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國小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國小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國小(T.W.S. St. Bonaventure Catholic Primary School,或簡稱TSBCPS)是香港一家政府津貼天主教國小,由方濟會修士建立,創立於1966年,位於黃大仙區慈雲山

歷史及由來,校訓,辦學宗旨,校徽,校監、校長,

歷史及由來

五十年代初,方濟會張尊賢神父(Rev. Fr. Otho Chang, O.F.M.)在九龍塘區設立識字班,讓失學兒童有機會接受教育。
其後擴展為模範村天主教國小。1966年,遷到慈雲山,正式改名為聖文德國小。
為使學生國小畢業後,繼續升讀方濟會主辦的中學,於1970年在同區創辦聖文德書院。
其後又發展學前教育,1979年於同區創辦聖文德幼稚園。
聖文德中、小、幼學校同時為區內學童提供優質教育,儼為“一條龍”學校雛型。
其間聖文德國小又經兩度轉變:
1991年由於慈雲山屋邨重建,校舍被拆卸,乃遷至鳳德邨;
再於2000年九月,一校擴展為二,上、下午校分別於鳳德邨及慈正邨兩所校舍推行全日制,為區內兒童提供完善的教育。
2000年9月1日 ,教署於慈雲山撥給一所新型校舍,上下午校分別於兩所校舍同時行全日制。
新校名為“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國小”。

校訓

校訓為“謙誠智慧”,拉丁語:Ubi Humilitas, Ibi Sapientia.

辦學宗旨

為一天主教學校,貫徹方濟會辦學精神,致力營造一個愉快學習的環境,推動學生以謙誠的學習態度,達於智慧。
為學生提供靈、德、智、體、群、美六育並重的“全人教育”。

校徽

文德校徽,簡單而富意義。主要由三組圖案構成,分別為:十字架(呈T形)和地球、交叉的手、和書本。
它們的含意如下:
呈T字形的“十字架”,是得救的標記,載於聖經;會祖聖方濟深被這形式的十字架吸引,現成了代表方濟會的記號之一。十字架置於普世之上,象徵著天主的救恩照臨全球,發光發熱。十字架也是教育使命的動力和目標,引導更多人認識真理。
“交叉的雙手”是方濟會另一標誌,代表著會祖聖方濟在臨終前兩年得蒙身印五傷的奇恩,在心靈和肉體上,肖似被釘的主耶穌。方濟以救主為師,一生追隨他為愛捨身的精神,策勵堅持愛的教育,在崎嶇迂迴的成長路上,伴同每一位同學,因為人人都是天主的子女,都印有他的肖像。
至於“書本”,則清晰地指出學校乃尋求知識的地方;書本上刻有校訓“謙誠智慧”,而兩旁則為拉丁原文“Ubi Humilitas, Ibi Sapientia”,是要學習主保聖人聖文德,在神前人前,虛心受教,以期止於圓滿的智慧 - 至善的上主。

校監、校長

校監(Supervisors)
張尊賢神父(Rev. Fr. Otho Chang, O.F.M.)(1966年 - 1982年)
莫嘉鐸神父(Rev. Fr. Theobald Diederich, O.F.M.)(1982年 - 1984年)
李士漁神父(Rev. Fr. Antonius Lee, O.F.M.)(1984年 - 1990年)
韓承良神父(Rev. Fr. Gaspar Han, O.F.M.)(1990年 - 1992年)
謝景良神父(Rev. Fr. John B. Tse, O.F.M.)(1992年 - 1998年)
陳滿鴻神父(Rev. Fr. Stephan Chan, O.F.M.)(1998年 - 2004年)
黃國華神父(Rev. Fr. Placid Wong, O.F.M.)(2004年 - 2007年)
陳滿鴻神父(Rev. Fr. Stephan Chan, O.F.M.)(2007年 至今)
校長(Principals)
黎德偉女士(Ms. Lai Tak Wai)(1966年 - 1980年)
陳潔璋女士(Ms. Chan Kit Zhang)(1980年 - 1987年)
歐福齡女士(Ms. Au Fuk Ling)(1987年 - 2000年)
吳妙音女士(Ms. Ng Miu Yum)(2000年 - 2005年)
黃麗貞女士(Ms. Wong Lai Ching)(2005年-2013年)
林偉才男士(Mr.XXXXXXXXXX) (2013-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