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湘

慕湘

儒將慕湘,又名慕松君、渤霖、白琳、白松;蓬萊城裡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中共黨員。1940年畢業於延安軍政學院。1934年任《蓬萊日報·塵煙》文藝周刊主編,1936年後歷任太原縣犧盟特派員,抗戰總會第二支隊政治主任,晉綏八分區對敵鬥爭委員會秘書,綏蒙軍區陶集支隊政委,綏蒙軍區騎兵旅政治部組織科長,六十五團主任、政委,二十三師政治部主任,一0七師代理政委,華北軍區政治部青年部長、組織部長,北京軍區裝甲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八一電影製片廠政委。1934年開始發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慕湘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蓬萊
  • 出生日期:1916
  • 逝世日期:1988
  • 信仰:共產主義
  • 原名:慕顯松
個人履歷,個人作品,藏書,

個人履歷

慕湘1930年考入萊陽鄉師,“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救亡運動。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被指定為校黨組織負責人。1933年上半年,因積極開展黨的地下活動,被學校開除。下半年入濟南正誼中學讀書,後校方知其為中共黨員,年底又被開除。回到蓬萊後,慕湘團結一批進步青年,組織塵煙文藝社,為當時的《蓬萊日報》副刊《塵煙周刊》撰稿,宣傳進步思想。不久,又以教學為掩護,積極開展黨的工作。1935年膠東“一一·四”暴動失敗,慕湘被迫出走天津。在津期間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舉辦“義教團”,秘密組織農民救國會,後調太原犧盟會。1937年7月任山西太原縣犧盟會特派員。太原失守後,他組織起一支游擊隊,任戰地動員總會太原支隊政治主任。後任山西新軍臨時指揮部36團營政治委員,率部艱苦奮戰,努力提高部隊的軍政素質,大力發展地方武裝,擴大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40年赴延安軍政學院學習,1942年結業回到晉西北,入晉綏黨校參加整風。因其地下工作一段歷史無人證明,遭康生“搶救運動”迫害,平反後負責黨校工作。
慕湘
解放戰爭時期,慕湘歷任綏蒙軍區陶(林)集(寧)支隊政治委員、騎兵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44團政治處主任、65團政治委員、綏遠軍區第33師政治部副主任、107師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代理政治委員等職。其間,他嚴格要求部隊,深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尤其在大青山改造起義部隊過程中,冒著生命危險,粉碎了反動軍官的破壞,終於把起義部隊改造成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率領這支部隊抗美援朝,出色地完成了戰鬥任務。1952年歸國後,歷任北京軍區政治部青年部副部長和裝甲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1964年晉升為少將。

個人作品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慕湘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1975年冬平反,調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政治委員。一年後離職專事寫作,1934年開始發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先後創作長篇小說《新波舊瀾》之一《晉陽秋》、之二《滿山紅》、之三《汾水寒》、之四《自由花》,共130萬字;校點清末民初劉大鵬所著《晉祠志》等共111萬字;完成90萬字的《華北戰史稿》工作。1988年5月20日病逝,終年72歲。

藏書

戎馬之餘,喜藏書,所收多小說、戲曲、詩文集,古刻舊抄亦多。共藏書有36 467冊,其中線裝古籍書有16 603冊,另有字畫、碑帖等。其中古籍線裝書中,明清刻本有40餘種,如《重校韓夫人題紅記》、《雪韻堂批點燕子箋記》、《琵琶記》、《長命縷》、《新增說文韻府群玉》等書,都是國內少見或稀見之本。蓬萊市政府已把“慕湘藏書樓”列入蓬萊文化旅遊景點之一。藏書印有“慕湘”、“慕湘藏書”等。去世後,根據遺願,所藏書全部捐獻給蓬萊圖書館。慕湘臨終前留下遺囑,將其收藏的36800多冊圖書(其中有古籍善本16936冊)全部無償捐獻給家鄉人民。中共蓬萊市委、蓬萊市人民政府1996年撥款為其修有二層藏書樓,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薄一波為其題書匾額“慕湘藏書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