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性肝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各種急性損傷因素作用下,肝功能相對穩定的慢性肝病患者迅速惡化的肝衰竭綜合徵。按從發病到出現肝衰竭綜合徵的時間(以2周為界),ACLF可分為慢加急性和慢加亞急性肝衰竭,也可統稱為ACLF。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病因:感染因素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下
  • 常見症狀:極度乏力、嚴重消化道症狀、皮膚黃染等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急性病因和慢性原發性肝病是ACLF發病的必備條件,急性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
1.感染因素
嗜肝性和非嗜肝性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或丙型病毒性肝炎復發,其他部位的感染和炎症。
2.非感染因素
酒精、肝毒性藥物、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豆狀核變性、外科手術、靜脈曲張出血等,多發生於靜止期或活動性肝硬化,部分發生在慢性肝炎基礎上,不包括單純性脂肪肝。

臨床表現

極度乏力、嚴重消化道症狀(腹痛、腹脹、噁心、食慾缺乏、嘔吐)、皮膚黏膜黃染進行性加深、尿色進行性加深、嚴重凝血功能障礙(皮膚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尿道出血等)為主要共同臨床特點,還可有低熱及各種併發症相應的表現等,具體臨床表現因肝衰竭的分類不同存在一定差異。

檢查

1.超聲或CT
評價肝臟大小、損傷程度及血管、膽管內徑,同時除外肝臟惡性梗阻性病變。
2.胃鏡檢查或鋇餐造影
了解食管靜脈曲張、胃黏膜情況,尤其是既往有慢性肝病史及長期酗酒史者。
3.實驗室檢查
血清總膽紅素升高,凝血酶原活動度(PTA)≤40%。
4.肝組織活檢
在慢性肝病病理損害的基礎上,發生新的不同程度的肝細胞大塊或亞大塊壞死性病變,壞死肝組織發生強烈的再生反應。大部分肝細胞發生水樣變性,部分結節內可見肝細胞脂肪變性,以小泡性常見。

診斷

慢性肝病基礎上短期內發生急性或亞急性肝功能失代償,診斷依據為:①極度乏力,有明顯消化道症狀;②血清總膽紅素超出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天上升≥17.1μmol/L;③PTA≤40%,並排除其他原因者;④可有失代償性腹水;⑤伴或不伴肝性腦病。

治療

1.識別並去除肝衰竭的原因。
2.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內環境和提供器官功能支持,為肝臟再生提供條件。
3.積極防治併發症。
4.早期識別肝臟不能充分再生者,及時進行移植登記以提高肝移植手術成功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