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齋遺書

慎齋遺書一般指本詞條

《周慎齋遺書》,明代周之千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周慎齋遺書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者:周之千,字慎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周慎齋遺書》
——明周慎齋
一人每至夜,則頸項強硬,喉痛舌乾吐痰,至天明則諸病皆退,此陽虛不能上達也。蓋夕則陽氣下降于丹田,上焦之陽不足,故陰火熾於上而生諸病,至旦則陽氣從丹田上升,陽升陰降而諸病退矣。治法用補中益氣湯。
炳章按:此證為津液不足者多,補中益氣未見合法,此公以陽不升上之論,亦未知果效否。觀病須別有證據,方可定其屬陰屬陽,未可執此一證,即定其為上焦陽虛也。
一人左手寸脈中候微數,重按無力不清,關脈中候沉候皆有力,尺脈沉細有力。右寸中候澀,重按不見脈,關脈中候若有力,下微不清,尺脈沉數無力。此內傷不足之證,脾肺二經受病也。治以補中益氣湯,使陽得生而陰得長,加鹽水炒黃柏二分以救腎,加棗仁一錢以安心神,小水或熱或不利,加遠志、蓮須各五分以達之。
炳章按:凡治病未有舍證,而專言脈者,亦未有舍脈,而專言證者,必脈證合參,乃得其真,此病未知所現何證,據脈則土強木弱腎水亦虧,何能任升柴之升散,雖有黃柏炒二分,亦不足以救腎。
一人左寸脈短澀,乃心血不足,關脈微弦無力,左尺沉細。右寸微浮而散,右關按之若有力,舉之不足,重按無力不清,右尺沉而無力。責其無火,宜大補氣血,治以十全大補湯。
一人五十八歲,右脈帶弦,左脈豁大有力。弦為木脈,見於右手,胃受木克而虛也。左脈豁大有力,邪火盛也。不治之證。
炳章按:此未見即為不治之症,特非補中益氣所能治耳。
一婦人年三十,左寸浮大,左關大,左尺洪大,右寸浮大,右關尺俱沉細無力。治方用山茱萸、白茯苓、生地黃各一錢,澤瀉、陳皮各五分,川附子、生甘草各二分,姜棗煎。蓋浮與洪大屬火,故壯水以制火,澤瀉、白茯苓引火下行。關尺沉細無力,真火不足,故加附子以溫之。
一婦人六脈純陰,或二、三至,或四、五至見歇,此血中之氣虛也。四君子加白芍、肉桂,理脾和肝,山藥糊丸。血中之氣脾為主,脾土旺則上焦肺氣亦足。蓋脾為太陰,肺亦太陰,二陰皆賴陽以生。用桂則土溫而金不寒,氣血自然生髮也。
一人兩尺脈沉微,脾胃脈弱,肺脈中候沉澀,此火不能生土,寒在下焦,痰在上焦,必轉咳嗽,然後陽氣發生,方為佳兆也。用藥之妙,須虛處著力,一落在實處,再難長進矣。
炳章按:據脈而論,所議原不謬,但贅以須從虛處著議,云云,則似無論何脈何證,總以補虛為事矣,如何其可?

作者簡介

周之千,字慎齋,明代著名醫學家(約1508-1586年),宛陵(今安徽宣城)人。中年因病自習醫學,潛心研究《內經》,私淑張元素、李東垣,參以劉河間,後又就正於薛己之門,問難數月,豁然貫通。精通脈學,擅長於內傷證治。生前忙於診務,無暇著述,今所存之著作皆為後人整理,現存《慎齋遺書》、《醫家秘奧》兩種。此二書對脈理、內傷證治的論述,不僅豐富了中醫的基礎理論,同時也為後來者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參考。此次整理,將兩書合為一冊,以便讀者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