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狼

恐狼

恐狼是犬屬已滅絕的一個物種,在更新世(距今約260萬年至1萬年)的北美洲非常普遍。恐狼一直生活在北美大陸,傳說中的恐狼具有兇惡的眼神,鋼鐵般的臉龐,潛伏在黑液中吼唱感激死者的恐狼之歌。

傳說中恐狼的名氣不僅是因為它較大的體型,更是因為它直到8000年前才滅絕,這使得恐狼成為除灰狼外人類可能面對過的唯一一種“大灰狼”。恐狼牙齒更為有力,是典型的機會捕食者,可能更輕易咬碎獵物的骨頭,它主要的獵物為長角野牛、西方馬等健壯動物,因此它也變得健壯。

基本介紹

簡介,起源,形態特徵,物種發現,歷史演化,物種分布,生活習性,滅絕,

簡介

作為有史以來最大的野生犬亞科動物,恐狼在冰河時代的北美洲可是個重要角色。不過,其實它們比今天的狼大不了多少,身長1.5至2米,肩高1米左右,平均體重為50千克,大者可接近80千克。
恐狼出現在大約40萬年前,直到冰河期即將結束的1萬年前滅絕。在此期間,它們一直與生存至今的狼共同生活在美洲大地上。也許有人會產生疑問,這兩種狼如何共存,其實,根據化石分析恐狼的身體結構與狼有許多區別,並不是對現代狼的簡單放大。與今天的狼相比、恐狼的身軀和四肢更加短粗結實,肩膀寬闊,腦袋大而沉重(但平均腦量比狼要低),雙頷及牙齒更加強勁有力。這樣的體形決定它們在速度和耐力上都比狼遜色些,智力也略差,但卻擁有鬣狗般的可怕咬力和更壯實的體魄。此外,已發現的恐狼牙齒化石大都嚴重磨損,說明它們經常啃食大型動物的骨頭。而且在美國加州的拉布雷亞瀝青坑中,恐狼的遺骸達360餘具,數量遠多於其他食肉獸。這似乎表明恐狼可能並非剽悍的獵手,而是智力不高、以揀食屍體為生的清道夫角色。
恐狼

起源

約4000萬年前,犬科動物首次出現在北美地區。黃昏犬是最古老的犬科物種之一,約有20厘米高,據推測以小型群居方式生活。之後出現了上犬,隨著時間的推進,它的體形漸漸達到獅子般大小。細犬是第一個犬科動物的近親種,而它的後裔真犬成為了犬屬中首個類似現代狗和狼的物種。恐狼出現在大約200萬年以前,體形和現代灰狼相似,但它的腿較短,而且更為有力。
到了新近紀的時候,犬形類已經逐漸分化成了不同的家族,科學家也為它們重新進行了分類。恐狼被劃分到“犬科動物”家族,這也是犬形類分化後的最大家族。恐狼並不是現生狼的祖先,最多算得上是遠親,它們還曾經共同生活在北美洲的平原上。恐狼的學名意思是“可怕的狼”,是一種大型動物,體長可以達到1.5米。恐狼的上下頜比現生狼的更大更有力,牙齒也更鋒利。不過恐狼的四肢要短一些,這說明它同樣不能長距離奔襲,主要依靠伏擊來捕獲獵物。美國洛杉磯的拉布雷亞瀝青坑曾經出土過350萬件各種類型的化石,其中恐狼的化石有幾千具,科學家據此推測恐狼應該是集體狩獵的動物。

形態特徵

40萬年前,恐狼(Dire Wolf)出現了。它的體型比現代的狼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和狼並存在世界上,直到一萬年前才滅絕。它的身體構造和現代的狼完全不同,身體更健壯結實,四肢比較細而且短,比較像鬣狗。它的下顎組織很大,使它有能力咬碎骨頭。它在食物鏈上的位置也和鬣狗類似,更大程度上是食腐者而不是獵手。它們的智力可能比較低。在加利福尼亞的瀝青坑中,發現的恐狼的骨骸遠比其他動物多得多,整整3600具。除了恐狼以外,其他幾個狼的世系也在這個時期開始發展。
恐狼恐狼

物種發現

恐狼的第一個標本是由Francis A. Linck於1854年沿美國俄亥俄河在近印第安納州埃文斯維爾的鴿子河河口發現,而大部份的化石則在加里福尼亞州的拉布雷亞瀝青坑中發現。
恐狼應該是典型的機會捕食者,在洛杉磯著名的瀝青坑中有3600具恐狼骨骼,這比其他動物要多的多,這說明它們常常潛伏在這片沼澤中以伺機獵殺陷進沼澤的獵物。恐狼還有一個比較健壯的原因是,恐狼主要的獵物長角野牛、西方馬都是十分健壯的動物。儘管洛杉磯的恐狼化石最為豐富,但恐狼的第一次發現則是在1854年的費城,1858年雷第博士第一次將這種滅絕不久的物種命名為恐狼。

歷史演化

在距今800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狼與豺、狐狸等犬屬動物最先在亞洲出現。當然,這裡並不是進化的終點,那時的狼和現在的狼並不完全相同。在這以後的幾百萬年的時間裡,在美洲和歐洲也都先後出現過幾種狼,其中一些便是今天紅狼和郊狼的祖先。然而,灰狼的基因仍舊蘊藏在各種狼的體內,等待時機一到便組裝為真正的終極殺手。
在500萬年前的上新世到180萬年前的更新世時期,犬科動物先後到達了非洲和南美洲,並在全世界繁衍起來。這一階段中,郊狼和紅狼從它們的祖先中分化出來,郊狼和紅狼只分布於北美地區,南於體型甚小,它們一般不具備捕殺大型獵物的能力。並且,我們一般所指的狼並不包括此兩者,而僅僅是指灰狼。
還有一種大名鼎鼎的狼——恐狼在更新世晚期出現。恐狼的名氣之所以大不僅僅是因為它較大的體型,更是因為它直到8000年前才滅絕:這使得恐狼成為除灰狼外,人類可能曾經面對過的唯一一種“大灰狼”。
恐狼一直生活在北美大陸,傳說中的恐狼具有兇惡的眼神和鋼鐵般的臉龐,潛伏在黑夜之中,吼唱著它們那感激死者的恐狼之歌。
灰狼的出現甚至要比恐狼早一些,這種存活到現在的犬科之王發源於距今30萬年的更新世期,最先出現的地點是歐亞大陸然後從白令海峽的大陸橋擴散至美洲大陸。
灰狼曾經和恐狼共同生活過近10萬年的時間。由於恐狼從沒有到過歐亞大陸,而從今天的結果看來,遠道而來的灰狼的生存能力似乎更強。灰狼和恐狼到底有多大強度的競爭我們不得而知,但僅從體型上來看,兩者的生態位重疊應該相當明顯,也就是說兩位經驗老到的獵手具有類似的獵物。在獵物足夠豐盛的情況下兩者似乎相安無事,但是一旦條件發生變化,那么兩者之間的真正差距便暴露無遺,雖然不一定存在廝殺與搏鬥,但爪牙之間的較量卻已經體現在捕食的效率上了,最終的結局自認是強者生存、弱者淘汰。
灰狼能夠取得進化上的成功並不只是因為它僅僅勝恐狼一籌,食性、行為、捕食策略、自身的身體結構等多方面的進化特徵使它更能適應當前的條件。

物種分布

恐狼類是犬形類動物的一種,在更新世時分布於今天的北美洲地區。與現代的狼類相比,恐狼類的顱骨和牙齒都比較大,腿部卻比較短。在美國加州拉布瑞亞牧場瀝青坑中曾發現了1600件以上的恐狼類化石,這些狼群似乎是想吃陷於瀝青中的動物,卻導致自己也脫身不得。

生活習性

它棲息於北美洲大地上,身體和四肢比現生的狼更為短粗、結實,肩膀寬闊,頭大而沉重但腦量較小,雙頜及牙齒更加強勁有力。因此,恐狼在速度和耐力上都比狼遜色,智力也略差,但卻擁有更為可怕的咬力和更壯實的體魄,似乎能夠捕捉北美野牛、大角野牛、地懶以及西方馬和各種大中型鹿類等獵物,也會揀食一些動物屍體為食,是當時草原上的清道夫。
恐狼恐狼

滅絕

在更新世晚期(30萬年前),灰狼經白令陸橋抵達北美洲。在10萬年前,恐狼亦在北美洲出現。於一萬六千年前,恰巧是冰河時期末及人類抵達北美洲,大部份的大型哺乳動物開始消失。恐狼由於失去了主要糧食,且較其他狼的物種(如灰狼及紅狼)緩慢,以致未能獵食較靈活的獵物,開始被逼要吃腐肉。直至一萬年前,大型哺乳動物及恐狼都滅絕了。不過在阿肯色州亦有發現一些化石,證明恐狼可能在4000年前仍有一些遺族生活在歐薩克山脈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