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公益

思源公益

思源公益機構的前身為上海交通大學甘肅支教團。

2004年4月份,上海交通大學甘肅支教團成立。2007年,通過對相關工作的總結以及調研結果的分析,支教團進行了改組,在共青團上海市委、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上海交通大學的大力支持下,思源公益機構應運而生。

目前,思源公益機構通過思源教育基金來進行資金管理,其資金來源於社會各界,包括企業及個人的捐助以及相關的財務撥款。由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對基金的使用及機構的日常運作進行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思源公益
  • 外文名:Siyuan Commonweal Organization
  • 資金管理:思源教育基金
  • 日常運作: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
  • 成立時間:2004年4月
簡介,名稱,機構項目,機構組織,機構背景,機構位置,服務地列表,機構成員,發展簡史,機構項目,暑期支教項目,體驗式培訓項目,思源圖書館項目,機構組織,秘書處,遠程組,支教組,機構文化,機構理念,機構目標,機構榮譽,

簡介

2004年的盛夏,一群從上海交大走出的志願者踏上了甘肅慶陽那一片貧瘠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從此一個夢想在這個小小的團體裡生根發芽。放飛希望,助力基層教育;飲水思源,關注農村發展——簡單而又樸實的話語裡透露出的是一個大學生團體對於農村、對於發展、對於教育的最簡單而又直接的感悟,也讓這個小小的團體一路走來從一支十多人的甘肅支教團隊,發展成為了今天在全國援建了十二座鄉村圖書館,累計培訓、教學了超過500名老師和2000名學生的思源公益機構。

名稱

思源公益機構
思源公益

機構項目

暑期支教項目、體驗式培訓項目和圖書館項目

機構組織

秘書處
遠程組
支教組
圖書館組
宣傳部

機構背景

思源公益機構的前身為上海交通大學甘肅支教團。2004年4月份,上海交通大學甘肅支教團成立。2007年,通過對相關工作的總結以及調研結果的分析,支教團進行了改組,在共青團上海市委、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上海交通大學的大力支持下思源公益機構應運而生。
(*註: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於2001年註冊成立,註冊資金1000萬元,現註冊資金已經擴展到17000萬元,近三年累計接收捐贈超過13000萬元,基金會每年接受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的審計。)
上海交通大學秉承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從解放初期就一直為西部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近幾年來,交大積極支持西部大開發戰略,鼓勵學生參與西部建設,進行西部支援。2007年,思源公益機構獲得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獎,作為上海交通大學校內的最高榮譽,校長獎代表的不僅是學校對西部支教的支持和肯定,也表明我們能從交大獲得的巨大幫助,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機構位置

思源公益機構總部位於上海。已在甘肅慶陽市鎮原縣三岔鄉,甘肅慶陽市鎮原縣廟渠鄉,甘肅通渭縣義崗鄉,河南修武申國村,雲南祿豐縣勤豐鎮等多個國家級貧困縣建立了分支機構。
總部位於上海表明了我們立足東部的穩定基礎。東部發達地區先進的技術,創新的理念,豐富的人力資源,充沛的資金支持,更多的人文關懷是思源公益機構成長的最好土壤。
分支機構建立在我們的支教開展地和圖書館所在地。作為我們實際活動的中心,與當地政府、學校以及居民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通過將東部資源引進來,帶領西部人走出去的方式,我們成為了東西部交流的橋樑。

服務地列表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義崗鄉 義崗中學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三岔鎮 三岔中學、華文中學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廟渠鄉 廟渠中學
甘肅省定西市鎮原縣馬渠鄉 馬渠中學
河南省修武縣方莊鎮申國村 申國完小
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荷地鎮 荷地中學
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菊隆鎮 菊隆中學
重慶市長壽區石堰鎮 鎮政府文化樓
重慶市長壽區萬順鎮 白鶴林私立國小
雲南省楚雄州祿豐縣勤豐鎮 勤豐中學
雲南省大理州鶴慶縣草海鎮 彭屯中學
青海省湟源縣日月鄉 日月鄉希望國小

機構成員

我們的成員主要來自於上海各大高校的優秀學生和老師,以及一些社會上的有識之士。
以學生和老師為主體的人員構成,在保證熱情和時間的同時,也保證了機構成員的素質。在為西部提供幫助的同時,我們也培養了良好的社會風氣,為國家輸送了非常優秀的人才。
另一方面,社會上的有識之士的參與讓我們的機構變得更為多樣化,所得到的支持更多,範圍更廣,讓我們能夠有效地利用社會資源。

發展簡史

2004年,我們開闢了甘肅鎮原縣第一個支教點。
2005年,教學的主要任務放在甘肅鎮原教師培訓上,之前在上海進行培訓的嘗試初見成效。
2006年支教團將整個活動覆蓋的範圍分成了四個區域:三岔、鎮原、靖遠和上海。期間,策劃了上海文琦中學與當地中學的圖書交流活動,為當地貧困孩子們帶去了更多更廣泛的知識,取得了良好效果。
2007年,支教團繼續進行學生培訓、中學英語夏令營、抵滬教師培訓、教師教學交流等活動。在地點上,進一步開闢河南修武支教點。在工作內容上,思源圖書館成為新的亮點。
2008年,進一步將甘肅通渭拓展成為新的支教點,加大了對學生英語教學的嘗試力度,開始了少兒英語趣味培訓。此外,圖書館的建立成為了重點。總計收集運送書籍7000冊,發放學生免費借書證5000本,惠及農村讀者上萬人。
2009年至今,支教教學活動進一步成熟化和專業化,形成了英語教學為主體、拓展課程豐富支撐的特色。圖書館項目日趨完善,共建成思源圖書館8座,總計藏書量三萬餘冊,在西部地區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體驗式教育項目獨具一格,為人文教育、素質教育的探索開闢了新的道路。

機構項目

暑期支教項目

招募上海交大學生和社會有識之士組織志願者隊伍,延續長期穩固的暑期支教計畫,把握服務地教育發展水平和學生情況,針對英語音標、口語、語法等相對薄弱環節,展開系統的教學培訓,必要時也針對老師進行教學交流,有的放矢地推動西部教育發展;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專題講座,以人文關懷為核心,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拓展他們的視野,鍛鍊他們的實踐能力。
思源公益的支教服務地遍及甘肅、雲南、河南、浙江等,擁有7年的豐富經驗,深受當地師生歡迎。

體驗式培訓項目

打破“授——受”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悟,悟中行。在這種“寓教於樂”的活動中自我發現,收穫心靈成長,塑造良好性格,並最終改變自己的行為,成為全面的素質型人才。
主打項目“雜誌計畫”:鼓勵學生參與活動,自主創作展示。特別是在短時間內,同學們從產生興趣到真正完成一件以前覺得不可能完成的“藝術品”這一過程,讓同學們第一次真正的體驗到了樹立目標到實現目標所帶來的巨大成功和喜悅。這將幫助學生們樹立自信心,培養表達自我的能力與習慣;幫助學生找尋學習的目標、樹立理想、培養各種能力,對於學生個人的成長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思源圖書館項目

思源公益圖書館項目致力於在西部和農村地區建立完善有序的圖書館,為當地學生和民眾提供閱讀平台。思源公益聯合有志於公益事業的企業、單位和個人,通過書籍捐助,圖書館援建等方法為這些地區輸送了大量圖書資源。
思源公益
2007年,思源公益在甘肅省鎮原縣三岔鎮建立了第一所圖書館,在三岔圖書館取得一定成功後,我們這8年來陸續在甘肅、河南等地建立了6所思源圖書館,總計藏書8萬餘冊。
為了更好地實現對圖書館的管理,滿足更多志願者捐書的需求,思源公益決定搭建網路圖書館管理平台。該平台由網頁與手機APP兩部分組成,將圖書與借書者的信息錄入資料庫中,實現圖書管理、快捷借書還書、借閱情況查詢等信息化的操作。同時給捐贈者提供線上捐書、全程跟進圖書動態、與圖書館方面進行需求交流等功能。解決了圖書管理混亂、捐書困難、需求供給不相符等問題。目前,該平台已初步完成,於2016年推廣使用。
思源公益致力於不斷完善圖書館運營體制,維護並推廣網路化圖書管理平台,實現社會化圖書資源的高效利用。
思源公益
思源圖書館提供的主要服務:
圖書、報紙、雜誌(可根據當地要求訂閱)閱覽室,圖書外借服務;
網路培訓 ,電子圖書閱覽服務(與電子圖書公司簽訂長期合作協定);
思源圖書館建有12個分館:甘肅三岔、甘肅義崗、河南修武、浙江荷地、浙江菊隆、甘肅廟渠、重慶石堰、重慶白鶴林、甘肅鎮原、雲南祿豐、青海日月鄉,藏書量達32000餘冊。

機構組織

秘書處

思源公益秘書處是思源公益的運營核心,下設外聯、財務以及內建三個部門,負責對思源公益的工作進行總體調度和安排。
財務組主要負責組織財務運營,獎項評比等事務;內建組則是負責團隊內部建設工作以及運營規範的制定和推行;外聯組致力於與其他公益組織以及慈善基金會保持友好聯繫,並負責思源公益品牌運營,外界形象營造以及增強對外影響力。於此同時,積極組織並參與各類公益大賽、論壇,一方面幫助成員吸收新鮮公益理念,激發對於公益的新思考;另一方面通過推廣思源公益的暑期夏令營、遠程教學、圖書館三個特色項目,引起社會更多的關注,引發公益創新模式的思考,邀請更多的公益力量一同探索公益新道路。

遠程組

思源公益“交點”課堂項目的想法源於暑期支教,致力於彌補暑期支時間短、教延續性不強的短板。基於長期的支教活動組織經驗,結合在各服務地的調研情況以及合作學校、企業的支持,思源公益搭建起“支教地+視頻設備+授課志願者”的遠程授課平台,希望在支教之餘,利用遠程視頻手段,把更多的知識和更廣闊的視野與支教地學生分享,志願者與學生共同進步的同時進一步最佳化教育資源,降低公益成本,助力農村教育。
從2013年遠程教學項目開始至今,已擁有2個遠程教學點,3個遠程服務點。
每一期“交點”課程的主題都由項目組成員在開課前擬定。主題確定後,通過郵件邀請和自主報名的方式招募志願者老師來為學生們進行授課,與志願者老師進行初步溝通和意向確認之後將在課前至少一個月確定具體事項(教案、課件、時間等)。與此同時,聯絡組與合作的當地學校進行聯繫,確認設備狀態和學校學生的情況。通過雙方溝通,項目組敲定每一次課堂的時間。每次課前,設備組提前聯繫當地老師,對授課現場和學校當地的設備進行調試,確保上課時設備可以使用。上課時,老師通過蘇州科達公司提供的遠程視頻會議設備對當地學校的即時授課。我們會根據志願者老師的教案準備好特定的講義,並在上課前至少一個星期將講義寄往當地學校。講義中除了本次課的內容大綱之外還會留出空間給學生提問或者寫下感想。每份講義後面附加一張複寫紙,課程結束後,講義原稿由學生自己留存,複寫紙會由當地學校收集統一寄回。由課後組進行整理,並在下一次課的最後對共性的問題與學生們交流。
13年至今,我們已經開展了八期“交點”遠程課堂,包括職業課堂、能力課堂、夢想課堂等。目前,第九期“交點”遠程課堂正在籌備中。

支教組

思源公益暑期支教項目緣起2004年夏天,一群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志願者踏上了甘肅慶陽那一片貧瘠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從此,公益的夢想便在這個小小的團體裡生根發芽。十三年來,思源公益志願者的足跡踏遍了祖國五省九地,總人數超過1000人。目前,思源公益擁有7個長期支教點,通過支教活動踐行著“飲水思源”的交大精神,致力於我國中西部及農村地區的教育發展,也力求構建企業、志願者、社會和服務對象共同的公益生態體系,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人自發參與到公益服務中來,也更好地滿足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需求。
思源公益暑期支教常設項目組,項目組又細分為管理組和培訓組。其中,管理組負責資料籌備(如支教推介材料、志願者手冊等)和保存,以及支教的前期宣傳,包括宣講會、面試的籌備,並且負責建立高效的志願者管理體制;培訓組負責支教各組成部分(含英語課、專題課、體驗式培訓及拓展活動)內容的整合,以及各部分對應的培訓體系的制定、支教的前期聯絡和後期總結、支教相關社會獎項的評比。
暑期支教項目組設有多個長期支教點,遍及三省七地以及數千名學生和志願者。暑期支教項目已經完成了從支教到鄉村夏令營的改革,以一個夏令營主題為核心,衍生出系列的專題課教學、TBL(主題式引導學習)課程、體驗式培訓、實踐調研等系列活動。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與傳統教學的不同,能夠在活動中感受團隊協作,激發學習興趣。

機構文化

機構理念

放飛希望,助力基層教育;飲水思源,關注農村發展。

機構目標

秉承飲水思源的精神,致力於中國西部地區及貧困落後地區的教育發展,並全方位關注這些地區的環境、衛生、經濟發展問題,為這些地區的騰飛打下堅實的基礎,尋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機構榮譽

思源公益機構自2004年開始組織活動以來,得到了上海及西部受援地各大媒體的報導和讚賞,文匯報、隴東報、上海大學生線上、新華網、中國網、甘肅新聞網以及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等都對此事做出了評論。學校各級部門領導也高度讚許這樣的活動。在過去的幾年裡,思源公益機構每年都獲得了學校和市級的榮譽,包括:
2004年,獲得 上海交通大學暑期社會實踐一等獎
2005年,獲得 上海交通大學暑期社會實踐一等獎
2006年,獲得 上海市暑期社會實踐一等獎第三名
2007年,獲得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獎。
2008年,獲得 上海市暑期社會實踐“優秀項目獎”
2009年,獲得 上海市暑期社會實踐“優秀項目獎”
2010年,獲得 上海交通大學暑期社會實踐二等獎
2011年,獲得 上海交通大學暑期社會實踐二等獎
2012年,獲得 上海交通大學暑期社會實踐二等獎
2013年,獲得 上海交通大學暑期社會實踐一等獎
2014至今大小榮譽若干。
這些榮譽滿載著思源公益機構人的辛勤汗水和拳拳愛心。它們不僅是對思源公益機構最好的讚譽和肯定,更是對我們最大的鞭策和動力,告訴我們在今後的歲月里,依然要牢記飲水思源的精神,致力於中國西部地區及農村地區的教育發展和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