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

意向

意向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yì xiàng,一指志向;二指心之所向,意圖。出自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郗司空家有傖奴,知及文章……劉問何如方回。王曰:‘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便比方回 。’”

意向是某者對待或處理某事物的活動,其表現為此者的欲望、願望、希望和/或謀慮等行為反應傾向。某者的欲望、願望、希望和/或謀慮等可被分為肯定和否定或正向和負向。肯定或正向意向指對某事物的接近、取得、保護、接受、擁護、吸收、助長、產生和/或造成等;否定或負向的意向指對某事物的避開、丟棄、反對、破壞、抵抗、限止和/或消滅等。意向是個體對態度對象的反應傾向,即行為的準備狀態,準備對態度對象作出一定的反應,因而是一種行為傾向,或叫做意圖、意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意向
  • 外文名:Intention
  • 解釋:心之所向,意圖
  • 拼音:yì xiàng
漢語基本解釋,基本信息,引證解釋,造句,心理學含義及解釋,

漢語基本解釋

基本信息

【詞目】意向
【拼音】yì xiàng
【詞義】1、志向。如:意向甚大,改變意向。2、心之所向,意圖。如:敵軍意向不明。

引證解釋

1、志向。
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郗司空家有傖奴,知及文章……劉問何如方回。王曰:‘此正小人有意向耳,何得便比方回 。’”
明唐順之《寄黎知州書》:“仆閒居自咎,惜從前意向之未真,覺一切妄念之為累。”
2、心之所向,意圖。
南齊書·庾杲之傳》:“昔袁公作衛軍,欲用我為長史,雖不獲就,要是意向如此。”
醒世恆言·薛錄事魚服證仙》:“自此三江五湖,隨其意向,無不游適。”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三軍之耳目心思視一將之意向為轉移。”

造句

1、這家銀行宣布了參加競標的意向
2、他的意向已付諸行動。
3、她沒有走的意向

心理學含義及解釋

意向是指人們對待或處理客觀事物的活動,表現為人們的欲望、願望、希望、謀慮等行為反應傾向。人的欲望、願望、希望、謀慮等可分為肯定的和否定或正向和負向兩種。肯定或正向的意向就是對某種客觀事物的接近、取得、保護、接受、擁護、吸收、助長、產生、造成等;否定或負向的意向就是對某種客觀事物的避開、丟棄、反對、破壞、抵抗、限止、消滅等。意向是個體對態度對象的反應傾向,即行為的準備狀態,準備對態度對象作出一定的反應,因而是一種行為傾向,或叫做意圖、意動。
意向是態度具有協調一致性表現的感受、情感和意向中的一個方面,屬於對行為的內在意識過程。行為的意識過程包括內在意向和外在意識兩種,內在意向和外在意識的區別在於:內在意向是對行為目標目的的注意關注,而外在意識是對行為過程的注意關注。
如果人們的的意向產生或改變,則人們的內在感受和情感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例如社會心理學家勒維斯和他的同事,為研究個體的生理對社會知覺的變化,選擇了一群飢餓程度不等的被試進行試驗。先讓被試看幾張亂塗亂畫的圖片,其中幾張描寫食物和其他東西的圖片都蓋上一層薄紗,使被試看不清楚圖片的真實內容。然後,要被試根椐自己的回憶講看到的圖片內容,結果表明,飢餓的時間越長的被試越傾向於回憶圖片上畫著的食物,即飢餓程度越強,對食物的知覺程度越敏感。在這一試驗中,當人們對食物有較強的食慾(意向要素)時,就會產生對畫有食物的圖片的偏愛(情感要素),同時也會加深其對食物圖片的辨認程度(感受要素)。所以,由激發意向所表現出的情感和感受,表明了各態度要素間在表現上的相互統一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