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庫蚊

思茅庫蚊是雙翅目,分布於雲南思茅的一個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思茅庫蚊
  • 拉丁學名:Lophoceraomyia szemaoensis Wang et Feng,1964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亞科:庫蚊亞科
  • :庫蚊屬
  • 亞屬:簇角蚊亞屬
  • 編號:19767
  • 中文目名雙翅目
  • 中文科名:蚊科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鑑別特徵 雄蚊觸角鞭分節5-8有特化毛簇,節5有約5片末端尖銳長度遞增的窄鱗,最長的一片伸達節9。幼蟲1-C中段膨大作瓶狀。
形態描述
雙翅目 蚊科(上) 庫蚊亞科 367
雌蚊暗色小型蚊,翅長2.3-2.6mm。頭:頭頂散布淡棕色至灰白色平覆鱗,兩頰的寬白鱗向眼後延伸形成緣飾。觸鬚約為喙長的1/6,末節稍膨大。食竇甲:食竇弓深凹,食竇甲齒36-39個,中齒4-6個。背齒列兩側最外的齒較短而不超出食竇弓側突。胸:中胸盾片黃褐色,有棕褐色平覆鱗。胸側板暗棕,無鱗。中胸後側下鬃1根。 翅:翅鱗暗。足:各足暗棕,但後股外面有窄而短的腹白條,自基部伸達1/2處。各足股脛、脛跗和各跗節處有不明顯的淡斑。腹:腹節背板無帶;腹板比背板較淡。
雄蚊頭:喙無明顯的背毛和腹側毛。觸鬚與喙約等長。觸角內側有乳突;鞭分節5-8有特化的毛簇;節5有一3-6枚窄而尖的鱗簇,其長度遞增,最長者可伸達節9;節6有一簇約10根微彎且末端尖的長短不齊的剛毛和少數短細毛;節7有大小各一的扭曲毛簇;節8特化毛束末端稍彎,另有幾根較短細毛與約5個更短的刺狀毛。尾器:抱肢基節有4-6根亞緣毛。亞端葉三棒約等長。後部毛組有1窄葉片、1根窄片狀彎毛、3根短而彎曲的粗刺和1根基位剛毛。抱肢端節細長,有不明顯的緣脊。陽莖側板內葉鉤狀,基部寬,末段彎曲而端尖。外葉末端有齒冠,側緣約有15個齒。
幼蟲頭:觸角有基黑環和小刺,乾端1/3色暗;1-A生於靠前方2/3-3/4處。頭毛1-C黑,端尖,中段膨脹作瓶狀,長約為其基距的3/4。4-C簡單,細長,約伸達唇基前緣;5, 6-C,分2芒枝(偶分3芒枝);7-C分8-9芒枝;16, 17-C微刺狀,偶分2枝。頦每側有7-9個齒。胸:體壁有小刺。前胸毛1-3P單芒枝,3-P細短,長約為1, 2-P之半;4-P分2芒枝;5, 6-P單芒枝,7-P分2芒枝;8-P單芒枝;14-P常分2枝(1-3)。腹:腹毛6-Ⅰ-Ⅵ分3芒枝,偶見一側分2芒枝;7-Ⅰ分2芒枝。櫛齒末端繸狀,30-52個(通常36-44)組成一齒區,後排櫛齒明顯大於前排櫛齒。呼吸管色暗,指數11-13.1,為尾鞍的5.25倍長;1-S4對,每株分3-5枝,略長於著生處管徑,前位腹毛約為著生處管徑的2.5倍;梳齒10-16個,各齒有5-9個側牙。尾鞍後緣有小刺,腹毛1-X分3-6枝;2-X分2枝,偶分3枝;3-X不分枝;4-X12株。

生活習性

幼蟲孳生於竹筒、樹洞、河床積水等; 成蚊曾在竹林、樹林、叢莽中捕獲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理分布 雲南(30 ♂♂,30♀♀,30L)。
國外分布:
泰國, 馬來西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