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罪者

伊斯蘭教史對庫法什葉派的專稱。又譯作“懺悔派”。680年,庫法什葉派致書在麥加的阿里之子海珊,敦請他到庫法繼承哈里發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悔罪者
  • 外文名:Tawwab
  • 別名:懺悔派
  • 由來伊斯蘭教史對庫法什葉派的專稱
悔罪者(Tawwab)
海珊派部分信徒先赴庫法聯繫。伍麥葉王朝駐伊拉克總督歐拜杜拉聞知,率軍抵庫法,搜捕和鎮壓了海珊的先遣隊及其主要擁護者。迫於恐懼,庫法大多數什葉派人不承認曾擁戴海珊,反倒向歐拜杜拉一邊,從而為其殺害海珊提供了口實。海珊在卡爾巴拉遇,難後,庫法什葉派人十分震驚,對自己的背義行為悔恨不已,決心悔罪並為海珊復仇,故名。7世紀80年代初,他們在蘇萊曼領導下起義,反對伍麥葉政權,後在哈里發麥爾旺(Marwan,683—685在位)鎮壓下失敗。以悔罪為特點的庫法什葉派,迄今在伊拉克仍有一定勢力。他們悔罪的主要方式是:在阿舒拉日(伊斯蘭教曆1月10日)集會悼念海珊殉難,悲切而狂熱地吟誦詩歌,捶胸頓足或以匕首擊打自己頭部、胸部至流血,以此方式來彌補、悔罪。他們甚至認為將血滴進吸吮過海珊鮮血的大地,既可悔罪,又很榮幸。
(馮今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