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拉托遜紀

愛拉托遜紀

愛拉托遜紀Eratosthenian period)是月球地質年代中從32億年前至11億年前間的一段時期,處於晚雨海世和哥白尼紀之間。它的名稱取自該時期典型的撞擊坑-厄拉多塞隕石坑。跨度範圍,特別是上限尤為清晰明確,開始於31.1-32.4億年前,而終結期最普遍的看法是介於11-22億年前之間,其標誌則是哥白尼環形山的出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愛拉托遜紀
  • 外文名:Eratosthenian period
定義,愛拉托遜紀對象年齡確定的,該時期形成的地貌,

定義

愛拉托遜紀期限的界定:
  • 起點:月球主要地貌為月海地形,所有大於確定尺寸的隕石坑,尚未被撞擊的隕石轟平,即:這些區域中直徑大於240±10米的隕石坑,其內側壁坡傾斜率為1°。
  • 終點:通常所認為的古老隕石坑仍保留有射紋系統,但事實上該界限尚無明確的定義。它的定義很複雜,因為,不僅有已發現的隕石坑年齡問題,而且不同情況下射紋線的消失速率也不同。(另請參閱哥白尼紀)。
愛拉托遜紀是1962年由月球現代地質史劃分創始人尤金·舒梅克和羅伯特·哈克曼(Robert Hackman)所提出。

愛拉托遜紀對象年齡確定的

通常認為愛拉托遜紀的隕石坑保存完好,但缺乏明亮的輻射紋,但這種方法的主要缺陷是不同情況下輻射紋的消失速率差異極大。
另一種確定天體表面具體年齡的重要方法,是計算這些區域在存續期內所積累的隕石坑數量。愛拉托遜紀的月海上,直徑大於1公里的隕石坑分布密度處於750-2500座/百萬公里範圍內。此外,也通過隕石坑的破壞程度來判定表面年齡。
厄拉多塞隕石坑,具有該時期典型的外形,保存完好但射紋較黯淡厄拉多塞隕石坑,具有該時期典型的外形,保存完好但射紋較黯淡

該時期形成的地貌

在愛拉托遜紀,頻繁的天體撞擊和月球自身的地質活動已經熄滅,在此期間漫溢的熔岩構成了三分之一的月海區(月球表面的5%)。大部分的熔岩都分布在月球正面的西半部並富含元素,放射性略高且色調偏藍。最主要的陸地位於風暴洋汽海之中、雨海冷海的西側以及澄海濕海雲海史密斯海界海的一些地方以及熔岩覆蓋的大隕石坑格里馬爾迪環形山、柏拉圖坑和赫拉克勒斯環形山。
這一時期沒有新的撞擊盆地形成,之後也沒再出現。但較小的隕石坑不斷累積,它們大多保存完好,但缺乏亮度和輻射紋。在此期間總計約形成90座直徑30公里以上的大隕石坑,其中:
  • 月球正面的有:163公里的豪森環形山、142公里的畢達哥拉斯環形山、127公里的朗倫環形山、111公里的莫雷環形山、110公里的西奧菲勒斯環形山、82公里的傑米紐斯環形山、87公里的亞里士多德環形山、78公里的法布里休斯環形山、70公里的維爾納環形山、68公里的普盧塔克環形山、69公里的赫拉克勒斯環形山、60公里的布利奧環形山、58公里的厄拉多塞隕石坑等等;
  • 月球背面的有:82公里的伯克蘭環形山、77公里的摩爾斯環形山、65公里的里科環形山、81公里的奧爾科特環形山、67公里的柯克伍德環形山、72公里的芬森環形山、70公里的歐瑪爾·海亞姆環形山、62公里的莫伊謝耶夫環形山。
在此期間形成的岩石層,被稱為“愛拉托遜系統”,阿波羅12號帶回了該時期的岩石樣本-愛拉托遜早期(31-33億年前)的風暴洋月海熔岩
愛拉托遜紀對應於地球上由新太古代(太古宙)、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元古宙)所組成的這一大段時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