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乾禪師塔

恭乾禪師塔

恭乾禪師塔位於廬山牯嶺西南的金竹坪,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即,為恭乾禪師的墓塔。據《廬山志.續志》記載,恭乾禪師在萬曆七年創建九齊寺,後九齊寺香火日盛。恭乾禪師死後其弟子為他興建了墓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恭乾禪師塔
  • 地理位置:廬山牯嶺金竹坪
  • 著名景點:九齊寺等
  • 始建於:公元1618年
簡介,結構特點,珍貴文物,周圍景觀,其他信息,維修與保護,恭乾禪師,

簡介

禪師塔分為三級,由八塊花崗岩組成,高3.5米,基座直徑1.3米。基座上有六角形 石墩,墩上用仰覆蓮承托圓鼓石,石上刻有“圓寂禪和尚鼎塔”等字。塔前有祭坪,左右兩側分別立有石碑,字跡已經模糊不清。而祭坪四周的護欄保存較為完好。
恭乾禪師塔恭乾禪師塔
廬山文物管理局 李革民:“一是從規模上比較大,第二個它的製作方法完全是明代的製作方法,象我們明朝通常用的纏枝牡丹、丹鳳朝陽、喜鵲報春這一系列的圖案都有,而且採取的都是這種比較深的透雕。”
恭乾禪師塔實為衣缽塔,存放的是恭乾禪師的法器,在塔的左側一船形石頭上還立有船塔,恭乾禪師的骨灰就存放在船塔下。據了解,恭乾禪師塔曾多次出現坍塌,1986年經全面維修後,文物管理部門一直定期對它進行維護。

結構特點

恭乾禪師塔分為三級,由八塊花崗岩組成,高3.5米,基座直徑1.3米。基座上有六角形石墩,墩上用仰覆蓮承托圓鼓石,石上刻有“圓寂禪和尚鼎塔”等字。塔前有祭坪,左右兩側分別立有石碑,字跡已經模糊不清。而祭坪四周的護欄保存較為完好。恭乾禪師塔特點:一是從規模上比較大,第二個它的製作方法完全是明代的製作方法,象我們明朝通常用的纏枝牡丹、丹鳳朝陽、喜鵲報春這一系列的圖案都有,而且採取的都是這種比較深的透雕。”恭乾禪師塔實為衣缽塔,存放的是恭乾禪師的法器,在塔的左側一船形石頭上還立有船塔,恭乾禪師的骨灰就存放在船塔下。塔後用石築成一個半圓形護牆,牆正中嵌三塊石碑。正中一碑刻“明傳賢首宗二十六代敬禪師塔,黃山第二代主持續芳口禪師塔”等字,其左右兩塊均為空碑。碑額為雲狀石雕。塔前為祭坪,坪左右分別立有一塊大小一樣的石碑,碑文已漫漶不清。祭坪左右兩邊均用石柱、浮雕石板相嵌,構成石護欄與門欄相連。據了解,恭乾禪師塔曾多次出現坍塌,1986年經全面維修後,文物管理部門一直定期對它進行維護。靜臥在萬綠叢中,莊嚴肅穆占地200餘平方米。四周以雕花欄板與花飾望柱組成的圍欄,高雅清新。基座上有六角形石墩,墩上用仰覆蓮承托圓鼓石,石上刻有“圓寂禪和尚鼎塔”等字。六角石柱的相輪上,刻有“皇圖永固,帝道遐昌,法輪常轉,佛國增佛,阿彌陀佛”等禪語。在相輪與仰覆盆之間飾以仰覆蓮座。祭合左前方有天然臥石,上書“臥碑”二字。臥碑上方有巨石為船,船頭有一座三級六面石塔,古樸優美,人稱船塔。船頭翹仰,似欲騰空飛去。此塔集經幢與喇嘛塔的特點於一體,頗為少見,是廬山現存最大的一座僧塔。
恭乾禪師塔恭乾禪師塔

珍貴文物

恭乾禪師塔之所以特別引人注目,除了它歷史悠久、香火旺盛外,寺內珍藏著 許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珍貴文物。比如,在掛著“大顯通寺”匾額的山門外兩側,各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摹仿龍形和虎形,分別寫著“龍”、“虎”兩個大字。寺廟中用龍虎把守大門,甚為奇特。而這兩座石碑又是唐代的遺物,彌足珍貴。在大文殊殿前有兩座碑亭,亭內的石碑也比較特殊,一座是無字碑,一座是有字碑,有字碑是清朝康熙帝皇帝的御筆。藏經樓內,收藏的各種文物那就更多了。在這裡,有北魏時期銅鑄的旃檀佛像,有北宋開寶年間刊刻的雷峰塔藏經,有明代人繪製在菩提樹葉上的十八羅漢像,有楊五郎使用過的兵器——八十一斤重的鐵棍……然而,在恭乾禪師塔內最珍貴也是最值得一看的文物,卻是千缽文殊銅像、銅殿和銅塔、無量殿、華嚴經字塔和重達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的大銅鐘。千缽文殊銅象,供奉在千缽文殊殿內。這尊銅像,造型奇特,上疊五個頭像;胸前有手六隻,其中的兩隻捧著一個金缽,缽內坐著釋迦牟尼佛,背後向四周伸出一千隻手,每隻手上都有一個金缽,每個缽內都有一尊釋迦牟尼佛。所以,這尊銅像又被叫做千臂千缽千釋迦文殊像。這尊像金光燦爛,鑄於明代,全國少有。銅殿和銅塔,也是全國罕見的文物。銅殿高八點三米,寬四點七米,深四點五米,是明朝萬曆年間用銅十萬斤鑄成的。殿內四壁鑄滿了佛像,號稱萬佛;銅殿隔扇的外壁,鑄有各種圖案和花卉鳥獸,如玉兔拜月、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非常精緻。銅殿前原有銅塔五座,暗含五台之意,現僅留下兩座,八面十三層,玲瓏秀麗,引人注目。華嚴經字塔陳列在藏經樓內。這座字塔是用蠅頭小楷字組成的。在長一丈八尺,寬六尺的黃綾和白綾上,寫有《華嚴經》八十卷,六十萬零四十三字。這是清朝康熙帝年間蘇州許德心用四年時間設計、八年時間書寫完成的作品,確實珍貴。
恭乾禪師塔恭乾禪師塔

周圍景觀

恭乾禪師塔的四周修建了天王殿、意珠心鏡殿、七佛寶殿、具六神通殿等建築, 是恭乾禪師塔內主要的旅遊資源,每年吸引了大量的遊人來這裡旅遊。恭乾禪師塔前天王殿、意珠心鏡殿、東配殿和北側廂房內都有文物、史料展出,天王殿為“佛殿瑰寶展”,意珠心鏡殿為“藏傳萬佛造像藝術展”,東配殿及北側廂房,此外,恭乾禪師塔內還藏有一些元、、清時代的唐卡、佛像、匾額等。主要建築有法輪殿、正覺殿、普安殿、配殿廊廡、鐘鼓樓等。自下而上,依山勢而築。正覺殿前,建有“滌靄”、“引勝”、“雲依”、“意遠”四亭,對稱而典雅美觀。由此可拾級登上佛塔。西北面有閱古樓,樓記憶體放自魏晉至明代的法帖340件,題跋210多件,刻石495方。內壁嵌存的摹刻故宮中的《三希堂法帖》,堪稱墨寶,為清乾隆年間原物。附近還有琳光殿,延南熏亭和山腰中的“銅仙承露盤”。東北坡古木參天,這裡便是“廬山八景”之一的“廬山春蔭”,景物如畫,美不勝收。據《大清會典》記載起報警的作用,在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燃燈節),塔頂到山下都會燃恭乾禪師塔燈,並請喇嘛舉行法事,祈求國泰民安。
恭乾禪師塔恭乾禪師塔

其他信息

維修與保護

恭乾禪師塔歷千年的風雨侵蝕、地震戰火,至今仍保存完好,除其塔基牢固, 結構謹嚴外,歷代不斷維修也是重要原因,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進行了系統的修繕和管理。1986年經全面維修後,文物管理部門一直定期對它進行維護。文物管理部門撥大量專款,調撥花崗岩對塔進行全面搶修,使這座當今世界上保護最完整、結構最奇巧,外形最壯觀的古代高層塔建築煥然一新,巍然屹立。並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高超的建築技術,吸引著國內外遊客。從某種程度上講,已經成為江西廬山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恭乾禪師塔與現代建築藝術融合在一起,虛懷若谷,將恭乾禪師塔千百萬年來的文明展示於世界人面前。

恭乾禪師

河內(今黃河以北)人。出生於廬山,是明萬曆年間著名的佛教大師(屬佛教支派曹洞宗),15歲在廬山出家,受戒後雲遊天下,尋師訪友,參究禪宗修行之道。據《五燈嚴統》本傳:行秀對諸子百家之學無不會通,對《華嚴經》下的功夫最多。他精通曹洞宗的禪說,又長於機辯,年輕時就聲名赫赫。同時深通儒家經典。明章宗於明昌四年(1193年)召見他,詢問佛道,並賜贈錦綺大僧衣一件;承安二年(1197年)又下詔恭乾禪師住廬山九齊寺內,直到他81歲圓寂。其名聲因當時的書令耶律楚材師事之而益彰。耶律楚材向之參學三年,僧以湛然居士目之,恭乾禪師曾語文正“以儒治國,以佛治心”,因而耶律楚材在太宗任中書令(相當宰相)時,推行其主張。恭乾禪師著作有《從容錄》、 《清益後錄》 、 《萬壽語錄》等。恭乾禪師圓寂後修此墓塔,塔分為三級,由八塊花崗岩組成。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時加高。塔上嵌有石刻一塊上書“乾隆十八年歲次癸酉穀旦康親王永恩奉敕重修”。民國十六年(1927年)由葉恭綽等人重修,辟大門並書石門額“恭乾禪師”。
恭乾禪師塔位於廬山牯嶺西南的金竹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