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藝術

思想的藝術

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提出了創造性思維過程的四個階段——準備、醞釀、啟發和檢驗的有名理論。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林語堂先生寫到“思想是一種藝術,而不是一種科學”。陳偉光開創性地提出了“思想是把雙刃劍”的觀點。

基本介紹

  • 書名:思想的藝術
  • 作者:華萊士
  • 頁數:300頁
  • 定價:30.00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03
  • 開本:16開
概述,林語堂:《思想的藝術》,陳偉光:《智慧:思想的藝術》,內容介紹,作者介紹,

概述

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思想的藝術》
美國心理學家華萊士1926年出版了《思想的藝術》,他在該書中通過對許多創造發明家的自述經驗的研究,提出了創造性思維過程的四個階段——準備、醞釀、啟發和檢驗的有名理論。
1.準備階段
這是提出課題、蒐集各種材料、進行思考的過程,也就是有意識地努力的時期。
要想從事創造活動,首先要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創造性思維就是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而且,這些問題決定著思維的方向。因此,提出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成為這個階段的重要一環。
接著,思維者有意識地收集資料、挑選信息,或同時進行一些初步的反覆試驗,認識課題的特點,通過反覆思考和嘗試來努力解決問題。
2. 醞釀階段
假如直接的解決不能立即得到,醞釀階段隨即來臨。醞釀在其性質和持續時間上變化很大,它可能只需要幾分鐘,也可能要幾天、幾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在這個時期里,思維者不再蓄意解決問題,或者說已經暫時“放棄”了,在現象上看是有意識的努力一度中斷的時期。但在這個時期,據華萊士講“無意識的大腦活動”仍在繼續,即大腦的潛在意識仍在不知不覺地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著篩選和重組。
日本創造心理學家高橋浩曾在談到這一階段的特點時說:“創造性思維也和造酒一樣,需要有個醞釀期。在第一階段中,經有意識的努力而得到的東西大都是勉勉強強、比常識稍勝一籌的東西,不能有大作用。到了下一步的醞釀期,和釀造名酒一樣,新的思想方案才逐漸成熟起來。普通一般的人不能忍耐這個醞釀期,也沒想到有經歷這一個時期的必要,因而老是在第一階段里徘徊。”⑨
3.啟發階段
這一階段又稱頓悟期或靈感期。這種“頓悟”,並不是本人有意識地努力得來的。它的出現,大都是在疲倦極了、一度休息之後,或者是正當轉而注意別的事情、完全忘神的時候。這種所謂“頓悟”,主要並不是由語言表達出來,而是通過視覺上的幻象表達出來的。這種頓悟一出現,就十分不同於別的許多經驗,它是突然的、完整的、強烈的,以致會脫口喊出:“是這樣的”,“哈!沒錯兒!”華萊士把這種經驗稱為“尤瑞卡經驗”(Eureka experi-ence)⑩。如阿基米德終於尋到了希臘王向他提出的檢驗王冠含金量問題的解答時,從浴盆里跳出來,狂喜地在大街上邊跑邊喊,向世界大聲宣告:“我已經找到它了!我已經找到它了!”
4.檢驗階段
並非所有的問題解決都會以這種突然的強烈的經驗而告終,這種經驗也可能是和問題的錯誤解決伴隨產生。所以,這種靈感的成果還必須經歷一個仔細琢磨、具體加工和驗證的過程。這是對整個創造過程的反思,以使創造成果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並物化為能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的形式。這一階段,又是在意識的支配下進行的。

林語堂:《思想的藝術》

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語言學家林語堂先生,1935年以英文寫成的《吾國與吾民》面世以後,在美國引起巨大反響。1937,林氏以同樣的形式寫成的《生活的藝術》與世人見面,《思想的藝術》是該書最後的章節。在書中,他寫道:
“思想是一種藝術,而不是一種科學。中國的和西方的學問之間,最大的對比就是:西方太多專門知識,而太少近於人情的知識;至於中國則富於對生活問題的關切,而欠於專門的科學。我們眼見在西方科學思想侵入了近於人情的知識的區域,其中的特點就是:十分專門化,和無處不引用科學的與半科學的名詞。這裡,我所謂“科學”的思想,是指它在一般的 意義上而言,而尚不是真正的科學思想,因為真正的科學思想是不能從常識和幻想分析開來的。在一般的意義上,這種科學思想是嚴格的、合於邏輯的、客觀的、十分專門化的,並在方式和幻想的景物中是“原子式”的。這東西兩種形式的學問,其對比終還是歸結於邏輯和常識的衝突。邏輯如若剝去了常識,它便成為不近人情;而常識如若剝去了邏輯,它便不能夠深入大自然的神秘境界。”
“邏輯的思想和合理的思想之間,或也可稱為學院式的思想和詩意的思想之間,有著一種很明顯的區別。學院式的思想,我們所有的已很多了,但是詩意的思想則現代中尚還稀見。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其實是很摩登的;他們所以如此,不但因為希臘人很近似現代人,而且因為他們實在是,嚴格的說法,現代思想的祖先。亞里士多德雖也有他的人性主義見解,和中庸之道的學說,但他確是現代教科書作家的祖師,他實在是首創將知識分割成許多門類者——從物理學和植物學直到倫理學和政治學。他顯然也就是首創為普通人所不能了解的不相干的學院式胡說者,而後來的現代美國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則更助紂為虐,又比他更為厲害。柏拉圖雖有著真正的人類洞察力,但在某種意義上,他實在應負如新柏拉圖主義學派所崇尚的對於概念和抽象觀念崇拜的責任,這個傳統的思想不但沒有被加些更多的洞察力以為調和,倒反而被現代專講概念和主義的作者所熟習,而將它視做好似實有一個獨立的存在性一般。最近的現代化心理學實是剝削了我們的“理智”、“意旨”和“情感”部門,並幫助殺害那個和中古時代的神學家在一起時尚還是一個整體的“靈魂”。我們已殺害了“靈魂”,而另造出許許多多社會的和政治的口號(“革命”、“反革命”、“布爾喬亞”、“帝國主義資本家”、“逃避主義”)以為替代,聽任它們來統治我們的思想;並又造出相類的物事,如:“階級”、“命運”和“國家”,很邏輯地聽任這個國家變成一個巨魔而吞吃了個人。”

陳偉光:《智慧:思想的藝術》

對於智慧帶來的痛苦,作者開創性地提出了“思想是把雙刃劍”的觀點,並以探尋生命的意義為突破口,在書中對自然、對生命、對人性、對社會展開了一系列的探索;作者將智慧定義為“思想的藝術”,認為“真正的智者,是思想的主人而非奴隸;懂得如何思想的人,欣賞著生活的風景,享受著絢麗的人生;不懂得如何思想的人,淪為思想的囚徒,飽受生命的煎熬”。作為一本使人明智的書籍,書中內容有助於人們決生活中的困擾,尤其是思想上的困惑。尤應指出的是,作者在書中對“二十一世紀人類共同的難題——意識問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構想,不可謂不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智慧:思想的藝術》目錄
作者:陳偉光
自序
第一部分 生命篇
第一節 生命的意義
一、一個古老的話題
二、探尋生命的意義
1.溯至“為什麼”的源頭
2.生命的意義,何處尋?
3.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第二節 生命的精神(一):精神現象的層次說
一、一些概念
1.生命
2.身體
3.物質
4.精神
5.刺激
6.感覺
二、生命在精神層面的發展程度
三、刺激
(一)刺激的作用原理
(二)刺激的分類
1.按照生命體對刺激的反應
2.按照刺激的方式
3.關於刺激的一些補充
四、感覺
五、意識
(一)意識
1.意識
(二)意識力
1.意識能力的級別
2.關於意識力的一些補充
六、情緒
1.“身體的情緒”
2.情緒
3.對情緒的一些補充
七、理性
1.理性是對自我情緒的審視
2.對理性的一些補充
八、行為決策
1.感覺與行為決策
2.情緒與行為決策
3.理性與行為決策
4.補充:潛意識行為
5.外一篇:情緒的指揮 理性的參謀
第二部分 人性篇
第三部分 社會篇
第四部分 雜篇

內容介紹

《藝術與思想》是一部人文學科的史冊,內容所涉是從古代世界至現代世界的藝術、建築、音樂、文學、和哲學。它概括了文化高度發達時期的文明中心所形成的藝術和文學的主要風格。

作者介紹

威廉·弗萊明(William Fleming,1909~2001):美國當代著名文化、藝術史學家,著名的音樂評論家,《藝術與觀念》是他的代表性著作,其他作品還有《音樂欣賞》(Understanding Music,1958)、《藝術、音樂與觀念》(Art,Music and Ideas,1970)、《藝術的合奏》(Concerts of the Arts,1990)、《音樂藝術與風格》(Musical Arts and Styles,1990)等。
瑪麗·馬里安(Mary Marien):美國錫拉丘茲大學藝術系教授,她的《攝影與攝影批評家:文化史》(Photography and Its Critics:A Cultural History)一書被認為是1997年出版的兩部最佳攝影史著作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