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發掘會議獨家新聞

怎樣發掘會議獨家新聞

《怎樣發掘會議獨家新聞》介紹了獨家報導是新聞記者追求的目標,如何在程式化的大小會議中保持飽滿的工作熱情,並千方百計“淘出”獨家新聞,對眾多記者而言,還真是一個問題。深圳商報資深記者劉良龍,以其豐富的採訪經驗及切身感受,傾心奉獻出這部書,與業界同行分享自己的從業心經。《怎樣發掘會議獨家新聞》突出特點:首次對會議獨家新聞的概念以及會議獨家新聞的采寫規律和方法作出較為全面的論述;所舉案例均為作者本人的獨家報導,一些案例還附帶其他媒體同一會議的見報文章……總之,這是一部采寫實踐與新聞理論相結合的專著。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楊保軍教授評論《怎樣發掘會議獨家新聞》:“這些發掘會議獨家新聞的方法對相關新聞實踐具有直接的啟發性和指導意義,對深化會議獨家新聞的理論研究亦有一定的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怎樣發掘會議獨家新聞
  • 作者:劉良龍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1522645
  • 外文名:How to Discover Exclusive News in Meetings
  •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 頁數:259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日報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怎樣發掘會議獨家新聞》由是一部采寫實踐與新聞理論相結合的專著。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楊保軍教授評論《怎樣發掘會議獨家新聞》:“這些發掘會議獨家新聞的方法對相關新聞實踐具有直接的啟發性和指導意義,對深化會議獨家新聞的理論研究亦有一定的價值。”怎樣發掘會議獨家新聞?這一看似只能寫篇數乾字論文的題目,深圳商報主任記者劉良龍憑著自己20多年的新聞實戰經驗,給讀者奉獻出了20多萬字的學術專著。

作者簡介

劉良龍,福建省武平縣人,1984年畢業於江蘇工學院(今江蘇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2009年獲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專業文學碩士學位。現為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商報主任記者、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其新聞和文學作品多次獲全國及省市獎項,個人被中宣部等五部委聯合授予首屆“中國保護未成年人優秀公民”稱號。發表新聞論文40餘篇,並著有文學作品集《位置》《半路出家》和《愛的綠蔭》。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會議報導有學問
第二節何為會議獨家新聞
第三節如何提高會議獨家新聞的發現力
第二章從材料中“淘”新聞
第一節根據材料“編”新聞
第二節材料中找新聞線索
第三節不要放過“舊數字”
第四節廣告裡面找新聞
第五節與其他跑線記者合作
第三章千方百計攏故事
第一節座談會上找故事
第二節表彰會上找故事
第三節在講座中找故事
第四節其他會上找故事
第四章從與會人員中找新聞
第一節從與會人員身份中找新聞
第二節從與會人員行為中找新聞
第三節從與會人員言談中找新聞
第四節與參會人員閒聊
第五章挖掘獨家新聞背景
第一節從前因後果方面著手
第二節從矛盾之處著手
第三節從大背景中著手
第六章未能參會也可抓“獨家”
第一節在無法參加的會議上布上“眼線”
第二節通過“對口媒體”了解會議情況
第三節注重平時的積累
第七章拓展會議獨家新聞的成果
第一節發掘新聞事件產生的原因
第二節收集新聞事件的社會反響
第三節關注新聞事件人物間的互動
第四節主動“製造”動態新聞
第五節反映新聞事件的結果
第六節圍繞新聞事件的“外延”做文章
第七節綜合運用各種“拓展”手法
第八章會議獨家新聞展望
後記

後記

20世紀80年代的第一個秋天,在“重理輕文”的社會氛圍中,愛好文學的我卻進了江蘇工學院(今江蘇大學)農機修造專業學習,因短篇小說在全校國慶徵文比賽中獲得一等獎而走上業餘文學創作之路。
獲得工學學士學位之後,我被分配到江西南昌的一家副地級企業從事技術工作,從技術員到助理工程師再到工程師,6年後調入企業宣傳部工作,先在廠廣播電視台任記者、編輯3年,後任企業報副主編3年。其間,通過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為江西大學(今南昌大學)和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委員會首批漢語言文學專業自考本科畢業生,微型報告文學、小小說、散文先後在南昌市文學徵文中獲得一等獎,並出版3本文學作品集,從而得以加人江西省作家協會。在企業報工作的3年間,獲得江西新聞獎二等獎1項,南昌新聞獎一等獎2項、三等獎3項,成為南昌新聞界獲南昌新聞獎一等獎最多和南昌新聞獎最多的記者,所在的企業報獲南昌新聞獎一等獎數量和南昌新聞獎數量在南昌新聞界中均僅次於《南昌晚報》o
從會議中探索如何發現獨家新聞,始於1996年8月考入江西日報社主辦的《江南都市報》(原《贛江大眾報》)之後。那時,《江南都市報》作為江西日報社的晚刊,是中午出報,對會議新聞報導有著特別嚴格的要求:省市報紙、廣播、電視,只要有任何一家媒體報導過的內容,《江南都市報》均不再報導。因此,對於下午舉行的會議,一定要想方設法挖掘獨家新聞,否則稿件基本上是“廢品”。久而久之,也就琢磨出了從會議上發掘獨家新聞的一些道道。當然,其間的“回報”也很豐厚:采寫的新聞獲得1997年度江西新聞獎一等獎、二等獎和好標題獎,1998年度江西新聞獎一等獎、二等獎,1997年度、1998年度全國省級晚報、都市報年度好新聞評選一等獎,成為江西新聞界第一位在同一屆江西新聞獎評比中同時獲得一等獎、二等獎和好標題獎的記者,第一位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省級晚報、都市報年度好新聞評選一等獎的記者,也是江西平面媒體第一位連續兩年同時獲得江西新聞獎一等獎、二等獎的記者,還因為所采寫的新聞報導,成為江南都市報創刊以來第一位受到中宣部表彰的記者。
1999年3月我加盟深圳商報社。在當記者的頭3年間(後來主要從事編輯和新聞研究工作),我繼續在實踐中探索從會議中發掘獨家新聞的方法。並不斷地對這些方法進行總結和完善,收穫也很大:3年間主跑在常人認為不太出新聞的深圳共青團、婦聯線,有時其他記者有事也客串一下其他行業的採訪,共跑了150多個會議,其中在上百個會議(超過60%)中發掘到了獨家新聞並有140多篇會議獨家新聞見諸報端,有3篇會議獨家新聞獲得了廣東新聞獎。
最早開始會議獨家新聞的理論研究始於2001年。那年,為了評新聞副高職稱,我在《新聞知識》2001年9月增刊上發表了論文《跳出會議寫新聞》和《會上抓到一條大“活魚”——(四名暫住人員當選市人大代表)采寫札記》。
從那時起到2012年公開發表的42篇新聞論文中,有19篇以會議報導為論題,其中8篇屬會議獨家新聞方面的論文。
2003年4月,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商報社聯合舉辦的“經濟報導與管理高級研討班”上,我舉例談了自己采寫會議獨家新聞的體會,引起普遍好評。此時,我就萌生了要寫一本新聞理論專著《怎樣采寫會議獨家新聞》的想法。
2003年lO月,我成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正式學員。
在學習期間,我寫成了本書前五章的初稿。2008年10月,我將這前五章的內容從8萬字刪成3萬多字,以《怎樣采寫會議獨家新聞》為題參加碩士論文答辯。我的碩士論文指導老師是鄭保衛,他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全國新聞學研究會會長。鄭保衛教授對本論文從確定研究方向到寫作內容等方面,作了諸多指導和幫助,導師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平易近人的品格令人敬佩。2008年12月2日,我參加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論文答辯。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楊保軍教授為主席的“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作出的結論是一
劉良龍的論文以“怎樣采寫會議獨家新聞”為主題,從自己比較豐富的新聞采寫經驗出發。總結概括出采寫會議獨家新聞的諸多具體方法,諸如從材料中“淘”新聞,從參會人員中找新聞,從背景中挖掘新聞等。這些發掘會議獨家新聞的方法對相關新聞實踐具有直接的啟發性和指導意義,對深化會議獨家新聞的理論研究亦有一定的價值。
論文結構清晰,論題集中,觀點鮮明,文字順暢。
論文對相關研究成果的借鑑有待加強,學理性分析需要進一步深化。
劉良龍對答辯委員會所提問題作了較好回答。
經答辯委員會委員投票,全票同意通過論文答辯,並建議授予劉良龍同學碩士學位。 2009年1月7日,我獲得了中國人民大學頒發的新聞學專業文學碩士學位證書。之後,出書的事因種種原因而擱置下來。 今年春節後得知,深圳市新聞人才基金會從2013年起,開展旨在以資金形式支持深圳新聞工作者著書立說的資助計畫,並確立為基金會的常設項目。
我將原來的書稿易名為《怎樣發掘會議獨家新聞》,參加深圳市新聞人才基金會資助項目申報。深圳市新聞人才基金會最後從15宗申報材料中評審出3件申報項目作為首屆資助項目,《怎樣發掘會議獨家新聞》榜上有名。之後,我幾乎將所有的業餘時間投入到這本書的寫作之中。先是增加了後面三章近9萬字的內容,後又結合諸多專家學者的意見,將前面五章初稿8萬字的內容修改補充到目前的14萬字。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中只選用了80篇會議獨家新聞案例,其餘案例將在我以後的新聞學術專著中選用。
值此《怎樣發掘會議獨家新聞》即將出版之際,衷心感謝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編輯兼深圳商報總編輯姜東南,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兼深圳商報副總編輯周斌、李南玲,深圳商報編委魯軍、劉曉博、張平照、徐漢坤、胡曉俊以及深圳商報前幾任總編輯高興烈、王茂亮、王田良,他們多年來給了我許多關心、支持和幫助。
衷心感謝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陳寅,深圳報業集團黨組副書記、副社長、總編輯宣柱錫,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深圳晚報總編輯丁時照,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編輯、晶報總編輯胡洪俠,晶報常務副總編輯李高峰等領導對我的關心、支持和幫助。
衷心感謝在江西工作時關心、支持和幫助過我的江南都市報有關領導:時任總編輯朱昌勤,時任副總編輯彭京(現為江南都市報總編輯),時任副總編輯阮啟祥(現為江西日報理論評論部主任),時任副總編輯黃振鵬,時任總編室主任王少君(現為江西日報社副總編輯),時任新聞部主任傅雲(現為江西日報社副總編輯),時任總編室副主任、主任練蒙蒙(現為中國江西網總編輯),時任新聞部副主任、主任石玉華(現為江西日報社人事處處長),時任特稿部(深度報導部)主任魏蒙(現為新華社廣東分社珠海分社社長)。
衷心感謝在本書寫作、出版過程中給予支持、幫助的深圳市新聞人才基金會理事長吳松營,監事杜吉軒,理事陳志榮、周斌、李高峰、高福生、郭紅飛、蘇榮才,理事、秘書長蔣玉龍,副秘書長鬍志民、薛景山,幹事王旭文。
衷心感謝在本書寫作過程中對我指導、啟發和鼓勵的北京高校及新聞界的專家、學者鄭保衛、楊保軍、張征、周建明、匡文波、陳絢、陳中原、趙永華、李玉潔等。
衷心感謝我的妻子甘春華博士20年來對我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的鼎力支持與默默奉獻。
限於自己的新聞理論水平,加之時間和篇幅的限制,本書還有一些不足之處:一是會議獨家新聞的概念可能還不夠嚴謹;二是書稿的理論性較弱,深度還不夠。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劉良龍
2013年11月於深圳商報

序言

怎樣發掘會議獨家新聞?這一看似只能寫篇數乾字論文的題目,深圳商報主任記者劉良龍憑著自己20多年的新聞實戰經驗,給讀者奉獻出了20多萬字的學術專著。
良龍在深圳商報乃至深圳新聞界,是一位擅長從會議中挖掘獨家新聞的高產記者。 記得2000年4月30日晚,我作為《深圳商報》的“值班老總”,當晚編髮5月1日頭版頭條見報的便是良龍的訊息稿《四名暫住人員當選市人大代表》。我當時納悶一個跑共青團婦聯線的記者何以寫出了“人大代表”的稿件々來夜班值班室“盯”著這條稿件的良龍解釋說,2000年4月29日,他從深圳市寶安區青年工作會議上一位領導講話時的插話中了解到該區有一位暫住人員當選市人大代表的訊息,當即到市人大了解全市暫住人員當選市人大代表的情況,之後寫出了這篇訊息。這篇來自於會議的獨家新聞獲得2000年度廣東新聞獎三等獎、深圳新聞獎二等獎和深圳市人大好新聞一等獎。他隨後還運用他拓展會議獨家新聞成果的方法,為這篇新聞做了9篇後續報導。
良龍參加會議時還喜歡利用會前、會中、會後時間與參會人員“閒聊”,通過“閒聊”獲得獨家新聞線索,從而寫出獨家報導。來深圳商報試用第二個月時,他從深圳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文明辦等部門聯合舉辦的“我為創建文明城市做貢獻大行動”新聞發布會上,在與現場服務的義工“閒聊”時獲得一條新聞線索,兩天后他采寫刊發了訊息《個別單位和市民竟叫義工換煤氣、值夜班、當保姆、洗衣服/義工服務遭遇尷尬/有關人士呼籲,別把義工當免費勞動力》。這篇訊息刊發後,《廣州日報》、《廣東勞動報》、《文摘報》先後轉載,並獲得1999年度廣東新聞獎三等獎和深圳新聞獎三等獎。他還利用這一“閒聊”方法,獲悉“認養雲南麗江民族孤兒學校孤兒的深圳‘家長’準備接所認養的孤兒來深圳過春節”這一新聞線索,由此刊發了13篇連續報導,並成為獨家新聞。
即便是常人看來很難出彩的新聞發布會,良龍的會議報導也能出新出彩。
2002年5月1 5日,深圳市政府舉行“深圳市獲得全球環境500佳新聞發布會”,中央和省市新聞單位均有記者參加報導。因跑線記者請假而“客串”此會的良龍通過在網際網路上搜尋“全球環境500佳”,掌握了有關“全球環境500佳”的大量背景資料,在眾多媒體的見報訊息中,唯一對“全球環境500佳”中的“500佳”進行了解釋。此外,他還通過在新聞發布會後採訪有關人員,使見報訊息《深圳榮膺“全球環境500佳”>在以下三個方面也有獨到之處一是突出了“全球迄今僅有7個城市獲得這一獎項”,並作為標題的副題,而且在眾多媒體中唯一提到了國外獲得這一獎項的5個城市的名稱。二是在最後一段引用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特普費爾的話,對深圳市何以能榮獲“全球環境500佳”進行了說明。三是在眾多媒體中,唯一提到“全球環境500佳”頒獎儀式將於6月4日在深圳舉行。這條900多字的訊息中有。700多字的獨家內容。因而該新聞獲評2002年度廣東新聞獎三等獎和深圳新聞獎二等獎。
之後,良龍還圍繞深圳獲得“全球環境500佳”這一新聞,做了一篇3300多字的深度報導
就這樣,良龍通過自己模索出來的方法,在
如今,良龍將自己在會議中發掘獨家新聞的方法,通過本書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我們的讀者。這本書側重探討在會議中采寫獨家新聞的規律和方法,從會議獨家新聞的概念、會議材料中如何“淘”出獨家新聞、會議中如何找故事、如何圍繞“與會人員”做文章、如何挖掘獨家新聞背景、如何在未能參加的會議上捕捉獨家新聞、如何拓展會議獨家新聞的成果等方面展開論述。通過會議獨家新聞采寫中的近百個典型案例,來剖析會議獨家新聞的采寫技巧,並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本書的創新之處主要有三點:一是對會議獨家新聞的概念以及會議獨家新聞的采寫規律和方法作了獨特而較為全面的論述;二是收入本書的來自46個會議的近百篇會議獨家新聞案例均為作者親身經歷而且容易學習借鑑,實用性和服務性較強:三是不少典型案例還附帶了其他新聞單位同一會議的見報稿,便於讀者在比較中學習借鑑。
改進新聞報導、捕捉獨家新聞歷來是深圳商報倡導與支持的。201 0年6月8日,深圳商報編委會在進行新一次版面改革時提出了以“七個獨家”(獨家重要信息披露、獨家深度報導、獨家連續報導、獨家權威解讀、獨家處理共享信息、獨家報導形式、獨家圖片表達)為抓手、為讀者奉獻高質量報導的指導思想。隨後中央與各級黨委、政府也對會議報導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本專著是深圳商報貫徹落實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八項規定和深圳市委市政府(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意見)中有關“改進新聞報導”要求的重要學術成果,也是貫徹落實深圳商報編委會提出的“七個獨家”理論的重要學術成果。
期待著更多的記者投入到會議獨家新聞的實踐、探索和研究之中,讓會議獨家新聞的理念在全國新聞界的廣闊田野上播種、耕耘,結出累累碩果。 2013年11月於深圳商報
(作者系深圳報業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編輯兼深圳商報總編輯,高級編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