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戰必危

忘戰必危

忘戰必危是一個成語,讀音是wàng zhàn bì wēi,意思是(一個國家)忘記了戰備就必然會有危險。出自《司馬法·仁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忘戰必危
  • 拼音:wàng zhàn bì wēi
  • 出處: 《司馬法·仁本》
  •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等
  • 解釋:忘記了戰備就必然會有危險
解釋,出處,典故,示例,用法,

解釋

戰:戰備。危:危險,危機。(一個國家)忘記了戰備就必然會有危險。

出處

司馬法·仁本》:“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釋義:所以國家雖然強大,好戰必定滅亡;天下雖然太平,忘掉戰爭準備,必定危險。)

典故

公元280年西晉滅亡吳國後,晉武帝司馬炎認為不會再發生大的戰爭,主張軍隊將領們不必再去從事軍事活動,而讓他們轉業去管理政治、行政事務,並下令解散州、郡的部隊。
但是,著名軍事家杜預引用古代兵書《司馬法》中的話,告誡晉武帝:“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不能以吳國的滅亡而高枕無憂。他作為軍事統帥在與吳國作戰結束後,立即還鎮襄陽,堅守要地,交錯屯兵,使所部戒備森嚴,“視無事如有事”一樣,從而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安定形勢。
杜預死後,晉軍備廢弛,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給內外敵人以可乘之機,不久天下大亂。

示例

《晉書·杜預傳》:“預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