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化

性別化

性別化(gender typing)一譯“性別類型化”,亦稱“性別角色社會化”。是指個體意識到自己的性別,並獲得社會期望的、符合其相應性別的動機、價值和心理行為特徵的過程。通常包括四個相互聯繫的領域:(1)性別同一性發展,即關於一個人是男是女及性別不變的知識;(2)性別角色觀或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發展,即認為怎樣才算得上是一名男性或女性及其獲得過程;(3)性別化行為發展,即兒童更喜歡與其性別相符的活動傾向和行為表現;(4)男女兒童性別化發展差異,即男孩和女孩並不是在同樣的環境作用下·以同樣的方式完成各自的性別化。它是在兩性遺傳的生物差異提供的自然前提的基礎上,通過個體接受不同的社會文化、大眾傳播、父母不同的養育方式,通過對同性別長者的模仿學習和認知發展等自我社會化過程實現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別化
  • 外文名:gender typing 
一、性別化的概念,二、性別角色認同和性別化,三、性別化的發展,性別認同的發展,性別角色標準的獲得,性別化行為的發展,四、性別化的理論,社會生物學理論,精神分析理論,性別圖式理論,社會學習理論,認知理論,整合理論,其他觀點:家庭影響,

一、性別化的概念

性別化是指兒童在特有的文化中獲得符合性別要求的想法、感受和行為的過程。

二、性別角色認同和性別化

性別在兒童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幾乎在每個社會,最基本的社會分類就是性別。兒童一出生,父母得到的第一個信息就是有關孩子的性別的——“男孩”或“女孩”。性別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父母或其他人對待兒童的方式,如給孩子取名、送服飾和玩具、與兒童遊戲和談話等無不傳遞著社會有關男女不同的標準和期望。
所有的社會都期待男女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行為方式。兒童要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就必須知道自己的性別和社會對不同性別的期望,並將這類信息整合到自我概念系統中,形成獨特的個性特徵和行為方式。
兒童性別認同和關於他所生活的的社會認為適合於男人或女人的動機、價值、行為方式和性格特徵的過程就是性別化。這是兒童個性和社會性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性別化又稱性別類型化。兒童的基本生物特徵、社會經驗和認知發展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著兒童的性別化。

三、性別化的發展

性別認同的發展

一些2歲左右的兒童已經能夠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別,然而還不能確定自己的性別(Thompson,1975)。大多數2.5~3歲的兒童能正確說出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但不能認識到性別是不變的屬性。3~5歲兒童還不能理解性別的堅定性。他們認為一個人只要換換衣服和髮型就能變成另一個性別的人。5~7歲兒童才開始理解性別的堅定性,這正是兒童初步達到液體和數量守恆的階段(Marcus & Overton,1978)。兒童先是理解自我的性別堅定性,繼而是同性別他人的性別堅定性,最後是異性別他人的性別堅定性(Eaton & Von Bargen,1980)。理解男女生理上的差異是在學齡期間。

性別角色標準的獲得

每位父母都有一套性別角色標準,在孩子出生後,父母就把自己的性別角色標準以各種方式傳遞給子女。他們鼓勵哪些符合性別角色標準的行為,制裁哪些不適當的行為。兒童幾乎在正確使用性別標籤不久,就獲得了一些性別刻板印象。有一項研究(Kuhn,Nash & Brucken, 1978)給2.5~3.5歲的兒童兩個不同性別的娃娃,問他們這兩個娃娃分別從事什麼活動,如做飯、縫衣服、玩娃娃、開火車或卡車、打架、爬樹等。幾乎所有2.5歲的兒童都有一些關於性別角色標準的知識,而3.5歲兒童知道得更多。
在學前和國小低年級,兒童更多地知道哪些玩具、活動更適宜男孩或女孩,男孩和女孩各自在哪些學科占有優勢(Serbin,Powlishta & Gulko,1993;Welch-Ross & Schmidt,1996)。對於性別角色心理維度標準的認識要到學齡後兒童才能獲得,而且相對幼兒的性別角色標準要靈活得多。3~7歲的孩子將性別角色標準看成是不容侵犯的、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準則(Biernat,1991;Ruble & Martin,1998)。8~9歲時,兒童在關於性別的認知上開始變得較為靈活(Levy,Taylor & German,1995; Machle, et al.,2001)。

性別化行為的發展

兒童的性別偏愛最早表現為對玩具的選擇上。大約14~22個月的男孩就偏愛小汽車之類的玩具,而女孩則喜歡玩娃娃和毛絨玩具。18~24個月的嬰兒即使在沒有其他玩具的情況下,也通常拒絕玩異性孩子的玩具(Caldera, Huston & O’Srien,1989)。進入幼稚園 後,兒童一般都喜歡從事於性別相符合的活動或中性活動,他們常分成男女不同的遊戲小組(Hartup,1983)。
4~9歲的男女兒童對性別角色標準有了更多的了解,並且遵從這些社會要求。然而,女孩比男孩對異性玩具、遊戲和活動興趣保持得更久些。有人(Richardson & Simpson,1982)記錄了750名5~9歲兒童在給“聖誕老人”的信中表達的玩具偏愛。儘管他們的要求大多反映了各自的性別偏愛,但女孩比男孩要異性玩具的更多些。
一項追蹤研究在考察兒童早期幾種性別化行為的穩定性時,發現凡事與社會的性別角色標準一致的行為 ,由於在兒童的社會實踐中不斷受到強化,因而有可能保留下來,成為比較穩定的 個性特徵,而那些與社會性別角色標準不符合的行為,則因自幼得不到強化甚至受到譴責而可能逐漸消退。

四、性別化的理論

社會生物學理論

社會生物學理論強調兩性間發生學和荷爾蒙差異在兒童性別化中的決定作用。他們認為是兒童的性別決定了父母或是其他人怎樣對兒童實施性別化的教育。

精神分析理論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性別化是兒童與同性別父母認同的結果之一。

性別圖式理論

性別圖式理論認為兒童會構建一種自我性別圖式,並根據性別圖式評價信息、環境刺激等對自己是否合適。

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提出兒童獲得性別化態度和行為的兩種機制是直接訓練(強化適當的性別行為,懲罰不適當的性別行為)與觀察學習。

認知理論

認知理論指出,兒童性別角色的發展部分依賴於兒童的認知發展。

整合理論

這些觀點增進了對性別差異和性別角色發展的理解,各種理論強調的不同過程似乎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分別有特別的意義,所以就出現了一種整合理論的傾向。生物理論說明,出生前的生理髮展是人們判定一個孩子性別並依照性別採取相應撫養方式的主要依據。社會學習理論強調,年幼兒童之所以表現出與其性別一致的行為,主要原因是他人強化了他們的此類行為,形成了基本的性別認同。2.5~3歲的兒童獲得了基本的性別認同,並開始形成性別圖式。而當他們到了6~7歲,能夠理解性別恆常性時,就不再完全依賴於性別圖式,他們開始對同性別榜樣給予更多的關注,並學習判斷更適合自己性別群體的態度和行為方式,這一階段,認知發展理論起著重要作用。在青春期及以後,青春期生理的巨變與新的社會期望(性彆強化)一起,使青少年重新審視自己的自我概念,形成成人的性別認同。在這一階段則是各種理論綜合作用的結果。

其他觀點:家庭影響

此外,關於兒童的家庭結構對兒童性別化的影響也有大量報導。父母對子女數學能力的預期對孩子有很大影響。兒童會逐漸接受父母的概念,男孩感到自信而女孩常感到沮喪和焦慮,容易低估自己的一般學習能力,特別是數學學習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