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讟

怨讟

怨讟,漢語詞語,讀作yuàn dú,是指擁有怨恨誹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怨讟
  • 拼音:yuàn dú 
  • 釋義:怨恨誹謗。
  • 注音:ㄧㄨㄢˋ ㄉㄨˊ
解釋,出處,

解釋

亦作“ 怨黷 ”。 怨恨誹謗。

出處

1、《左傳·宣公十二年》:“昔歲入 陳 ,今茲入 鄭 ,民不罷勞,君無怨讟,政有經矣。” 杜預 註:“讟,謗也。”
2、《後漢書·王梁傳》:“﹝王梁﹞建議開渠,為人興利,旅力既愆,迄無成功,百姓怨讟,談者讙嘩。雖蒙寬宥,猶執謙退君子成人之美,其以梁為濟南太守。”
3、《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由此眾庶失望,而怨黷興矣。”
4、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師不疲勞,兵無怨讟。”
5、《明史·鄒緝傳》:“凡此數事,皆下失民心,上違天意,怨讟之興,實由此也。”
6、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郵政·餵養》:“本官不察,以小民怨黷,飽左右之貪囊,所損多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