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寺鐘樓

慈雲寺鐘樓

慈雲寺鐘樓位於甘肅省慶城縣西南角。修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占地面積235平方米。樓亭歇山頂,木質結構,高5.5米。內有一口周可3人合抱,徑逾2米,重達4,000公斤的大鐵鐘。其鐘鑄造於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年),至今已800歲。上刻古印度悉曇文字和漢字數千,是慶陽歷史沿革的佐證,也是研究古代中印語言文字和金代冶煉技術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鐘樓現被列為甘肅省級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慈雲寺鐘樓
  • 位於甘肅省慶城縣西南角
  • 占地面積:235平方米
  • 修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
鐘樓概觀,民間傳說,鐘樓考證,

鐘樓概觀

在甘肅省慶城縣城西南角,有一座意韻雋永、極具魅力的古典建築藝術,已成了街肆之中富有生機的“點睛”之筆。它就是遠近聞名的慈雲寺鐘樓。慈雲寺幾經改建,現已成為博物館的住所。巍峨的鐘樓以其獨特的閱歷,婷婷玉立於如今高樓雲集的叢林裡,深沉地觀望著這個城市的變化,吸引著無數遊客登臨觀光。
鐘樓坐落在兩層10多米高的石砌基座上。一層基座東西北三面有廈房環衛,南部為寬闊的月台。在月台北部有一券形門洞,進門左折,攀登陡峭的石梯,便登上了2層基座。只見8根大木柱矗立在石基之上,支撐著青灰色的歇山式樓頂。頂飾飛檐迴環,鴟吻俯仰對峙,筒瓦板瓦上下扣連,附有獸紋的瓦檔、滴水組成連續圖案,簇擁著樓檐四周。樓內,有一口周可3人合抱、徑逾2米、重達4,000公斤的偌大鐵鐘,在二龍交蟠鈕的連線下,高高懸掛於樓中橫樑之上。讀其銘文,方知此鐘鑄造於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年),至今已800歲了。它不僅年高壽長,而且其上有古印度的悉曇文字和漢文數千字,是慶陽歷史沿革的佐證,也是研究古代中印語言文字和金代冶煉技術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因此,這口鐵鐘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已成為祖國珍貴歷史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慈雲寺鐘樓

民間傳說

鐵鐘,又稱梵鐘,原為慈雲寺院報時集眾敲打的法器,淵源於印度祗園精舍無常堂懸掛的頗梨鐘,在我國自古即有製作,而大興於北周時期。關於慈雲寺這口鐵鐘的來歷、鐘樓的建造,在慶陽民間還流傳著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在馬蓮河上游的川道里,住著一對同胞姐妹。姐姐喜歡穿一身黃衣裳,妹妹喜歡著一身黑衣。雖然二人衣著不同,但都長得貌妍如花,膚潔如玉,而且有著一副天生的好嗓音。不論上山砍柴或下河挑水,那優美的歌聲、動聽的音符,時常飄蕩在川原谷地,引逗得百鳥止鳴,眾人駐足。不料,姐妹倆的才貌被當地官兵知曉,頓生歹意,立即派隨從前去抓獲。姐妹二人不願落人魔掌,即雙雙跳河自盡,化為兩口大鐘,姐姐為銅鐘,妹妹為鐵鐘。兩鐘順河漂流而下,相撞之聲好似在唱:“叮叮噹噹,叮叮噹噹,你去寧州,我落慶陽。”當兩鐘漂流到慶州古城南馬蓮河口時,鐵鐘就留在了慶陽,而銅鐘繼續南下,落在了寧縣。
慶州知州見天賜巨鐘,忙召集民夫修築鐘樓。鐘樓修好後,樓台很高,偌大的鐵鐘一時無法運上樓台,.急得知州抓耳撓腮,日夜坐臥不寧。突然,從巷道中過來一位鬚眉皆白的長者,知州彬彬有禮地向他求教,那長者嘆息道:“唉!土都壅到脖子根的人了,我還能有啥法子。”話音剛落,飄然而逝。知州驚愕過後,心有所悟。連忙指揮民夫挑土堆坡,用“土壅”的辦法將龐然巨鐘移上了樓台。
這個神奇的傳說故事,雖然不具備史實,但卻有文學的真實,是古老的慶州人民對大鐘的鐘情創作。它原作為慈雲寺的附屬建築,歷經金、元、明、清、中華民國,直至社會主義新中國,在渾然不覺之間,一晃就是800多年。在6個朝代、數百年的每一天的特定時辰里,從朦朧的拂曉到沉靜的夜半,悠揚厚重的鐘聲,一波一波自慶城傳播到40華里之外,震撼著牛群般的山山嶺嶺,搖曳著四面八方婆娑的樹影,不時傳人深窯敝屋的百姓耳中,提醒、催促、鼓舞著慶陽人去面對生活中的艱辛,去追尋生活中的樂趣。他們隨著鐘聲的喻示,讓文化一代代延續著,讓人們頑強奮鬥著。與時俱進的社會思潮逐漸改變了古鐘的作用。到民國初年,利用慈雲寺的院落,這裡辦起了第一所完全國小,這口古鐘原有的社會功能隨之淡化,一變而成為師生們上下課的號令。進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老驥伏櫪的古鐘又發揮它的餘熱,充當了中共慶陽黨校和每年三級幹部會的集眾使者。20世紀60年代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座鐘、懷表、手錶、電子表漸漸地進入千家萬戶,帶在了人們的手腕上,這才使古老的鐵鐘光榮“退休”。在安享天年的同時,它寬容地讓天真的晚輩在膝下盡情嬉戲,讓外來賓客辨識自己身上深奧的文字。

鐘樓考證

慈雲寺鐵鐘及鐘樓1981年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慶城縣南大街鐘樓巷原博物館院內,GPS坐標點為東經107°53′5″,北緯35°59′46″。鐵鐘鑄造於金泰和元年(公元1201年),懸掛在樓亭梁木之上,高2.5米,口徑1.75米,厚0.14米,重約4000公斤。雙龍鈕,頂有五孔,肩飾蓮瓣紋。腹部鑄有大小不等的方格,方格內有兩種文字的銘文,下層為“皇帝萬歲,臣佐千秋”八個漢文大字,每個大字之間列出一菩薩名,分別為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虛空藏菩薩、普賢菩薩、金剛手菩薩、除蓋障菩薩、地藏菩薩等。腹部下層鑄有銘文、捐資人和鑄鐘人姓名等;上層內橫書56個少數民族文字。經有關專家考察研究,確認為梵文悉曇小字,記載內容為佛教陀羅尼。鐘樓修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鐘樓基座分兩層,底層基座長15.5米,寬15.1米,高3.25米;二層基座底部為正方形,邊長為6.25米,高4.8米。占地面積235平方米。樓亭為歇山頂,木質結構,高5.5米。鐵鐘懸掛於樓亭主梁之上。
鐘樓形制古樸,氣勢恢弘,主體保存完好,鐵鐘對於研究佛教古語言文字和研究金代金屬冶煉鑄造工藝及金代隴東地區的佛教傳播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