法用藥,療效較好。一般用藥為:陰虛火炎型者,用(麥冬、生地、玄參、白芍、甘草、生石膏、薄荷、川貝粉、丹皮、桑葉等);痰阻血瘀型者,用(玄參,牡蠣、川貝、生地、麥冬、三棱、昆布、海藻等);陰虛津枯型者,用(白曬參、麥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白茅根、竹茹等),每日一劑,頻頻潤咽服之。

其他

1、按摩:
①用拇指跟食、中指揉咽喉部兩側20~30次。
②用拇指、食指捏揪咽喉部皮膚20~30次,使局部發紅咽喉發熱為佳。按壓翳風、天突、合谷穴每穴1分鐘。每日上晚各1次。
2、灸法:
取合谷、曲池、外關、任選一穴,用溫和灸法或指壓法,每次5~20分鐘,每當症狀發作時施治。
3、刺血療法:
取耳背上部靜脈,先用手輕揉患側耳部,使其局部充血,再於耳後尋找其靜脈,局部常規消毒後,用毫針於耳後靜脈點刺,擠出血液3~5滴,即用酒精棉球壓按針孔。每日一次。第二次在患側耳背施術部位下方點刺。第三次仍在第一次部位。此法於小兒尤佳。也可用三棱針點刺少商、內道及耳背的脈絡,及血數滴,每日一次。

偏方

肺腎陰虛症

表現為咽乾刺癢微痛,灼熱不適,夜間尤甚,咽腔微紅腫脹,乏津乾燥,乾咳少痰,腰膝酸軟,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養肺腎,降火利咽。藥用:百合15g,生地黃15g,熟地黃15g,玄參15g,麥冬12g,當歸12g,川貝母12 g,桔梗10g,牛膝20g,甘草6g。咽乾甚,加北沙參15g,天花粉12g;陰虛夾痰,加丹皮15g ,丹參15g。
慢性咽喉炎症慢性咽喉炎症

肝經鬱熱症

咽部悶脹不舒,異物感明顯,情志不暢時尤甚,急躁易怒,胸脅悶脹;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疏肝清熱,理氣利咽。藥用:丹皮15g,梔子1 2g,柴胡12g,鬱金12g,茯苓12g,薄荷10g,當歸12g,生白芍15g,蘇梗10g,甘草6g。咽底赤瘰多,加僵蠶15g、生牡蠣15g。

氣血瘀阻症

咽乾刺痛,夜間痛甚,活動後減輕,咽腔暗紅肥厚;舌暗或有瘀斑,苔薄,脈澀。治宜行氣活血,化瘀利咽。藥用:當歸15g,紅花10g,桃仁12g ,生地黃15g,枳殼12g,桔梗10g,土元10g,山豆根12g,甘草3g。

痰濕上結症

咽異物感明顯,咽腔色淡或淡紅,腫脹肥厚,咽底附白粘痰液,胸脅悶脹,泛惡欲嘔,脘悶納呆,咯痰白粘量多;舌淡苔白膩,脈滑或弦。治宜燥濕化痰,散結利咽。藥用:制半夏12g,陳皮15g,茯苓12g,膽南星10g,僵蠶15g,蘇梗15g ,浙貝母15g,海浮石15g,甘草3g。

腎陽虛弱症

咽部不適,緊悶如堵,遇寒尤甚,咽腔淡白微腫,如豬油樣,咽底小瘰色白,口淡不渴或咽乾欲熱飲,面白肢冷,腰脊冷痛,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脈沉遲。治宜溫腎壯陽,散寒利咽。藥用:制附子6g,肉蓯蓉6g,肉桂6g,熟地黃15 g ,山藥12g,山萸肉12g,丹皮10g,澤瀉12g,茯苓15g,細辛3g。納差者,加扁豆15g,砂仁 10g;肢冷畏寒,加桂枝12g,狗脊12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