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角色社會化

性別角色社會化

指個體在社會生活過程中逐漸學會按照自己的性別角色規範行事的過程。“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是性別角色,是指由於人們的性別不同而產生的符合一定社會期望的品質特徵、思想方式和一定行為模式。性別角色的特徵與社會文化有密切關係。對此,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曾進行過大量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別角色社會化
  • 外文名:gender role socialization
  • 時間:20世紀30年代
  • 性質:社會性
  • 類別:心理學
  • 特點:按照社會分工的要求而變化
歷史,區別,影響因素,文化,家庭,學校,同齡人群體,大眾傳媒,

歷史

20世紀30年代,人類學家M.米德曾對紐幾內亞的3個原始部落的人的行為表現進行了研究,並據此寫出了《3個原始群落中的性別和性格》(1935)一書。她詳細比較了這三個部落中男女不同的行為方式及性格特點,得出結論說,男女的個性特徵與他(她)們具有的生理特徵之間沒有必然聯繫。性別角色特徵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在不同文化中經過系統的性別角色社會化形成的。

區別

也有些學者認為男女角色生來就有差異,如女孩的語言表達力較強,男孩的運算能力發展得更快,男孩更具有侵略性等。
在原始社會,男性從事狩獵和戰鬥,女性進行採集和養育子女。在農業社會,則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在封建社會,婦女受到禮教的約束,活動大多限制在家庭內,男性則有更多的社會交往自由,人們廣為稱道的是“賢妻良母”和“男兒志在四方”的行為模式。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之後,婦女從封建家庭桎梏中解脫出來,參與較多的社會活動。但性別角色的傳統觀念仍然是男性應有事業心、進取心和獨立性,行為粗獷豪爽、敢於競爭,即具有“男性氣質”;女性則應富同情心和敏感性,善於理家和哺育子女、對人溫柔體貼、舉止文雅嫻靜,即具有“女性氣質”。

影響因素

性別角色社會化中的性別角色信息主要來源於:文化、父母親、同伴交往、學校教育以及大眾媒體、國家與社會的期望等。

文化

文化是一個特定群體或社會的生活中形成的並為其成員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總和,其中包括價值觀、知識、信仰、法律、藝術、風俗習慣、風尚、生活態度和行為準則,以及相應的物質表現形式。不同社會和民族的不同文化對兒童的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影響不同。當人們被置於各種文化體制和結構中,任何個人都是由不同話語所賦予的主體位置的集合體。這就使得人們在不同的社區或文化中承擔著不同的社會性別身份,當相互衝突的價值觀、假設和目標在人們內心碰撞並塑造著人們時,緊張狀況就會產生,從而帶來有關性別的角色衝突、失敗與調試。這就有可能導致男女性性別角色的社會化。

家庭

兒童的性別角色社會化始於家庭中。其機制是性別期望、性別認同和模仿。實際上,至懷孕期間開始,父母常常推測胎兒的性別,對不同性別的孩子,賦予不同的期望。在嬰兒從出生後,父母就已經按照他(她)的性別用不同的方式培養、教育。例如,對穿衣打扮、玩具、說話方式、行為表現都有不同的要求。子女本身則表現出性別認同,即女孩模仿母親,男孩模仿父親。學齡前兒童的父母給不同性別的子女購買不同的服裝和玩具,對男孩的頑皮和淘氣採取容忍的態度,而對女孩的安靜文雅則予以稱讚。兒童在這段時間裡,通過玩具和遊戲增強了性別角色的意識,使其行為向相應的性別角色轉化。

學校

在兒童進入學齡期後,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一般說來也從多方面加強了兩性的角色差異;不僅教師對不同性別學生的升學期望、課餘活動、體育鍛鍊項目有不同的要求與內容,而且供學生學習的教科書也表現出對男女的不同期待。學校是一個重要的性別社會化場所。在現代社會,學校教育日益重要,它面向社會,具有嚴格的組織、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計畫,能夠充分調動有限的教育資源,有規模地、集中地把個體形塑成能適應現代社會的有用之人。學校進行性別角色社會化的最主要的途徑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教學內容和老師對待不同性別的學生的態度和期望。

同齡人群體

同齡人 群體或稱同輩群體、同伴群體,是兒童和青少年性別角色社會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同齡人群體在不同德年齡階段對個體的影響由不同的特徵。個體進入青少年時期後,由於身心發展的不平衡見表現出自身要求獨立、擺脫父母老師等權威的影響和渴望得到社會支持與認可的雙重矛盾,因此,同齡人群體的影響將超過家庭的影響。為同齡夥伴所認同,服從同齡人群體的價值觀、習俗和時尚,是青少年的強烈需求。同齡孩子的負面評價有一種無形的壓力。為了得到同伴的讚賞,孩子們往往會調整自己的行為,使之更符合“規範”。

大眾傳媒

大眾傳媒主要包括電影、廣播、廣告、報紙、雜誌以及日益普及的網際網路。大眾媒體的影響是伴隨著大眾文化推廣而增加的,大眾文化的客群主要是青少年,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世界範圍內,由於城市化和消費時代特徵的出現,使青少年群體變成了一種文化群體,大眾文化成為年輕人自己的亞文化語言。通過傳媒,大眾文化成為青少年性別角色社會化的重要手段。大眾傳播工具對於男女角色社會化也有重要影響,大多強調傳統的兩性角色行為規範,使觀眾和讀者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這種規範並按其行事。大眾傳媒在塑造兩性角色定位時過於注重單性化的性別角色,如媒體對“偽娘”等的報導甚至隱形的推崇都有可能造成兒童性別角色社會化的過程中產生混亂。圖書和電視更是對兒童性別角色的意識將進一步發揮影響。兒童的動畫世界裡,英雄幾乎都是男性,是強者;女性往往等待英雄從惡魔身邊解救出來,是弱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