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進與慢變:晚清以來社會變化的兩種形態(急進與慢變)

急進與慢變:晚清以來社會變化的兩種形態

急進與慢變一般指本詞條

《急進與慢變:晚清以來社會變化的兩種形態》是201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燕京。本書講述了晚清以來社會政治與生活的兩種形態的變化。

基本介紹

  • 書名:急進與慢變:晚清以來社會變化的兩種形態
  • 作者孫燕京  
  • ISBN:9787100073974
  • 頁數:  308頁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1-9-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 叢書名:北京師範大學史學文庫
  • 尺寸:20.8 x 14.8 x 1.6 cm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孫燕京,1976年7月至1978年3月,曾在北京市海淀區糧食基層店工作,是為當時的服務系統“仿佛八大員”之一。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得以實現幼時理想,成為全國750萬考生被榮幸錄取的22萬學生之一。在北師大讀書7年之後,留校任教至今。自讀研究生以來。晚清政治與社會文化成興趣所在。
作為人生目標,我很不情願當學問的奴隸。總願意讓自己的人生更豐富一些,更多彩一些,正所謂,濃茶烈酒,多彩人生。出於此,做事不專、學問不精,愛談天說地、懶於著述,就成了難以克服的痼疾。

內容簡介

《急進與慢變:晚清以來社會變化的兩種形態》大致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屬於晚清政治,特別是甲午戰爭一直到辛亥革命這一段歷史時期上層社會、士大夫階層的種種情形;後一部分為社會生活、社會風尚的變化,它包括了清中晚期以後乃至民國時期社會風氣、下層民眾生活狀態、民間社會在西方文化影響下發生的心理、價值觀、價值取向、審美意趣等社會意識形態淺層次的嬗變。從分量上看,前一部分占全書的三分之一,這既因為我個人的關注點多集中在慢變上,也與我對晚清社會的演進方式總體認識相一致。

目錄

寫在前面
急進篇
壹.地方督撫與晚清政局
貳.鴉片戰爭前後的詩
叄.論甲午詩的思想特色
慢變篇
壹.晚清社會風尚及其變化
貳.略論晚清北京社會風尚的變化及其特點
叄.晚清知識層的風尚差異及士人的邊緣化
肆.漫論辛亥時期的服飾
伍.雙重困境中的李提摩太
陸.論晚清民國時期東西部風尚差異趨重的成因
附錄
壹.牌坊與徽州文化
貳.民眾記憶與服飾衍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